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期主题:邮乐购业务010年8月10日,邮乐网在北京正式上线。一年来,邮乐网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全国邮政邮乐购业务发展成效初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邮政累计销售邮乐卡1.7亿元,线下邮政网点直接现金订购产品累计过千万元;全国邮政邮乐网招商工作有条不紊,累计上报商家超过300家,已经上线34家,新增商品超过1600种。在业务运营中,各地邮政开拓创新,经营工作有声有色,显示出这一现代邮政信息化新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2011,(8):39-39
邮乐网是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链经营,整合邮政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优势,向现代服务业迈进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邮乐"项目推出后,四川邮政深入贯彻集团公司要求,把该项目作为切入电子商务的重要抓手,潜心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6月底,全省"邮乐购"业务销售1459.42万元,正式上线商家1家、即将上线5家、正在洽谈数十家。  相似文献   

3.
邮乐网:电子商务之邮政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30日,离中秋佳节还有将近两个半月、离国庆节还有整整三个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提前安排布置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邮乐购"业务专题营销活动。集团公司市场部、邮政业务局副总经理陈清在会上通报了"邮乐购"业务自开办以来取得的令人鼓舞的发展成绩,提出了围绕中秋、国庆双节开展营销活动的发展目标,号召全国邮政要充分认识发展"邮乐购"业务的重要意义,抓住中秋、国庆双节契机,齐心协力把"邮乐购"业务再推向新高。  相似文献   

4.
资讯传真     
《中国邮政》2011,(4):9-9
全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明确邮政集团公司日前召开的"全国邮政电子商务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将发展"邮乐网"、航空机票代理、"自邮一族"等业务和加快建设邮政便民服务站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邮乐购”业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邮政"邮乐购"业务发展一年来取得了骄人业绩,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文章从定位和特色、品种与价格、物流服务、运行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邮乐购"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邮乐购"业务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10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TOM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邮乐网正式上线运营。邮乐网是中国邮政进军电子商务最为重要、最具标志性的一步,能否走好这一步,对中国邮政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到2011年8月,邮乐网运营整整一周年。这一年来,邮乐网的成长经历,使我们对邮政发展电子商务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新的展望?要让邮乐网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尽快茁壮成长起来,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就此,本刊专访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邮政业务局副总经理陈清,请他作一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TOM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邮乐网正式上线运营。为方便客户支付,邮乐网还推出了现金支付卡——邮乐卡,用以在邮乐网网站和邮政营业网点购买邮乐网上的所有商品。  相似文献   

8.
资讯传真     
《中国邮政》2011,(2):9-10
全国邮政开办邮乐卡代理销售业务为促进邮乐网业务的发展,集团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国开办邮乐卡代理销售业务。邮乐卡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TOM集团合作推出的邮乐网上商城购物卡,  相似文献   

9.
市场竞争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产品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具新意的超值邮政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关键。近几年来,邮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增值业务,如代理航空客票、邮乐购、自邮一族、邮政短信、个性化邮票、形象期刊、文化礼盒、各类代理业务等。  相似文献   

10.
重围之下蓄势发邮乐网的问世,吹响了中国邮政全面进军电子商务这一蓝海的号角,意味着谋划达十多年之久的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大计全面起航,百年邮政开始了全新的征程。邮乐网的诞生可谓是强强联合的典范。中国邮政作为一个唯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线下拥有4.6万个邮政营业网点、3.6万个银行网点以及15万名配送人员,物流网络覆盖全国、遍及城乡,  相似文献   

11.
"邮乐卡"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最新开发的一项新兴邮政电子业务,是中国邮政电子业务发展的一大突破。新春期间各地邮政部门利用节庆市场,采用多种新颖方式销售"邮乐卡"。广东、新疆、安徽、江西、西藏等省邮政企业对"邮乐卡"的销售尤为重视,并把"邮乐卡"电子业务的知名度与"中国邮政"的品牌形象连在一起,注入邮政文化、消费文化及网络文化等元素,实现创新化营销,创意化推动,  相似文献   

