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较快。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工具,在兼顾公益性和效率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能够解决地方政府的资金问题以及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本文以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优势为出发点,对于我国规范和推进PPP模式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国地方PPP模式更高效推进,本文从经济效率、政策效率和社会效率三个维度构建了PPP模式推进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各省份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PPP模式推进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经济效率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而政策效率和社会效率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鉴于经济效率是PPP模式推进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故东部地区在推进效率总分值上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地方政府PPP模式推进效率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相关配套融资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务院近期公布的43号文件对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了规范管理,首次提出PPP模式,此后财政部下发的《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成财务硬约束,PPP模式被明确提出。2014年以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PPP进程正逐步加快。本文主要结合国外PPP的发展经验,对国内PPP发展做进一步研究,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作为公共项目建设的主流方式受到广泛运用,由于PPP项目缺少监管,滥用PPP项目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加剧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为保障PPP项目健康稳定运行,审计作为一种外部有效的监督机制被引入到PPP项目治理的研究领域。然而,目前并没有完整、成熟的PPP项目审计理论和实施框架。鉴于此,文章结合委托代理理论、PPP项目政策和实践,充分发挥我国国情下的审计理论和制度优势,基于PPP项目的三层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PPP项目审计需求理论框架和PPP项目审计实施框架,并在上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优化建议,以期对全面、系统地开展PPP项目审计实践和债务风险防范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本文以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实证检验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倒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倒逼效应具体表现为内部驱动和外部压力:内部驱动体现为企业内部创新策略的转换,包括提升利用式创新策略倾向和加强创新合作;外部压力来源于外部关注的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包括投资者关注和媒体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技术水平高、政府补贴低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在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0~2014年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中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格局,呈现出复杂的、 多线程的网络结构,形成了净溢出板块、 经纪人板块、 双向溢出板块、 净受益板块分布状态,不同省份在网络结构中分别扮演着"引导"角色、"桥梁"角色、 内部和外部双向"引导"角色以及"跟随"角色;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联动关系受区域间财政收入分权程度差异、 税收收入差异和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加强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治理,可考虑在优化财政体制环境的同时,实施定向的、 梯度推进的区域协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破解地方债务、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的重要抓手,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PPP重点领域(一)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测算展望2015年,制造业投资仍面临继续去产能问题;地产投资增速将不会太高;基础设施仍将是2015年政策主要着力点。2014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12174亿元,若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按20%测算,2015  相似文献   

8.
PPP项目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保证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考虑满足资本化逐利的特性,从而有效解决政府的债务这个重要问题。本文在西安市政府债务存在一定压力的背景下,分析PPP模式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45):55-57
本文从分权体制的视角出发,阐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必要性,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治理的漏洞,借鉴日本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治理机制,并参考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及《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提出未来我国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宏观层面在限额控制下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力,明确治理主体;中观层面确定债务责任主体、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机制等;微观层面在操作上清理甄别地方政府债务、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等,以期为更好地治理地方政府债务,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政府债务风险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公众预期的重要因素,其防控的关键在于事前预警,提早防范.依据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应用AHP、熵值法与BP神经网络法,构建包含显性债务风险、或有隐性债务风险和财政经济运行风险在内的3类一级指标和11项二级指标的地方政府或有隐性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半数省市政府债务风险处于中警状态,需加强对风险集聚的中西部地区融资平台债务、PPP债务融资、地方国有企业债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政府或有隐性债务来源的风险分类防控.设计规范化风险防控流程及分类应对策略——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与损失控制等,为财政提早应对风险、安排偿债优先秩序、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等提供信号导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