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财务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价值工程》2011,30(36):90-92
公司董事会特征对财务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用。文章选取沪、深两市1112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数据为样本,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董事长期薪酬与财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短期薪酬与公司财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会议频率与财务风险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的治理效果近年受到各界的关注.以2014-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法律背景独立董事个人特征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法律背景独董会加强公司被发布违规公告的概率,而法律背景独董的教育水平、年龄、兼任情况和公司违规之间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法律背景独董领域的研究,对增强监管部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向凯 《价值工程》2007,26(11):136-142
检验了我国董事会制度改革对强制性和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超过1/3、"二元"领导权结构、财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以及公司规模和雇佣"四大"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成显著正相关;灰色董事和内部董事超过1/3、配股动机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成显著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CEO变更、董事持股比例和财务杠杠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显著。此外,还发现独立董事超过1/3、"二元"领导权结构、财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是影响强制性和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最为显著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规范化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中小板上市的349家为样本,研究了中小板上市公司独董制度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平均薪酬、平均出勤率、境外背景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平均年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是当前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却很有限。本文基于面板数据(Panel Data)回归模型,选取中国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研究期间为2007-2013年,以不良贷款率和加权风险资产占比为被解释变量,探讨了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长是否兼任CEO与银行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董事持股、董事会成员变动、董事会召开次数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不显著,方向也不明确;独立董事比例和监事人数都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发生并购行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研究财务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私利、高管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独立董事对企业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层私利与高管过度自信均会造成企业并购后绩效的下降;财务独立董事通过抑制管理层私利和高管过度自信可改善企业并购绩效,同时,财务独立董事的年龄、学术背景将会对其改善并购绩效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勤  陈良华 《会计之友》2012,(36):101-106
文章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不相关;独立董事到会率、董事会会议频率、财务董事比例均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上市公司地点一致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董事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凸显研究结论的价值性,文章还进行了主板上市公司的对比检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督主体,而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2010年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就独立董事的财务背景对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会显著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改善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万红波  陈婷 《财会月刊》2012,(18):46-48
独立董事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督主体,而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2010年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就独立董事的财务背景对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会显著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改善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4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 (金融类公司除外) 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特征--独立董事薪酬、年龄、出席会议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了独立董事比例与其他独立董事制度特征的交叉影响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薪酬、年龄、出席会议比率、居住地与上市公司注册地(办公地)的一致性与公司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两个方面,设置了能够反映治理结构特征的指标。在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资产负债率变量的前提下,研究企业治理结构对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与股权集中度和独立董事比例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和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15年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会计信息质量、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财务风险、流通股比例、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两职合一状态、股权集中度呈负相关关系;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对上市金融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不显著。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金融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且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2016年我国创业板IPO企业的经验数据,实证探讨了不同类型外部投资者的投资特征(持股比例、派驻董事监事人数、数量)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监事人数与企业绩效无统计上的显著关系;战略投资者数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财务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财务投资者派驻董事监事人数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财务投资者数量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发展目标来引入不同类型的外部投资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可考虑同时引入多家,但也应避免出让过多的股权;而在引入财务投资者时可考虑出让较多的股权,但也应避免同时引入多家或接收较多董事监事。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公司治理安排是确保公司风险承担的重要保障。文章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董事会结构特征入手,实证考察其对公司风险承担机制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风险承担负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指导董事会建设进而实现公司风险承担、实现预期收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创业板公司自愿性披露数量较少,流于形式的现象十分严重。设计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指标,以分成22个行业均值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影响创业板公司自愿性信息的披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创业板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程度不高;流通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四大"审计和两职合一均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正相关;企业规模、营运能力和财务杠杆都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负相关;而作为具有创业板特征的、代表公司风险的单一账户风险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自愿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内部重要的决策机构,不同董事会特征对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对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亲自参加董事会的频率、董事会会议频率等都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而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合一、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3年-2015年17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和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性别多样化程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风险呈负相关关系;(2)相比非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占比的提高更能抑制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1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能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并从网络位置与联结强度两个层面探究董事网络在其中产生的异质效应.研究发现,高管能力越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董事网络中心度、外部董事弱联结都能够缓解高管能力对风险承担水平的负面影响,内部董事强联结则进一步加剧了高管能力对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西2007~2012年在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高管激励方式等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人数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企业是否为国有以及高管薪酬水平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雪 《财会通讯》2014,(10):77-81
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从而也引发了全球对于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1999-2011年上市公司金融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与不良贷款率、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人数负相关;高管薪酬与员工薪酬之间的内部收入差距(相对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金融企业资产规模正相关性但不显著,与独立董事比例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对有效实施我国上市公司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管理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