12.
吕伟 《邮政研究》2012,(4):44-44
"苏邮惠民"项目是江苏省宝应县邮政局开展的一项邮政惠民服务。通过商业化操作,发展加盟店的方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截至2011年9月30日,宝应县邮政局建成的207家"苏邮惠民"加盟店经营成效显著,累计交易量24.7万笔,累计交易金额800万元,达标率为90.3%,其中郭桥塘北店、石桥龙河店和夏集苏雅店综合评分在全省近两万家加盟店中跻身前20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邮政》2011,(8):40-41
为了提高邮乐网的知名度,增加签约商户数量,丰富产品类别,广西邮政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调动各级邮政企业参与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广西各级邮政企业上报商家80家,区公司集中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7家,已经成功上线1家。在招商取得成效的同时,广西邮政也实现了直接面对商户、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提高网站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政》2006,(10):I0009-I0009
邮政独立运行八年来,甘肃邮政坚持科技兴邮,坚定不移地以加快邮政发展为主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拓展邮政服务新领域。全省邮政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11%,邮政业务收入占全国邮政业务收入的比重高于邮电合一时全省邮政业务收入占全国邮政业务收  相似文献   

15.
康宁 《中国邮政》2005,(3):47-48
对全国邮政网运部门来说,200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网路运行部门通过打好“四大战役”,实现了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突出了邮政核心竞争能力,为邮递类业务,特别是速递、物流、报刊等竞争性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网路支撑和保障。2005年,全国邮政网运工作依然任务艰巨。为了抓好“强化经营、开发市场、把邮政业务做大做强”这一2005年全国邮政的首要工作,针对报刊和速递业务,网运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邮政》2007,(3):28-29
中国邮政自2000年以来,一直注重邮政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际运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邮政的服务水平和信息化能力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邮政11185呼叫中心规模和受理量稳步增长,邮政短信业务系统已经成功投入使用,185网上支付业务得到积极拓展,185网站日访问量超过2万次以上,邮政支付网关累计交易额超过15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2005,(7):48-49
国家邮政局和铁道部合资组建的新时速运递公司开通行邮专列满一年了。一年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与配合下,行邮专列运邮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北方、南方、华东三大物流集散网的联通,有力地促进了邮政物流业务发展,网路运行的“双效”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扩大成果,促进邮政业务的发展,国家邮政局决定于2005年5月28日起扩大行邮专列的运邮规模。  相似文献   

18.
陈晓辉 《中国邮政》2014,(10):51-51
2014年以来,河南省内黄县邮政局积极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四个平台"(区域经理,百全社员、会员,村邮站,商品订货会和"天天邮戏")的作用,提升平台经营成效。上半年,内黄局储蓄余额规模达19.1亿元,活期存款占比为54%;储蓄余额净增2.15亿元,居安阳邮政首位:累计实现利润383万元,利润率达48.24%,居全市各县局首位。其中,二季度净增余额1.26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仅6月份就增长余额9894万元:上半年邮储业务实现收入1643万元,在全局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9.74%。进入第三季度后,该局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截至8月底,已净增储蓄余额785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幸运邮天下”项目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全国运作的一项新业务,对调整封片卡业务结构、创新函件业务发展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以来,驻马店邮政通过精心组织、项目带动、营销培训、扩大宣传等措施,大力发展“幸运邮天下”业务。  相似文献   

20.
面对巨大的礼仪业务市场 ,深圳邮政特快专递局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去年头10个月 ,礼仪业务收入累计已超过200万元 ,闯出了一条特色经营邮政礼仪业务的新路子。网络经营开财源为发展邮政礼仪业务 ,这个局于1999年初 ,成立了EMS185统一指挥调度系统 ,从而增强了网络的服务功能、市场营销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 ,盘活了网络资源存量 ,推进了网络经营的进程。在拓展本地网方面 ,该局在全市各大区设立中心站 ,扩展优化了同城速递网 ,并加强了礼仪业务的投送力量 ,可及时为用户提供专人专车的礼仪服务。同时 ,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