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亮 《西南金融》2007,(11):41-42
我国农村久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高度重视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我国实施内需拉动战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目标,具有全局和长期的重大意义。因此,充分发挥金融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村消费,发展与夯实农村消费信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城乡物流、信息流快速对接,农村消费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点,人均消费逐年提升,并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作为长期扎根农村、最为贴近农民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主动迎合农村金融消费新需求,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2010年经济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我国农村市场在消费需求方面潜力巨大,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强化金融服务,积极开展符合农村实际和消费特点的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惠民生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保增长的重要基础,农村是扩内需的关键领域。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会议还要求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服务功能。作为国务院唯一定调“面向三农”市场定位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继续把立足县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为扩大农村内需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扩大农村内需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韩淑梅 《中国外资》2013,(24):218-218
对农村投资不足是制约农村内需扩大的主要因素,农村投资不足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投资资金不足、发展保障性投资不足、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以及市场资金在挺进农业过程中遭遇到土地流转瓶颈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缓慢,在国家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使之更好的为"三农"政策服务的时候,"互联网+"的形式为市场提供新的选择,对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金融实现金融普惠进行讨论、分析,并给出相关应对措施,使之真正有望加快完成农村普惠金融工程,并促使我国金融市场的资源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8.
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意义重大。要从深化政策性金融业务创新,拓展资金渠道和来源,加快建设农业保险体系、政策性金融担保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的财税补偿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快推进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多元化剧烈竞争日趋显现,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金融脱媒大势所趋,"三农"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质的拓展,"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对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对当前省县两级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变革的时代要求。本文主要从系统论、价值链的视角对省县两级机构发展方式的定位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联结经济的效益,以实现系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从外资银行“入村”现象反思我省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银行"抢滩"农村市场,注册村镇银行促使国内金融业重新审视农村市场,审视各自的发展战略。外资银行的"农村战略"布局已经发挥了"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于中外银行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谁能够抢占先机,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当前我省金融业当务之急应高度重视现实的严峻挑战,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改革,在积极的竞争中以市场为主导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农村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农户金融支持农村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了农户金融在服务农村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建设、农户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农村支付结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户信贷资金流向监控、农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来提升农户金融服务农村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出,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今后主要应该围绕准确市场定位、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08,(12):26-27
部门国务院出台拉动内需10项措施国务院11月5日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邢台市辖区800户农民的跟踪监测调查,从农村内需状况、劳动力价格状况、涉农产品价格变动、民间借贷情况、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状况、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农村政策落实情况七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河南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效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着制度缺陷.提高河南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效率,必须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建立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以农村地方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两翼、以民间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农村金融组...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改革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金融创新及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经改制组建并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共计590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468家,农村合作银行122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各项业务都已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在新形势下,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型发展,稳步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揭示了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难点,并提出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特殊形势下基层金融有必要支持"三农" (一)当前形势下金融支持"三农"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中央经济工作目标是"维稳促调",在外需的不确定性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政策的着力点".拥有八亿人口的农村市场,对于拉动内需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作为与经济生息相关的金融部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是对金融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石,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金融普惠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领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不仅是巩固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更是有效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地方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需要。自2013年7月省政府转发《浙江省农信联社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后,富阳农商银行立即结合实际制定了《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并获得富阳市政府转发。从此,富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三大目标,不断探索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惠金融工程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从富阳农商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工程实践出发,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深入分析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谢淑娟 《南方金融》2012,(8):73-76,35
本文针对农村消费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的现状,深入分析广东农村消费信贷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加快发展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有利条件,由此提出促进广东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金融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面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而农村金融的质效是决定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以其数字技术优势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增强金融风险控制、加快产品创新等促进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对金融机构吸引力不足、农村电商企业规模有限、农户金融素养低以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等。在此基础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