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外投资、海外经营是跨国企业区别于本土企业的关键特征。在东道国经营业务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会遇到本土企业通常不会遇到的难题,并需为此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外来者劣势是在海外经营的"经济成本"基础上加入"社会成本"考虑后提出的概念。本文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对外来者劣势的内涵、来源、影响及克服途径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评述,并围绕外来者身份向劣势或优势转化过程的调节因素,归纳和探讨企业跨国经营中应对外来者劣势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戴翔  王如雪 《经济纵横》2021,(10):44-58
"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走出去"步伐,对于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扮演好应有角色和发挥好应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除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因素外,"一带一路"倡议应有其自身的特殊作用机制.从"一带一路"倡议聚焦互联互通这一根本事实特征出发,在理论阐释"五通"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构建和有效测度"五通"指标,并选取9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1-2017年的样本数据,据此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结果 表明:从整体层面看,"五通"确实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OFDI的重要作用机制;从不同层面的互联互通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看,目前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上述作用机制在不同类型的分样本中有显著的异质性.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特色对外投资促进机制,而且对于更好地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要以"包容性全球化"为核心概念理解"一带一路",丝路精神+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 ①"一带一路"不是要重建历史时期的跨国贸易路线; ②"一带一路"不是中国政府工程; ③"一带一路"不是区域发展战略; ④"一带一路"不是单向"走出去"; ⑤"一带一路"不宜被解读为地缘战略; ⑥"一带一路"不是"线状"经济体;⑦"一带一路"建设不会"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华人移民网络是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重要助力.文章基于全球华人移民的分布数据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检验了华人移民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华人移民网络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影响路径检验发现,信息共享效应和制度距离缓解效应是华人移民网络促进中国OFDI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孟丽 《技术经济》2006,25(10):93-97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展跨国经营。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丽 《经济师》2022,(4):147-148
天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战略城市,要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创新型开放经济的增长。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天津“走出去”的现状,通过对比环渤海地区5个省市“走出去”的情况,综合衡量天津“走出去”的水平,深层次解析天津具备“走出去”的优势与劣势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天津企业“走出去”提出了相关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的分工地位一直不高,长期存在被发达国家"俘获"的问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更适合中国的国际分工模式?文章通过对比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14国所处的国际分工位置,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沿线国家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及其趋势.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14国的产业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各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能够帮助双方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和升级.(2)"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价值链的中高端化和产业升级.(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完成自身价值链优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一带一路"区域性分工地位的跃升.文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合作效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向纵深的推进,以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限长、风险因素多、风险缓释不足等为特点的海外工程和项目,为"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提出了新的机遇和变化.而如何助力"走出去"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的竞争中提升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障,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业务转型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协同效应提升的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后去往沿线国家的跨国并购能够实现更高的并购绩效,其作用机制在于中国企业的并购提高了标的国经济效益,进而增加了沿线国家后续资本流入;同时,通过宏观制度环境的改善,缩小了两国的政治距离,标的国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创新性较强的并购双方、政治相关性与经济相关性更强的跨国并购更能受益于协同效应,获得并购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之中,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交流也更加频繁.在既往的研究中,文化和语言对于经济的作用已经受到关注.比如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可能会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误解甚至冲突,这可能阻碍交易双方认同感和信任感的形成,也可能导致交易的延迟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合宜的跨文化交际则可提高商务沟通和谈判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交易双方的文化认同、增进彼此的信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潘春阳和王羽丰所著《文化"走出去"的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以孔子学院这一全球性的文化交流通道和语言学习平台为例,探讨了文化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影响.该书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该书揭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学院作为一种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广汉语的跨境教育机构,其设立和发展给"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第二,该书根据弗兰克·费希尔模型的理论框架,从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社会选择四个层次构建了孔子学院政策评估模型,并应用典型案例与跨国数据对其进行系统评估,这一建模思路能够为其他跨境公共政策,诸如外交政策、环保政策、产业政策等的评估研究带来借鉴意义.第三,为了更好地促进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该书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不平衡、循环因果和毗邻效应等特征,筛选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关键区位;并结合"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现状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投资环境指数,对最具投资效率的区位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当前分布与关键区位存在差异,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并克服"外来者劣势",从而论证了关键区位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区位的建设重点,如发展共生机制、调整投资计划和重视投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及沿线国家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却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准自然实验变化,以2013?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司投资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使用古代"丝绸之路"途经省份作为工具变量来进一步缓解内生性问题.双重差分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产生影响的重点省份,上市公司积极响应该倡议的实施,其投资水平提高了10.11%;而且,公司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和成本加成较低的公司.文章从公司投资决策的角度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微观证据,这对于我们理解经济政策的真实效应及其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地缘政治和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生成路径: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精准供给"水平;健全中国生产服务网络,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服务供给水平;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体系的分工布局;推动中国产业标准"走出去"战略,促进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根基;突出产业合作互利共赢,稳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空间;培育以中国为枢纽的"一带一路"沿线双向环流价值链,实现中国由外围向核心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以集聚经济理论和企业异质性理论为基础,利用运营在中国17个省份20个制造业二位数细分行业的448家外国子公司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地区经济集聚与企业异质性的交互效应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研究认为:多样化集聚和企业年龄的交互效应以及多样化集聚和企业规模的交互效应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显著;多样化集聚和进入模式的交互效应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不显著;专业化集聚和企业异质性的交互效应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将面临更广泛的国际竞争,“走出去”是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后,跨国经营活动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但由于管理体制上以及企业本身的经营素质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走出去”的实际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  相似文献   

16.
余珮  彭思凯 《技术经济》2021,40(1):70-81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也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金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中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面临能否“走下去”的困境.本文创新性的基于“制度基础观-资源基础观”视角,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体系,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东道国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机理,重点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内部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7年204家上市企业在30个沿线国家的投资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并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跨国并购和国有企业短期内“风险偏好”的特征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顶级发展战略,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伟大旗帜,以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深化沿线各国经济合作为目的,打造的政治互信、 经济共赢、 信息共享的多边交流平台."一带一路"条件下,中国企业开始借助该平台,积极走出去,寻求国外投资渠道.货币流通性、 便利性直接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行为,对跨国企业投资效益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将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从本币互换的角度来分析其对跨国投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体现,是中国提出的国际治理模式的新思路.文章先是分析了"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方面所具备的与相关国家友好的伙伴关系,雄厚制造业实力,以及高额储蓄和投资能力等优势.接着分析了中国将面临的难题: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合作项目存在许多商业风险.对此也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其中建立跨区协调机制是重点.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2)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大格局的确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中,纺织等多个行业已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产业。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以及文化认同障碍,这些都会左右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是否能够最终成功。文章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文化融合实践为例,简述了纺织企业如何以文化融合面对"一带一路"新机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全球投资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当前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面临深刻调整背景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蕴涵.基于2012-2018年2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企业绩效,提升效应在倡议实施后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改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绩效均有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非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对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应根据企业类型特征实施精准政策,一方面,鼓励我国新兴优势产业企业发挥潜能,提升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