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但在政府采购中,国货为何屡屡碰壁?关键是一些政府部门“崇洋媚外”的思想作怪!洋货并不是天然的好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产品牌的质量日新月异,价格远远低于同样质量的国际品牌.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时,产品不论大小、价格不论高低,一律非洋货不购.这给国产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全市经济工作到5月末尽管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由于深入开展“五大”和“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推行“向前移位,进档达标”经济责任制,一些企业找到扭转被动局面的出路,开始有了转机。到5月末,有36个预算内工业  相似文献   

3.
吴管 《上海改革》1994,(11):45-45
“包装”一词,原来是指用纸、塑料、玻璃等材料将商品包装于内的,以往,有人批评我们的出口商品是“一等质量、二等包装”,以致只能卖“三等价格”。这是吃了不重视“包装”的亏,现已引起重视,加以改进。但现在又有一些人在追求“一等包装”的时候,却又忽视了“一等质量”,有人甚至利令智昏,采用精美包装诱人,来推销为劣产品,那就该“打”了。  相似文献   

4.
记得早在去年的“两会”上,就有多名人大代表在关注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说“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但在政府采购中,国货为何屡屡碰壁?关键是一些政府部门‘崇洋媚外’的思想作怪!”“洋货并不是天然的好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产品牌的质量日新月异,价格远远低于同样质量的国际品牌,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时,产品不论大小、价格不论高低,一律非洋货不购,这给国产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向国货打开大门并不是说政府采购一定要用国货,即使采购者对进口货因为种种原因有偏好,至少应该允许民族产品参与竞标。而现在,用人为手段在投标环节就为国货设置进入门槛,连起码的门面功夫都不肯做,可见这种“歧视”是何等的歧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产量在去年实现“十连增”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可喜可贺。但在丰收面前,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近年来有些地方在耕地的使用上缺乏长期战略意识,只知道向耕地要产量,却忽略了对耕地的保养和保护,致使耕地出现了一些“病态”,尤其是“低、费、污”等土壤质量问题开始凸现。 在耕地存在种种隐患的情况下,必须要及时地对耕地进行“体检”。  相似文献   

6.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我国制造业中已有几千家企业获得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制造业厂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软件行业里,是否要开展质量认证活动一些人仍持怀疑态度,提出:这样做有必要吗?甚至有人在报刊上告诫:“软件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工作要三思而后行”,要“警惕上当”。针对目前我国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薄弱的现状,需要澄清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作者的观点供讨论。我认为澄清认识,真正理解为什么要作某件事往往要比理解怎么做这件事更困难,因为前者总要消除偏见和误解,克服认识问题的阻力。本文首先提出…  相似文献   

7.
“红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文 《老区建设》2009,(20):17-18
“红三角”为适应新形势、创建新优势,进行了一些互动合作实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文章在分析“红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红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对福建产业集群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发展经历数量的积累-质量的提升-更高层次质量、数量的扩张这一规律,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内舍提升和外延扩张三个阶段。公共政策有利于产业集群从“外生性超均衡预算”向“内生性超均衡预算”转变,有利于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但每个阶段对公共政策的需求除了一些共性需求外,还由于其发展不同特点存在着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国际质量问题专家来兰博士预言:’”ZI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这就意味着,在下个世纪中,科技竞争和质量竞争将显得同等重要。在世纪之交之际,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金钥匙”。“质量金字塔”是上海日立在新形势下推进质量工作所作的一个形象比喻。本文所介绍的就是该公司在推行“质量金字塔”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对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诞生于浦东开发开放春潮中的中日合资L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就像一匹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奔腾的骏马,跨越着企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上海日立”1993年实现了‘“当年开工…  相似文献   

