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财政纵向失衡与区域工业污染、财政纵向失衡与企业环保投入双重视角,立足分权体制框架,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渠道效应模型评估财政纵向失衡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与区域单位产值污染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财政纵向失衡具有显著的政府间互动和正向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程度越高,企业环保投入越小,且存在财政纵向失衡通过政府补贴作用于企业环保投入的内在传导机制。因此,应将治理财政纵向失衡作为切入点,构建环保事务财权与事权最优边界,增强政府间环保治理协同合作与空间联控,加大财政激励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刚 《西部财会》2006,(10):18-20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用于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来确认和保障的。我国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对财政转移支付只是通过一些政府规章进行规定,还没有权成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财政转移支付缺乏规范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为此,我们要尽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依法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渐增大,在关注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的同时,不应忽视财政转移支付可能带来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财政转移支付不是一定带来预算软约束,但通常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期望会引致预算软约束。纵向财政失衡、政治和改革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政府责任重叠、均等化标准模糊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可协商性与随意性,客观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期望,为预算软约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应对自然灾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等一系列领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横向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特点(一)内涵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财政关系,二是横向财政关系。纵向财政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政府效率作为FDI社会综合效应的重要表征,在测算1996~2008年各省份地方政府效率及其分解值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FDI对地方政府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地方政府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其中,FDI与地方政府的技术进步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而与规模效率呈负相关且部分显著;此外,FDI对地方政府效率的影响与财政分权程度、教育水平、转移支付状况以及资本存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善招商引资策略和提高FDI消化能力来提高地方政府效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规范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转移支付方向主要包括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前者指中央政府对各级地方政府所进行的财政转移问题,以解决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政能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的问题;后者则是指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和相互的财政支援。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出发,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方式的建立,应该是纵向、横向转移支付方式的建立,应该是纵向、横向相结合的方式,把二者优点溶为一体。目前在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到位,打破现在利益格局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应在努力提高中央财政集中度的前提下,可先以纵向转移为主,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推开,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导向与倾斜,西北地区投资环境将逐渐得到改善,其资金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就要及时调整转移支付的方向,配合东部对西北对口支援,某些生产要素开始西移及专项拨款向中西部货斜等措施,建立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通过横向流动实行区域经济,通过纵向流动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大限度提高转移支付的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常向丽 《财会通讯》2021,(10):173-176
文章从区域城镇化率视角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提供农业转移人口户籍福利的激励效果,并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一个准公共物品,探索由中央通过财政转移购买户籍福利供给,从而激发地方政府对农村转移人口户籍福利的供给积极性.同时文章分区域考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人口户籍福利激励的效果,随着不同区域城镇化率的不同,中央财政对于转移支付效果不相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流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审计机关作为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加大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对促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财政分权角度分析了地方债从形成到治理的全过程,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呈正相关;人均GDP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正向影响.基于此,从加快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建设、培育地方税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带来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选取2000-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省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实证研究了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市场化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仅当其所处的地区财政压力较大时才显著,而在财政压力较小时则不显著。财政压力加大了市场化程度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因此,要提高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需要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也要充分考虑地区的经济政策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科技投入体制背景,选取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Tobit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影响以及法制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效率具有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和效率溢出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省区市而言,政府间竞争不仅带来了辖区内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效率的正向溢出;对于西部地区的省区市来讲,政府间竞争不仅抑制了本辖区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科技投入效率具有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带来的科技投入效率提升具有较强的环境依赖特征,法制环境越好的地区,政府间竞争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及效率溢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地区政府财政之间的横向不平衡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规范、约束财政转移支付分配行为,形成一套完整、公开、公正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体系,其实质上是指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15.
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比例与购买净支出占政府财政净收入的比例对其财务杠杆具有正向冲击影响,但是转移支付比例对于其财务杠杆影响幅度要大于购买净支出比例的影响幅度。直接影响政府资金使用成本的因素对于其财务杠杆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邵晓辉 《财会月刊》2012,(18):40-42
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比例与购买净支出占政府财政净收入的比例对其财务杠杆具有正向冲击影响,但是转移支付比例对于其财务杠杆影响幅度要大于购买净支出比例的影响幅度。直接影响政府资金使用成本的因素对于其财务杠杆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横向财政失衡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钝化和公共服务压力在其中所发挥的机制作用,选取2010~2021年中国城市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横向财政失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横向财政失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偏好产能过剩行业而造成产业结构钝化,限制劳动力流动间接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横向财政失衡不利于抵消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公共服务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能力采取劳动力市场整合措施,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据此,应调节区域间财政税收结构,健全“钱随人走”的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缓解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加强政府间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合作,地方财政应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保障政策,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创新财税制度安排,适当增加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促进地方与中央的“财政同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部生态补偿视角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仍存在着诸多局限性。纵向转移支付方式使中央财政压力巨大.资金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较低等。构建以生态补偿为目标的横向转移支付意义重大.本文以公共财政和生态补偿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生态补偿视角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中央对省和省对下两个部分组成的,它既包括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也包括省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由于中央对省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中只有中央财政和31个省级财政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级财政(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参与者数量较少,因此制度体系较为完善.而省级以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相对于中央对省级转移支付而言,转移支付涉及的政府层级增加,涉及的财政供养人口和公共服务规模扩张,因而省级以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土地财政的角度为财政纵向失衡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一种新的理论阐释,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情境下影响机制的适用范围。具体而言,本文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手工整理匹配百万条土地交易信息以及使用两期前沿技术下的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等进行了多维检验。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推动了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张,阻碍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土地财政是重要影响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传导渠道会受到环境规制的调节影响,在低环境规制情境下,作用机制的适用性更强。考虑城市异质性特征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三线以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内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更强。由此,本文提出完善纵向转移支付体系,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