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收票据贴现与应收账款让售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债权融资在我国尚未普遍实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深化,应收债权融资必将成为国内企业融通资金的有效形式.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账款让售作为应收债权融资的两种重要方式,都是企业通过转让未到期的应收债权以获得资金的一种筹资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账款让售存在异同点,关于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账款让售的现行会计处理可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应收账款的抵借(即利用应收账款进行抵押借款)与让售(即将应收账款转让出售)是企业常用的两种融资手段,而两者在会计处理上存在较大不同。1.从本质上来看,应收账款的抵借并没有转移应收账款这项资产的所有权,企业仍需将其作为自有资产反映在期末报表中,并对其进行正常的坏账处理,对取得的银行借款作为短期借款进行核算。而应收账款的让售导致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从企业转让给受让方,企业应该终止确认该项资产。  相似文献   

3.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作为企业融资手段之一,不仅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推动SPV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文章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渠道之一,首先介绍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从其成本、风险和收益方面进行讨论,然后结合我国的金融体系现状对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一、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概述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方式的必然结果。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账款;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即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因运用信用销售而导致的客户欠款。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内容之一,其是否具备资产的性质(带来的经济利益能流  相似文献   

5.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特有的一种债权,企业的一种财务资产,可以进行转让。在转移权利的同时,又转移了风险,还可以通过转让融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以应收账款为抵押借款和应收账款让售。  相似文献   

6.
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一种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方式之一。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与银行合作,也开始运用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深圳中集集团首创成功先例。据有关资料介绍,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达成了以优质应收账款为支撑,发行商业票据(CP)的三年期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协议,按照荷兰银行提出的标准,挑选近亿美元的优质应收账款组成一个资金池,交给两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评级,得到了A1(标准普尔指标)和P1(穆迪指标)的分数,这是短期融资信用最高的级别,凭着…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还未完全消除。国内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匮乏问题。如何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成为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工具,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能够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本文对我国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施燕平 《企业导报》2011,(20):115-116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目前根据相关资料表明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占企业资产价值的70%以上,如此看来,资产支持贷款方式无疑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其融资难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应收账款池融资技术的基础上推至如何巧用资产贷款技术,旨在探讨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并强调风险控制,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推动下,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盘活资产的创新融资工具得到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关注,特别是在对国有建筑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发挥作用明显的同时,也有利于压减企业"两金",增加当期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建筑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的问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注重顶层设计,结合企业实际,从筛选基础资产入池、慎重选择中介机构、强化决策审批、规范操作流程等方面依法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促进国有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供应链金融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作为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工具之一,应收账款融资由于在操作上的快捷和简便,受到众多中小企业和银行的青睐。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供应商、银行三方在应收账款融资过程中的决策。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核心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稳定性和利益出发,会选择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担保。同时,银行为了扩展自身业务,提高资产收益,会接受中小企业提出的应收账款融资请求。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银行之间的博弈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1.
应收账款证券化-企业融资方式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庆华 《价值工程》2005,24(8):115-118
应收账款的回收和变现,对企业保持充足的现金流、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资产证券化这种先进的融资模式和技术,对应收账款实行表外融资,无疑可以成为化解企业巨额应收账款风险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一般原理和运作机制出发,分析应收账款证券化思想在我国运用的现实意义,探索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便采用赊账的方式加强企业融资,造成应收账款收取困难,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应收账款在建筑安装企业中的作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应收账款管理应对措施,降低企业资产风险.  相似文献   

13.
应收账款融资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之一,区别于传统信贷关注融资主体资信情况,将重点放在核心企业还款能力及整个供应链运作上,极大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贵的问题.区块链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关键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识机制等优点,与供应链金融具有高契合度,能有效解决其运营模式痛点.文章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征信、准入、交易管理、数据解析以及监管追溯五个模块,并基于此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区块链+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和"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区块链+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推进供应链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一)应收账款证券化定义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企业将应收账款汇集后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注入SPV的资产池,经过资产重组和信用增级后,SPV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过程。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应收账款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通胀压力大,货币政策趋严,企业融资渠道受阻。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来自资金供给方的直接约束也较少,而目前我国在此领域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我国企业应收债权融资的开展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应收账款融资的财务理念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除了积极催收,还将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持有的一种金融资产,进行转换或转让,达到规避财务风险和融资双赢的目标。应收账款融资对融通企业资金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而言,应收账款融资在我国尚处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业信用越来越盛行,企业应收账款资金的占用量逐渐膨胀。利用该项速动资产既可以融通企业所需资金,又可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和开发金融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应收账款的三种融资方式,探讨了有效应收账款的确定标准,分析了应收账款融资在我国开展的前景及开展该业务应完善的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型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健康发展也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资金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一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应收账款带来的坏账问题也造成了企业资产的流失,损害企业效益。本文从应收账款的定义出发,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并探究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措施,以期为企业更好的运营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指将优质应收账款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流通和出售的证券的行为,它是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应收账款证券化有利于企业扩大融资渠道,所以近几年来我国有的企业与银行合作(如深圳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合作)开始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实现了双赢。因目前国家会计制度对其如何核算尚无明确规定,所以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谈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应收账款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犹如“定时炸弹”,随时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已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减少应收账款发生、加快应收账款回笼以及如何利用应收账款融资等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企业资产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