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部人控制模式异质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大股东掏空与高管薪酬粘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强式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掏空与薪酬粘性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强式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掏空显著加剧薪酬粘性,大股东掏空程度越严重,薪酬粘性越强。在非强式股东控制模式下,进一步按照市场竞争程度高低分组,发现与低市场竞争压力相比,高市场竞争压力下大股东掏空更能加剧薪酬粘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薪酬契约制度,以制度增强对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制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婷 《财会通讯》2021,(20):61-64
文章选取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股东掏空、融资约束对与高管薪酬粘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薪酬黏性会因为大股东掏空行为而提升,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掏空行为越严重,薪酬粘性越高;融资约束低,高管薪酬粘性较大,且融资约束高低不会影响大股东掏空对高管薪酬的作用.大股东内部关联存在且独立董事独立性较差时,高管薪酬粘性大,大股东掏空才会导致粘性增大.  相似文献   

4.
龙勇 《财会通讯》2021,(20):116-119
文章基于并购套利视角,以系列高溢价并购后"1元卖壳"的金一文化为典型案例,研究高溢价并购中大股东掏空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溢价会受到大股东并购套利动机的影响,该动机推动上市公司进行连续高溢价并购;在系列高溢价并购中大股东通过高位减持、关联交易和股权质押等路径进行利益侵占,最终低价转让控制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为企业并购高溢价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解释,对规范大股东行为、加强上市公司并购监管、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萍  张晶 《财会通讯》2021,(11):59-63
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对会计信息有效性、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有效性在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关系的调节效应.经研究发现:民营上市企业中,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有效性与财务违规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发现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削弱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之间的相关程度.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治理民营上市企业财务违规乱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两次收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亚星化学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使其在证券市场上臭名昭著。本文将从证监会监管决议入手,分析其大股东亚星集团的掏空行为的表现、经济后果,并对"掏空"这种屡禁不止的行为其原因作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8.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能体现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当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低于一个临界值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极度分离使控股股东会有强烈的动机进行掏空行为;当股权集中度高于这一临界值时,控股股东就会因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统一而勤勉工作。文章构建能够激励大股东勤勉工作的股权集中度模型。发现大股东勤勉条件与公司资产回报率、控股股东投资回报率、掏空被发现概率以及罚金有关。文章的结论一方面有助中小投资者判断公司控股股东掏空动机是否强烈,从而规避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监管层可通过改变大股东勤勉度的决定因素来影响该临界值,在对大股东激励的同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9.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在微观层面上基于ST华泽大股东掏空公司的具体情形,分析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履行情况及监督失效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我国由大股东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治理不完善、缺乏股权制衡,而容易被实际控制人掏空,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独立董事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能与独立董事兼职或忙碌、公司ST与重组、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和薪酬机制以及行权机制不成熟、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等有着密切关系。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减少公司机会主义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应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监督,合理限制大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权力,着力发展双向选聘制度,延长独立董事在公司的必要工作时间,以赋予独立董事更多的实际权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量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被曝光,使用案例分析这种行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拥有上市公司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提供违规担保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文章以?STYH的大股东YH天成集团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为例,分析YH天成集团作为大股东?STYH所使用的掏空手段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为如何...  相似文献   

12.
避税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现有研究关于避税经济后果的较多,而鲜有关注避税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作为一套完整的风险管控工具,能否抑制避税所引致的大股东掏空风险,目前尚待实证检验。基于此,拟通过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如何影响避税所引致的大股东掏空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管控避税所引致的大股东掏空风险。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作用集中在内部控制建设需求较为强烈的民营企业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样本中;区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发现,风险评估对于风险的管控作用有更直接影响;总体而言,内部控制是有效管控风险的制度工具。  相似文献   

13.
"掏空"是指控股股东为了自身利益将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Johnson等,2000)。大股东掏空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还会严重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减轻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点。一、大股东"掏空"手段我国股市现阶段重融资而不重保护投资者利益,其特征注定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其常用的手段如下:一是  相似文献   

14.
郭倩  黎尧 《财会通讯》2014,(9):71-74
本文以2008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根据终极控制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间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严重;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抑制财务风险与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128-130
文章选取2012年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19.0,选择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CEO薪酬及股权持有之间的财务杠杆关系。正如所预期的那样,CEO持有公司股票所占的比例与财务杠杆作用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被赋予一定股权的CEO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而不是债务融资。与假设不同的是,货币性薪酬设计与杠杆作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我国CEO年薪总额基数较大,上涨空间有限,对CEO的激励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股票网络论坛发帖为文本语料,考察中小投资者群体悲观情绪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在股票网络论坛发帖蕴含的悲观情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掏空",上述关系在可卖空标的公司和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既拓展了对大股东"掏空"的研究,也探索了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新途径,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司治理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财务重述为切入点,基于控股股东掏空视角的研究发现:在董事会被实质性控股股东控制时,"相近持股比"股权结构无法发挥有效的制衡作用,加之案例公司投资者及外部审计未能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公司被实质性控股股东掏空后为掩盖公司业绩下滑的事实是导致案例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层阶梯理论,利用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财务经历CEO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务经历CEO会对高管薪酬产生负向影响,且公司规模会对该影响起到抑制作用.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之后,财务经历CEO与高管薪酬的负相关关系仍然成立.此外,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该影响存在调节效应,即营业成本率会抑制财务经历CEO对高管薪酬的负向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会促进财务经历CEO对高管薪酬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21年被并方为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被并方CEO并购补偿的作用是代理问题加剧的财富转移还是代理问题缓解的薪酬契约完善。研究发现: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低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更多地体现为薪酬契约完善;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高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负相关,直接后果是压低了被并方的并购溢价,更多地体现为财富转移。薪酬契约完善假说与财富转移假说得以存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不同协同效应下被并方CEO留任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CEO留任在并购补偿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并方CEO并购补偿对主并方短期并购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并购后商誉减值具有负向影响,说明从整个并购市场的角度来看,被并方CEO并购补偿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薪酬契约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