10.
车辆超过使用年限本该“寿终正寝”,但在利益驱使下,有人却将其“改头换面”后重新出售。一些二手车市场正成为报废车改头换面的“地下通道”,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企业的沧桑史上,不少著名品牌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或昙花一现,或龙头蛇尾,从此一蹑不振。导致名牌倒牌“变味”的原因很多,但更多的是来自企业自身。总结得失其主因有九:1.守牌失新。躺在名牌上吃老本是一些名牌产品“变味”,失去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有些品牌成名之后,丧失了技术创新动力,品牌的科技含量踏步不前;还有一些名牌厂家的新产品开发缓慢,缺乏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消费潮流不断变化的意识,“守老不思新”,循守旧框,最后遭到淘汰。2.质量滑坡,一些企业在品牌成名后,片面追求产量,放松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直在反对“大而全,小而全”,尤其是在“七五”后期和“八五”以来,曾经做了不少工作,但收效不大。下面就某些重复建设过多和潜在重复过多的产业来做一些分析。 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曾经长期处于短  相似文献   

13.
张冰 《改革先声》2000,(9):35-36
中国品牌羽翼渐丰要腾飞,就必须扫清前进途中的一切阻碍,从而推动品牌时代的早日到来。我国诸多企业纷纷受阻,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许多共同点是企业普遍存在的。本文谈及事关中国品牌在进程中的六大阻碍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第一阻碍:名牌评价和认证尚处于无序的状态,总体看来还是太滥   名牌是靠“创”出来的,而不是乱“评”出来的。许多企业片面地在“评”字上做文章,在“创”字上却怕下功夫。在中国滥评名牌现象十分严重,即使质量很差的产品,只要向“评委会”交纳若干的“评审费”,或是向个别“委员”塞红包,…  相似文献   

14.
脱贫攻坚要卡时间、卡年限,2020年是最后截止线.但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为了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与其说“层层加码”,倒不如说逐级“缩减年限”更贴切一些.比如,中央要求10年脱贫,省里便提出8年脱贫、地市就提出6年脱贫,到县里和乡镇更得相应缩短一些时间.而且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数字脱贫”不仅是年限、时间上的“造假”问题,更有甚者在还没有摆脱贫困时就上报声称已经“脱贫致富”了,开始向小康迈进了.这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愚弄百姓的不良做法,是“四风”行为在贫困地区的典型作派.  相似文献   

15.
当前陕西经济发展中,一些地方干部热哀搞“务虚经济”。如大搞“形象工程”,或制订一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规划”,甚至提出一些远远超出现实的“跃进指标”。更有甚者总喜欢张罗召开一些无效果的“招商会”。举办空对空的“研讨会”等等。这些形式似乎热闹,但钱花了不少。人也忙得不行,可效果怎么样?老百姓心中清楚,这些干部也清楚,也许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打造“政产学研”特色的大专业平台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的主要职责,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近年来,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大专业平台”是以“三个整合”为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彰显“政产学研”特色,打造“四位一体”有机链条,有利于解决现存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是一种值得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桂浩明 《新财经》2011,(12):50-50
刘鸿儒曾说:“上市公司质量是股市的生命。”如今,境内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不少,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该到了“轻数量重质量”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现在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有一种怪现象,他们宁愿花高于正常价格三倍的钱,去买某个品牌的某款手机,但其实这些手机质量一般、功能也一般,可能就颜色鲜艳一点、款式花哨点。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是消费者理性一些,买性价比高,质量好的手机。”迪比特执行副总裁彭新淼对手机市场的现状显得有些担忧。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地方已经顺利完成了党委集中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这是大好事,但在一些地方存在换届就换路子,换人就换法子的不良倾向。有的新任领导喜欢搞“一个将军一个令”,“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任挖沟下任填,上任栽树现任砍”的现象,致使政策朝令夕改,影响工作的连  相似文献   

20.
孙红娣 《理论观察》2010,(3):175-176
有人说,我国的新闻评论有两个腔调:一个叫“新华”腔,一个是“人民”腔。这话虽有偏颇,但提出了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评论记者问题。一张报纸具有一些有独立风格评论记者,无疑会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观赏性,提高报纸质量。要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评论记者,除记者个人努力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