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09,(5):52-52
郑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近日出台《关于发挥失业保险积极作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办法》,在保障失业保险待遇正常支付的前提下,从2009年4月至12月,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参保缴费的所有用人单位,失业保险费率由原来的3%降低至1.5%,降幅为50%。2010年1月失业保险费率自动恢复到原来的3%。  相似文献   

2.
新规速览     
《中国社会保障》2010,(10):35-35
8月13日,吉林省人社厅办公室下发《关于失业保险支持抗洪救灾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2010年下半年,对灾区受灾单位实行失业保险费减免和缓缴措施,减免期限视灾情和生产经营情况而定,可申请减免三个月,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缓缴期限最长为一年;失业保险费减免期内视同缴费;缓缴失业保险费期内免收滞纳金;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做好资金的统计、测算和发放工作。  相似文献   

3.
杜选 《上海保险》2014,(7):27-32
失业保险费缴纳标准是享受失业保险制度的基础之一,本文将缴纳标准分为缴费率和缴纳时间。缴费率即个人和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费率;缴纳时间即失业人员要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缴纳一定的时间。我国《社会保险法》(2011)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和履行缴费义务的行为及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程序,2002年4月劳动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 失业保险与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统账结合”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失业保险资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构成失业保险基金;但个人缴费部分不归个人所有,而是作为失业后核定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及待遇期限的重要依据。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有五个方面的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财会》2009,(3):49-49
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加宽裕的现金流以应对金融危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称,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各个统筹地区可在2009年之内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通知中降低费率的前提条件定为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证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以及基金不出现缺口”。  相似文献   

6.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长期存在结余率过高的问题,阻碍了失业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以2018年我国31个省份失业保险结余情况作为案例,结合必要条件分析方法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形成的多元路径,结果发现,在失业保险低统筹层次运行的状况下,不同地区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的成因不同,可将其归纳为由失业保险制度内生的收支剪刀差而造成的开源节流型路径及失业保险与其他政策协同过程中形成的政策补充型路径与政策替代型路径。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针对异质性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路径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提升基金利用效率;进一步落实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减轻企业与劳动者的负担;逐步提升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金收支平衡;推动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降低失业保险受益门槛,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受益率。  相似文献   

7.
很多企业的工资发放政策,每月发放工资,年终发放一次年终奖.如何有效利用个人所得税政策使得税后收入最大化?这是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关心一个问题,本文基于上述工资发放模式下探讨个税的税收筹划. 一、存在税收筹划的政策因素 首先是“三险二金”的合理运用.三险二金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税法允许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1].根据(财税[2006]10号)文件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相似文献   

8.
"后降费"时代来临2019年5月,《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正式实施,与之前的降费政策不同,综合降费在养老保险方面体现出费率下调、费基规范两路并进的特征。一方面,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下降至16%,费率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同时同步优化缴费基数,将原来地方各行其是的费基确定方式,统一为全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始终把失业保险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决策部署,把稳经济大盘作为第一要务,把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作为第一责任,持续落实阶段性降费减负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不断减轻企业缴费负担;积极推进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对国家规定的22类困难行业所属困难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行统一的失业保险费率,在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各地区也开始探索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机制。目前中国部分省市试点的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机制分为失业保险费率统一调整机制和浮动调整机制两类。分析表明失业保险费率浮动调整机制更为科学,本文结合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发展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机制的对策建议:将失业保险金支出作为调整失业保险费率的依据;规范费率调整比例计算方法;确立合理的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上下限。  相似文献   

11.
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失业保险的功能定位问题,目前的争论主要是要不要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还是仅降低缴费率而保失业保险金的发放。笔者认为,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不仅在理论上可行,也是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就业促进法》有专门预防失业的法律要求,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失业保险已经发挥了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写入《社会保险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2012,(8):62-64
案例回放《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同时符合“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三个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并未规定失业保险金申领期限。《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8号)第六条规定:“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以后,失业人员可否申领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或职工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时转迁失业保险关系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或职工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的,失业保险关系应随之转迁。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在转出前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在省、自治区内跨统筹地区的,是否转移失业保险费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转出地失业保险经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枣阳市政府实施10项“援企稳岗”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一是允许困难企业在2009年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缓缴的险种是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四个险种,缓缴时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二是经报省政府批准,从2009年3月至8月。阶段性分剐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0.5、0.2、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刘超 《上海保险》2022,(8):29-35
<正>一、背景失业保险基金是失业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由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为主向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转变,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实现失业保险制度功能成为必然。近几年,在失业保险缴费率降低、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成为扩大支出项目的资金保障。上海市作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城市,图1为2007年至2019年的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保障》2010,(6):45-45
近日,《宁波市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的实施意见》下发,浙江省宁波市试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经费享受对象逐步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宁波户籍和宁波生源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及其在职职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08,(3):58-59
案例回放 吴某1986年5月参加工作,单位依法为其缴纳了失业保险费。2003年9月,因企业改制吴某失业,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领取24个月失业保险金。2003年10月他开始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2004年9月,吴某被某单位招聘,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停发了其剩余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新的用工单位继续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2年多后,本人因故辞职,再次失业并要求享受失业保险金。吴某应如何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家》2022,(1):96-97
2024年,从监管到服务,从创新到规范,从开放到稳定,中国金融业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沉着冷静、创新求索、奋发有为,书写新格局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一年,亮点纷呈,值得盘点回眸。1两次降准呵护中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2021年,金融业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纾困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4月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至2021年底。  相似文献   

19.
2024年,从监管到服务,从创新到规范,从开放到稳定,中国金融业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沉着冷静、创新求索、奋发有为,书写新格局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一年,亮点纷呈,值得盘点回眸。1两次降准呵护中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2021年,金融业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纾困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4月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至2021年底。  相似文献   

20.
金融要闻     
《金融会计》2023,(4):9-10
<正>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研究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等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研究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审议“三农”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听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汇报。会议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以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包括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将减半征收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减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将减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所得税政策、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今年底前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等。以上政策预计每年减负规模达4800多亿元。会议要求,要做好政策宣介,积极送政策上门,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来源:新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