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荣胜 《商业研究》2007,(10):18-23
准确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区际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构成影响: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会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降低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现象进一步加剧,大大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导致先发区域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对先发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制约: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会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降低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现象进一步加剧,大大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导致先发区域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局部地区资源错配现象依然存在。我国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作为一种跨部门、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机制,互联网平台经济是否有助于缓解局部地区市场扭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平台经济对市场扭曲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平台经济对金融市场错配和技术市场错配具有显著的改善效应,其关键影响机制在于:一方面,作为一种跨区域营销和贸易机制,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助于显著加剧区域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跨区域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利于显著提升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在价值链作用下,这种发端于产品市场的机制效应会传递至要素市场,使得技术资源、金融资源等要素市场的扭曲局面得以改善。实证结果还显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竞争效应仅在私营企业间产生显著影响,在国有企业间缺乏显著性。本文能够为进一步厘清市场效率变革的原因机制提供一个理论解释视角,为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田梨 《商场现代化》2022,(13):111-113
近年来,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2010年-2020年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应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鼓励区域技术专业化分工。  相似文献   

5.
张同斌  周宗莉 《财贸经济》2022,(10):146-160
本文构建了包含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模拟分析了边界效应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特征,研究了贸易成本通过产业垂直关联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间贸易成本上升使得边界效应增强从而扩大了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同区域内部贸易成本变动对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沿海地区内部贸易成本上升通过降低边界效应促进了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陆地区内部贸易成本上升则强化了边界效应、阻碍了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区域间技术差距的扩大和产业间垂直关联的增强,进一步放大了贸易成本对区域内产业结构以及区域间经济结构的影响效应。降低自然地理的市场分割与弱化行政制度的市场分割,有助于建设一体化市场并畅通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截面数据,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效应微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且效应显著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通过促进纵向一体化进程、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中农业主体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整合优势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陕西省83个县为研究单元.通过对2000 2008年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空间计量研究.揭示了陕西县域经济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陕西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局Moran指数和Moran散点图显示陕西各县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高高集聚型的县位于陕北西部,而低低集聚型的县则分别位于陕北东部和陕南中部;局部Moran指数显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正负两个“增长极”.分别对其周边的县起到正向扣负向带动作用.2000年以来,这种正向带动作用逐步加强,而负向带动作用则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房地产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各地房地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能显著地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提速。当房地产业不景气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会随之产生负面连锁效应,因此,研究房地产业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为此,运用相关的统计学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对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中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分析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程度,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广东省各地市、区域2000年-2017年经济联系强度值,分析其区域经济联系的演变趋势和特征.结果显示:各地市经济联系总强度持续上升,广州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经济集聚和辐射力最强.粤东地区经济联系强度较小,先发优势较强,后期发展力度不够.粤西和粤北山区经济联系强度弱,后发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土地价格数据和制造业行业数据,在全国省份和区域范围省份层面,分别研究了土地价格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和贸易竞争力对土地价格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整体上土地价格对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都超过全国范围水平,在西部地区最大.同时,贸易竞争力对土地价格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的效应类似于全国,而在中部地区最大.进而指出,企业和政府应该考虑到土地价格与产品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影响关系,合理选择土地价格和政策,提升我国产品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江 《财贸研究》2002,13(6):25-2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国家经济主权和民族工业发展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赋予我们赶超发达国家重振民族经济的一次发展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制定应对策略,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轩 《商业研究》2004,(16):26-28
我国经济法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民法与行政法的挑战,无法清楚地界定它们之间的规范和调整范围。法律的价值范畴旨在揭示法律的存在意义与目的意义,即法律因何而存在,并决定了法的调整对象、特征。经济法特有的产生历史告诉我们国民经济效益是其直接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经济法的国民经济效益这一价值属性的探讨,说明经济法的国民经济效益价值的特点,并证明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生产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高速发展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等一系列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特征 ,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必须采取立足自强 ,发展周边 ,加快对外开放的速度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 ,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放在重要位置等对策 ,才能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便更快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段会娟  吴俊 《江苏商论》2011,(11):142-145
分析空间经济结构有助于把握区域空间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以成渝经济区的区县为统计单元,运用产出密度和劳动生产率等集聚指标,发现成渝经济区的确是"双核"结构;产出密度数据没有显示出对齐普夫定律很强的支持性;产出密度和一些外生因素如地貌特征、行政层级等对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集聚状况随着与"双核心"距离的增加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16.
经济园区     
State-level New &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Baoding New &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s a state-level new &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Dec. 1992. By the end of 2006, there were 1,986 enterprises registered in the zone, among which were 228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and 166 new & hi-tech enterprises. In 2006, its total output value reached RMB 5 billion yuan, financial revenue stood at RMB 755 million yuan, industrial sales revenue amounted to RMB 21 billion yua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totaled RMB 2.05 billion yuan, and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investment reached RMB 25 million yuan.  相似文献   

17.
Economic trends     
《Intereconomics》1977,12(3-4):110-112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九五"时期,通过适时适度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抑制了通货紧缩,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不良趋势,提前超额完成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改革与发展中长期积聚的诸多矛盾,在"九五"期间也日渐显露,对后续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阻碍.正确把握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矛盾,确立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要求的可行发展战略,采取适应新时期、新问题、新目标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各种新旧结构性矛盾,是"十五"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Economic trends     
《Intereconomics》1978,13(9-10):258-260
  相似文献   

20.
Economic policy     
《Intereconomics》1973,8(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