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察了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研究了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媒体报道的影响力、媒体报道事件的性质、公司高管的声誉和现有的监督机制等是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媒体报道的影响力越大、事件的性质越严重、公司高管声誉越高、现有的监督机制越健全,媒体越容易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邹坤 《财会通讯》2021,(2):73-76
文章基于2012-2017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财务数据,对政企关系在企业环境违规处罚中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将媒体报道这一公司外部治理因素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政企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抑制企业的环境违规行为,企业由于环境违规受到处罚的概率就较低;媒体报道显著增强政企关系与企业环境违规处罚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决策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代理理论的分析构架,从媒体监督的全新视角,选取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媒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与企业避税的关系以及不同股权激励水平下媒体报道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与企业避税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媒体负面报道抑制企业避税更显著;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更强;股权激励水平低的企业,媒体报道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上市公司避税程度,股权激励与媒体报道存在替代效应。该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的认识及媒体治理的影响力研究,还对综合利用多种治理机制以实现更好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2011—2014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公司治理与环境不确定性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不确定性和债务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其所承担的债务资本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公司治理水平对环境不确定性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冲击。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考察,验证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具有公司治理功能,从理论上解释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理。结果发现:有偏的媒体报道仍然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有偏的媒体报道通过引起"轰动效应"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巨大压力,触发"行政介入"、"市场压力"和"声誉机制"等机制发挥媒体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考察,验证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具有公司治理功能,从理论上解释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理。结果发现:有偏的媒体报道仍然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有偏的媒体报道通过引起“轰动效应”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巨大压力,触发“行政介入”、“市场压力”和“声誉机制”等机制发挥媒体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自2009年面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其起步晚,门槛低导致其在信息披露方面诸多问题的暴露,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透明度能缓解市场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媒体作为法律制度外的"第四方权利"的公司治理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以我国2013-2014年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媒体报道和制度环境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透明度提高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媒体报道有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透明度的提高;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透明度的提高,并且,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制度环境越好,该地区媒体报道对公司透明度提高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竞争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外部竞争及环境不确定性出发,分析了外部竞争、环境不确定性与预算松弛之间关系。结果显示:竞争越是激烈,预算松弛越低;环境越是具有不确定性,预算松弛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竞争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外部竞争及环境不确定性出发,分析了外部竞争、环境不确定性与预算松弛之间关系。结果显示:竞争越是激烈,预算松弛越低;环境越是具有不确定性,预算松弛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为切入点,选择分析师和新闻媒体作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能否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是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并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施加了影响,有效地影响了其信息披露行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涉及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以及分析师和媒体之间在发挥公司治理时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些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媒体这一外部市场化监督机制,本文利用2009—2019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有效抑制审计延时,提升审计效率,且这一效应主要来自信息环境改善和公司治理提升机制.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师特征和公司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审计师越具行业专长、审计师未发生变更、非国企、盈余管理较少、战略激进程度越低的样本中,媒体监督提升审计效率的效用更明显.最后,本文有效排除了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事项复杂度假说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结论为国家加强媒体监督在资本市场中审计监管作用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上市公司绿色投资为切入点,选择媒体关注与政治关联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媒体关注和政治关联在企业微观层次中能否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是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环保绿色投资行为并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大量证据跟踪表明政治关联与媒体关注都会对企业的绿色投资决策施加压力,有效地影响了企业投资行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同时,相关文献中较少涉及政治关联和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内在机制问题,文章在完善机制的过程中创建了一个新的框架结构,解释媒体关注与政治关联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企业作为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学者们也将研究热点从政府环保投资转向企业环保投资.近年来,企业环保投资已经成为环境会计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现有文献表明,股权结构、产权性质、高管特征、董事会特征与党组织参与等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和环境规制、资本市场、市场竞争、媒体与公众关注等公司外部治理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环保投资行为及其结果产生影响.文章所梳理的公司治理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企业如何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提供借鉴,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证研究了不确定性因素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宏观、行业及个体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时,其现金持有价值也更高,并且这种正向关联在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样本组和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样本组同时存在.研究还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企业保守型的高额现金持有政策有助于减缓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并且这种缓冲效应在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行业和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是否抑制公司费用粘性。研究发现:媒体关注显著抑制了公司费用粘性水平,且随制度环境水平提高此关系越为显著。进一步发现其内在机理在于媒体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第一类代理成本进而缓解了公司费用粘性。因此,企业应合理评价媒体治理效果,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规范管理层行为,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应重视媒体治理,强化媒体监督力度,降低对媒体的过度干预,督促企业更加科学合理地作出成本决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轰动效应与媒体治理入手,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对媒体治理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向大众传输信息时,易产生轰动效应.媒体作为上市公司外部监督渠道,出于自利目的而去追逐或制造轰动效应时,媒体治理的作用及效果大大降低.本文对媒体治理这把“双刃剑”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媒体这种外部监督的方式更好的进行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4~2005两年共1761个样本数据,检验了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债务期限结构越短,证明了短期债务是一种比长期债务更有效的公司治理手段;与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公司相比,实际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的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更显著;与高成长公司相比,低成长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4~2005两年共1761个样本数据,检验了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债务期限结构越短,证明了短期债务是一种比长期债务更有效的公司治理手段;与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公司相比,实际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的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更显著;与高成长公司相比,低成长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的法外监督方式,较好地改善了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本文对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的动机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详尽分析;并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差异视角比较分析了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的局限性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改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变革时代背景下,媒体这一网络化治理载体的意义和作用更为凸显。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避税行为视角考察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在资本市场发挥着重要地治理作用,表现出媒体监督对企业避税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媒体关注程度越高,企业避税程度越低;区分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内部控制质量差、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中,在内部控制质量和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中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发现肯定了媒体监督抑制公司避税行为的积极作用,并将媒体监督这一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与内部信息环境同时纳入公司避税行为的分析框架中,对抑制企业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