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欢 《财会通讯》2021,(2):69-72
文章采用2011-2017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战略激进度与社会责任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将非正式环境规制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激进度能显著提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也产生显著促进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战略激进度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并购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青睐,但对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有待深化。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发生过并购交易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间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改善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绿色技术创新在这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和低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实施绿色并购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建议:积极宣传绿色并购,推动绿色转型升级;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协同效应;适当放宽融资约束,助力企业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绩效“双赢”。  相似文献   

3.
环境规制是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媒体关注度强化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于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处于成长期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面临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政府环境规制举措及企业内部创新举动调和两者的矛盾.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波特假说"及合法性理论,探究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干扰企业创新投入份额的提升;环境规制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在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下,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挤出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路径,研发投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随着企业研发投入量的扩大,研发投入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更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基于此,文章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质量为切入点,检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越高,企业绩效越好,企业绩效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内部控制质量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研发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李琳  田思雨 《会计之友》2021,(3):124-12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是企业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文章以201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处理技术,实证探讨创新投入、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创新投入的增加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即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内部控制提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廖长香 《财会通讯》2021,(14):54-58
文章以沪深2013—2018年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持续竞争优势、股东关系网络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构建股东关系网络能从资源和信息两个方面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水平,以创新等方式获得的持续竞争优势能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较好正向推动作用,且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股东关系网络和持续竞争优势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讲持续竞争优势正向调节股东关系网络与财务绩效间相关性,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本文以2009~2021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边界。研究发现: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绩效,媒体关注显著增强了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在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ESG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调节效应。本文为企业如何提升ESG绩效找到了新的内部解决方案,也为我国环境规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制定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争论,且缺乏对财政政策作用于企业创新的路径机理和传导机制的探索.文章依托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系统分析了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机理.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水平,表明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激励效应;而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表明外部的财政政策需要通过激励内部的企业经营者增加创新投入,才能实现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效应,意味着企业内部的创新投入是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路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组织冗余、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显示,组织冗余能够削弱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徐洪峰 《财会通讯》2021,(14):49-53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财务弹性、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管理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均显著正相关;财务弹性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财务弹性显著增强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管理间的相关程度.进一步发现产权性质会对财务弹性和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管理关系产生不同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弹性对创新管理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财务弹性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管理相关程度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史君 《财会通讯》2021,(17):57-61
"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有效推动,选择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经验数据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精准扶贫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与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将高管特征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中.经研究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精准扶贫参与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高管特征中的平均学历、兼任其他职位占比能增强精准扶贫参与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平均年龄则削弱两者关系,海外经历占比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特征对精准扶贫参与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秦捷  刘唱 《当代会计》2021,(6):147-148
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经实证研究发现,增加研发投入通常会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呈线性变动关系,区别产权性质后,发现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税收筹划对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用来衡量其产能过剩程度,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和产能利用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即较低的环境规制会约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剧产能过剩,较高的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缓解产能过剩,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产能利用率的“U”型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波特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其带来的经济绩效可以抵消甚至超过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最终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双赢。文章在对前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以企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价值作为指标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得出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负相关,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负相关,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无明显调节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可供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可供性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可供性对国有、高新技术以及处于扩张阶段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据中介效应检验可知,数字技术可供性以降低创新成本与促进商业模式变革为途径,助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在政策环境与组织结构变革影响下,数字技术可供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强化数字新基建空间布局,提升数字技术赋能价值;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力,发挥资源共享效能;出台创新导向政策,重塑组织模式架构,希冀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创新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选择多元化经营这一企业发展趋势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内部控制有效性下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机理及路径.结果表明: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创新投入强度有显著促进作用;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抑制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强度;内部控制能够增强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能削弱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职培训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在职培训、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职培训和研发投入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但是培训与研发之间存在的负向互补效应显著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培训效率偏低,培训对国企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不利的影响;对于私营和外资企业,培训却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培训与研发负的互补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郭秋秋  孙慧 《财会通讯》2021,(19):58-61
文章利用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创新投入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从企业异质性特征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都能够显著提升国际化绩效,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内部控制、高政府补助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环境不确定性分别与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形成协同效用,分别增强了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突出体现在非国有企业、高内部控制、高政府补助企业中.  相似文献   

20.
在“波特假说”及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环境规制下企业“创新补偿”效应的生成过程,发现“创新补偿”效应主要受企业创新动机、行为和绩效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创新补偿”效应生成的可能性。综合企业内外因素构建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引发企业创新动机的主要因素并非环境规制,而是市场竞争与企业自身需要,但环境规制强度会影响企业R&D投入水平和创新绩效。在竞争环境中,只要具备较高的研发效率、知识吸收水平和技术成果转化率,在政府补贴政策激励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经济绩效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环境管理成本。尤其当企业间开展合作创新时,“创新补偿”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