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续上期) (五)国家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取向 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是各国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说来,财政转移支付包括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前者是保证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而给予的补助;后者则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各个国家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其转移支付的结构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美国联邦转移支付以纵向平衡为主,而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则比较注重横向平衡.考虑到我国中央财力有限,而各地区财政能力又相差十分悬殊,特别是一些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因此,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宜侧重于横向平衡,以有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席毓  孙玉栋 《财贸研究》2021,32(6):1-11
基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收入偏离常态化的现状,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纵向财政失衡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处于较长时期的"超收"状态,不同区域内的超收规律基本一致,但超收幅度有所差异;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正向影响,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纵向财政失衡程度低于门槛值时,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有所减弱.促进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多样化、增强地方政府财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以及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作为缩小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行为激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地区财力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稳步提高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而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约束相对有限.本文在地方政府内生化财政选择背景下考察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对提高落后地区人均财力有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地方的征税积极性,另外,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可能助长了地方财政支出更加偏向于行政性支出.本文认为政府间财政分配体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对地方征税行为和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优化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转移支付体制在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现实中我国转移支付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入手,进而应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转移支付方面的财政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善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分成、 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移支付不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水平.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激励作用为负,专项转移支付同样会抑制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积极性.(2)税收分成比例和地方财政努力正相关,且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对财政努力影响具有差异性.(3)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抑制了地方政府筹集预算内收入的积极性.(4)财政净流出地区少量的转移支付能够提高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具有负向影响;税收分成对财政努力正向影响,且相比财政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更小.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虹  蒋承 《中国市场》2011,(20):78-85
本文利用我国县级财政统计数据,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以与地方财政能力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统计性描述发现我国生均教育公共投入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和省际差异;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体不平等主要由区域内以及省内差距引起。回归方法在控制地方财政能力总量、财力结构、政府间转移支付等因素对公共教育投入的影响后,发现政府可用财力和财力结构是引起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转移支付体制还没有充分发挥减小财政教育投入差距的作用,部分转移支付甚至有减少财政教育投入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谭泰乾 《商业时代》2012,(11):93-94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财政供给不均。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政府间转移支付具有纵向财政平衡、横向财政平衡、地方支出结构和水平调节三大基本功能。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应妥当选择转移支付方式,充分发挥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功能和效应,建立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纵横交错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省(市)一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着重探讨收入分享模型的确定和具体运用问题,试图建立一种比较科学的、兼顾效率与平等的、具有动态性质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型,以此规范我国各省(市)一级政府主持的对其下级地方政府进行的旨在平衡同级政府间经常性财政收入规模的转移支付活动.  相似文献   

9.
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将本地自有财政收入投入教育领域,这些具有空间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成为中央财政的政策目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填补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本文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即以出生年份和地区为基础,构造在其所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受益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以评估转移支付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每提升10个百分点,本地区居民的受教育年限能够增加约0.2年,在三大类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机制检验中,我们也发现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增加地方的教育支出,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长期受教育水平,本文认为要以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前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共同事权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财政补助体制和结构下,中央建立的以纵向转移支付为核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没有解决政府间横向财力失衡问题,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在以纵向转移支付为核心的基础上,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为基础,探索和规范横向转移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减少新债的举借;另一方面,将横向转移资金配套于经营性领域,则可增加该地区未来收入,减轻还债压力并实现债务资金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近些年来对口援建机制进行梳理和评价发现,我国已初步具有类似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的对口援建机制,为规范化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提供了借鉴,推进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