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旺盛 《中关村》2023,(12):42-45
<正>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变化时期,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风起云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农业强国。面对当今世界日趋严峻的科技竞争和未来我国农业强国、全面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中国农业科技正处于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才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袁华青 《中关村》2004,(1):65-65
如何用高科技引领郊区传统农业、提高郊区农村城市化水平,已经不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需要一种战略思路。这正是“两村牵手”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园区带动郊区,中关村带动农村”是一种形象的比拟,更体现出中关村智囊们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如何用高科技引领郊区传统农业、提高郊区农村城市化水平,已经不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需要一种战略思路。这正是“两村牵手”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园区带动郊区,中关村带动农村”是一种形象的比拟,更体现出中关村智囊们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那么,两村的结合点究竟在哪儿?《中关村》(以下简称“中”):我们知道,“两村牵手”这个思路,正是北京农学院率先提出来的。当时,提出这个思路的背景是什么?王有年(以下简称“王”):这些年,“中关村”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唯独在农业领域有所欠缺。我们经过大量…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民法定权益缺乏应有的保障”,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地方“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境况。农民为何贫困?“三农”问题之不利局面的形成,可归于人口、制度和政策三方面的原因。其中,人口过多和劳动力大量过剩,无疑是最基本的原因。从建国到现在的5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增加了7.5亿,增长了140%,导致农民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使农村绝大多数家庭始终形不成规模经济,从而平均收入增长缓慢,穷困问题以及相关…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探索与发展的热点。2003年3月,北京市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郊区工作会议(过去几十年一直称为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作为北京地区农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过去叫农村,现在称郊区,别看只有两字之差,但在观念上却跨越了一个历史时段。发展都市农业对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亚军 《中关村》2004,(1):66-67
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探索与发展的热点。2003年3月,北京市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郊区工作会议(过去几十年一直称为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作为北京地区农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过去叫农村,现在称郊区,别看只有两字之差,但在观念上却跨越了一个历史时段。发展都市农业对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五大强国战略中,"交通强国"占据一席,这意味着我们将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领域的延伸,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部部长、党组副书记李小鹏也提出建设适应"交通强国"发展的智能交通体系,对智慧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借此东风,"2017全国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论坛"于2017年12月1日在贵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小平 《中关村》2004,(1):25-26
“三农”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民法定权益缺乏应有的保障”,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地方“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境况。  相似文献   

9.
钟浩然 《中关村》2023,(12):36-38
<正>大有谷坚信,农业的事由学农的人来干一定更卓越。他们坚持深耕农业全产业链,期望为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数字化重构和满足人们对优质食品的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结合世情国情粮情新变化、把握未来食物发展新趋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大食物观的提出,为我国维护和保障粮食安全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010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七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日前在广州隆重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做了题为《201 1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政策取向》的主题报告,本文摘自该报告。今天要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201 1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取向》,主要讲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从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国家信息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实现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保持信息产业的回升态势。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建设一个政策体系,今年要抓紧制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11.
孙宝启  CFP 《中关村》2006,(9):42-44
此文系作者欣闻温家宝总理向世界宣布中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后的感悟,虽然是急就篇,但立论明确,分析有据,资料翔实。“盛世”下的德政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盛世”之说,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论是从国泰民安的世象来看,还是就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国防的长足进步而言,都不为过。尽管解决三农”问题“难于蜀道”,但我们必须努力践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正如作者所说,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正已经迈出可喜的第一步,首善之区更应该走在前面,做出榜样,这对国家长治久安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电子政务与农村的对接,还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所带来的透明度,所引起的工作方式的变革,深深触动着中国农村的视觉与神经。电子政务信息化使城市与农村在信息化上处在同一起跑线,达有利于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更有利于“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袁清 《中关村》2023,(8):18-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回应民营企业核心关切,肯定民营企业新的定位,意义重大。7月1 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安主草曼 《中关村》2023,(12):94-95
<正>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生产力持续提升的核心支撑,创新需要有稳健的基础、充足的资源条件保证。农业是百业之本,农业兴盛可以全力支持和保障各行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当前,我国已经确保了粮食安全,正在全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供应不及时、不充分等各种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促进我国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的日益繁重,视频监控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管理职能。如何在避免监控盲点的前提下,及时便捷地掌握道路的实时路况,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线CDMA视频监控系统这一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并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相似文献   

16.
关闻 《中关村》2023,(12):27-29
<正>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全体大北农人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强农报国”的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大北农事业播种梦想,在农业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文化,是企业“立”之根本,“兴”之源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只有文化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高远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不断前进的法宝,只有永不满足、永不言败、坚韧不拔、不懈追求,才会永远立在潮头、引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勒川 《中关村》2023,(8):16-17
<正>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有了这样的肯定,民营经济就有无穷的勇气和动力,持续奋进,一往无前。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9,(6):15-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科技北京”论坛的主题发言中建言:“北京应乘当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东风,将首善之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之都’,使之成为‘科技北京’建设的重要标志,为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做贡献,为中国发展成为软件强国、信息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倪光南院士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具备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优势。一是“北京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9.
张景安 《中关村》2015,(3):48-50
中国在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从世界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已具雏形。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高潮。中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创新创业推动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引领结构性、战略性、创新性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走向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实现创新强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正>智慧公路作为传统公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公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所在。近年来,在加快交通强国的大浪潮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为高速公路建设、营运赋能,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迈入提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