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2001—2020年我国30个样本地区(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创新偏好对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科技财政支出规模及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均在经济地理距离上呈现显著的聚集效应;政府创新偏好及城镇化率对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城镇化率的影响随科技创新发展高阶变化而减弱;二三产业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为正、对科技创新研发产出影响为负,研发人才要素影响相反。空间上,经济地理距离相邻省份城镇化率、二三产业发展及研发人才要素均有利于本省科技创新研发,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市场化影响差异明显。为此,应加强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研发的精准性、持续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激发城镇化的人才聚集和人居环境优势,夯实二三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财政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志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8):34-39
在对政府消费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消费的视角考察了政府的职能以及政府的行为,认为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的政府是有效政府。在有效政府的前提下探讨了政府消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5.
6.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地理相邻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利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地方政府环境竞争与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均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呈现正向空间溢出作用,而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则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基于此,应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考核指标,扩大环境绩效考核指标覆盖范围,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政府收入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收入规模,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文章以1993年~2006年为实证分析区间,估计出我国最优政府收入规模为23%-30%,目前我国的政府收入规模已处在最优区间,因此,针对政府收入结构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1960~2010年1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集,运用系统广义矩动态面板方法和稳健性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债务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并尝试分析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非线性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对政府债务的直接承受力更弱,但在一个宽松的临界点内,政府债务的增加可以提高投资率。 相似文献
9.
樊明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8):13-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正视实现两个转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要在现存体制条件下采取具体措 相似文献
10.
以80家物流企业为对象,获取大量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验证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规模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知识流动水平在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政府规模、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子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6)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技术标准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鉴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12):58-69
本文考察国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GB)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1979~1996年之间"投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GB目录总量,从而度量GB的"产出",由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给出估计。在一个所谓的协整框架的基础上,发现劳动生产率、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率以及内生性技术进步GB目录之间构成了一个具有统计显著性的惟一的协整向量。加入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技术进步因素后,从1979~1996年的"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经由"中性技术进步"逐步转向1990~2006年"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并且技术标准的产出弹性增长较大。这显示技术标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在所有样本点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长株潭城市圈核心文化产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长株潭地区核心文化产业即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动漫产业、休闲娱乐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这种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逐步检验及Sobel检验,将政府创新偏好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地方政府创新偏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地区检验显示,上述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国家审计揭示作用效果最显著,可以提升政府创新偏好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东部地区国家审计建议作用效果最好,也可以通过提升创新偏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探析——以江西省县级政府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的"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引导一直受用,各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发挥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权威。在中国财政分权和自上而下的晋升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表现积极。但是,那些需要大量财政投入且绩效难以显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仍然需要通过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手段,引导地方政府进行财政配套,才能得到有力推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区域物流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方法测定了江西近10年的数值,并用该值和经济总量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表明:江西区域物流能力实现了逐年增长;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强的依存性;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区域物流能力的格兰杰原因,反映了经济对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区域物流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方法测定了江西近10年的数值,并用该值和经济总量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表明:江西区域物流能力实现了逐年增长;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强的依存性;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区域物流能力的格兰杰原因,反映了经济对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