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欧历来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自90年代后期以来,仅欧盟15国每年在华投资项目近1000项,实际投入约40-50亿美元。据欧盟统计署统计,截止1998年底,欧盟对华投资存量为261亿欧元。中国外经贸部资料(见下表)显示,当年欧盟对华投资流量为43亿美元,超过美、日,为中国第一资源来源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周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12000多个,实际投入近220亿美元,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在华从事程度不同的直接投资(参见下表)。根据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和某咨询公司在1999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在华有经营活动的西欧这4000余家。  相似文献   

2.
背景:央行10月9日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有效期为3年,旨在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支持,并维护金融稳定。 目前欧盟对华投资设立新企业超过干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高于美国,而中国并购欧盟企业超过300家,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超过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欧洲企业的人民币需求增长速度非常快。其中德国又是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对当地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欧盟官员近日预测,如果欧洲与中国的农业贸易能保持目前的趋势,5年后欧盟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将超过20亿欧元,远期有望达到40亿欧元。  相似文献   

4.
倾销与反倾销的定义为我们认识欧盟对华反倾销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欧盟对华反倾销有中国自身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欧盟的原因;欧盟的反倾销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应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来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  相似文献   

5.
2009年欧盟和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大幅增加,并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浓重的保护主义色彩,使中国也成为国际贸易纷争摩擦的一个中心。反倾销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我国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本文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指出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国外对华反倾销的一些特点,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广泛地被各个国家使用,然而欧盟在对华反倾销中有关市场经济待遇问题却实施了诸多不公正做法。本文介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就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待遇“五条标准”的不公正性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环球扫描     
<正>欧盟公布逾3000亿欧元投资计划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了逾30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希望以此促进欧盟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这一投资计划的实施途径是通过新设立总额21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在2015年至2017年间撬动来自私营部门的约3150亿欧元(3900亿美元)投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法律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反倾销制定的最初目的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也是WTO赋予缔约国抵制贸易行为中不公平现象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件与日俱增,本文旨在:研究欧盟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态势,目的及我国政府想赢的解决方案,控制和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尽量减少因反倾销对国内经济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中,欧盟实行区域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的区域政策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盟区域差距,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其政策工具的成功是政策效果实现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欧盟区域政策主要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我国区域差距问题,针对我国区域政策的不足,借鉴欧盟的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同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对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战略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拟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新趋势、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2018—2021年欧盟RASFF对华通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出口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塑料、植物纤维和金属3种材质的通报次数居于前3位,物质迁移量超标和使用未授权成分是被通报的主要原因,甲醛迁移量、初级芳香胺、三聚氰胺迁移量是被通报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12.
欧洲银行监督官委员会(以下简称CEBS)成立于2003年11月,它是统一协调的欧洲金融监管框架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统一欧盟银行监管实践和促进欧盟各国银行监管当局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欧盟是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进程最快、范围最广、成绩最大的组织。建立统一货币不仅是为了把欧盟逐步建成具有"统一货币、共同外交和共同防务"的联邦实体的需要,而且也是稳定欧洲外汇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和费用、促进整个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欧盟15个成员国有15种货币,其中比利时法郎与卢森堡法郎是等值的。这些货币不仅容易引起货币市场的动荡,还会在流通过程中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仅1994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在弥补中国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引进农业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农业利用日本直接投资仍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以加快中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欧盟农业政策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实现欧洲重建,1949年成立的欧洲委员会着手尝试西欧国家政治一体化,而其实现基础和途径是经济一体化.1957年3月,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在罗马共同签订了《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6.
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制造业占七成 据28日公布的中国“200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合同总额为15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其中实际使用606亿美元,增长13.3%。目前,在华三资企业总数已达4万3664家。  相似文献   

17.
农业利用外资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农业利用外资的历史相当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当时以英国为主的欧洲投资者(包括德国、荷兰和法国)把相当多的资金投向美国,农业也是其投资的一个主要产业。近几年,发达国家农业利用外资主要是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1997年流向发达国家(以美、日、加、澳及欧盟为主)农业(包括种植、狩猎、林业和渔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量为3.73亿美元,占这些国家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0.2%,从1988年到1997年,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外商直接投资于农业的内部存量,已由18.44亿美元增加到30.22亿美元,尽管如此,从全球农业利用外资的总量上看,发达国家农业利用外资只有很少一部分,农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是欧盟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欧盟非常重要的雇主群体。然而,64.4%的中小企业未被纳入《欧盟会计准则》的应用范畴。在全面提升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大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清这些《欧盟会计准则》外的中小企业会计规则,增进我国企业对他们的认识,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的投资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的历史及最新动态进行回顾分析,着眼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及投资环境,重点探究东南亚华商在中国投资的优势及劣势,浅析中国市场对其投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统一后领土35万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人口为8000万,位居欧洲第一。作为欧盟和北约的一员,被称为“欧洲的走廊”,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三,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这个强大而富有魅力的国家也是一个旅游之国,有着罕有的、丰富多彩并值得游览的城市与风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