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22,(1)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我国将"基础会计"专业的课程中慢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主要推广思政教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分析,将思政教学元素与会计专业相融合,做到专业教学中充分体现思政教学内容,同时,在思政教学中体现出会计专业要求,扩大会计学校中对思政教育的方向,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根据习总书记的教导,文章认为应该将思政教育融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论述了《基础会计》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含义以及《基础会计》中思政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并结合课程内容就如何推进《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化在健全人格、坚定信念、促进全面发展上有着重要价值。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此,高校要优化三全育人模式、强化课程融合理念、完善教学与评价机制,推进体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吴轩辕  彭子茂 《经济师》2022,(8):118-120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育人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中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并未充分,因此,探索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需从教学目标中结合立德树人、内容中融入党史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及优秀企业家成长知识、强化创新创业师资的思政能力等方面予以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模式,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理工科的专业背景和课程设置使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要针对现有的模式进行系统化设计,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又有所不同。结合理工科的专业课程背景,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结合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理工科融合课程思政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具体的设计实施策略,通过与学科的发展相结合,达到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改革,在此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是思政课程教改的重要任务。而在思政系列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其中专门进行历史教育的课程,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二者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契合度很高,具有很大的融合可行性。“四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多层面进行分析,探讨融入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欣 《经济师》2023,(8):178-179
教育部印发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指导纲领,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搭建招聘与配置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的思政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学教辩做导结思”教学模式,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学校实现育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酒店管理专业集合理论、实践和创新等特点,利用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会贯通,形成协同效应。通过界定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归纳、提炼出酒店管理专业思政元素,并提出思政元素与现有课程体系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剖析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智能材料》的进行了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针对思政教育内容不足、思政教育融合困难和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通过重新修订课程目标、重构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智能材料》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从人类文明、材料发展史、科技前言、安全教育等四个维度挖掘了适于思政教育的元素,从多角度提炼了《智能材料》知识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新教育形势下的育人新思路,当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方向和指引。在计算机等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的元素,能够在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挖掘内容与实施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马丽丽  韩平  邬万江 《经济师》2023,(2):213-214+219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教育的有益补充,两者协同,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表及里,深层渗透,进而达到促进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统计是适用于多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很多学科和专业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基于统计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实践,梳理了七个融入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爱国情怀、专业素养等代表性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案例,指出了统计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22,(1)
文章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围绕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的目标,就风景园林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梳理实施途径,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设计思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并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21,(1)
如今,我国各大高校以及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由现在的时代环境决定的。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也推动着思政教学的改革,主张思政教育在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为此,文章针对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意义以及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教育复杂性的体现,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前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要素及教育理念无法有效衔接,与专业课程无法有效协同,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应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自上而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常态化师资互动、促进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协同育人、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机制四方面,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美展现出来,培育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检验意识形态工作成果的重要方面,能指引大学生学习和把握党的理论。把“四史”融入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对于传承不朽红色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融入的过程中,应当坚守守正创新、以生为本、知行合一及彰显特色等原则,通过将四史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和融入网络空间等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高校覆盖面最广的必修课程,必须承担起培养创造人才的重任。创造教育理论与思政教育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创造学与思政课的交叉融合能有助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地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创造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可包括:制定突出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目标、贯穿创造教育的教学设计;设计融入创造技法的教学方法;实施彰显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改革;使用体现创新元素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探索课程思政的具身教育模式。具身教育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这两条脉络,进行隐性的思政教育;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基于人本主义建立涵盖知、情、意、行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基于社会内隐认知测量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与指标。  相似文献   

18.
彭文武  李闯  王财莉  胡雪晴 《经济师》2023,(11):172-17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至专业课程建设中并打造“一流课程”,培养高素质有竞争力的管理型人才,是新形势下经管类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文章在描述《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一流课程”建设理念引导“课程思政”,符合“课程思政”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布局,通过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红色基因具有政治、经济、教育、历史等价值,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及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具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文化自信维度下,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还存在教育力度不足、传承方法单一的问题,高校应提升红色基因认知、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及延伸思政教育载体,彰显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红色基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良好运用与融入。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作为科学性和实践性相兼备的理论思想,秉承“隐形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在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传递思政知识,最终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文章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Python语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达到思政理论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