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月刊》2012,(12):53
近日,山东省审计厅制定2012年至2014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加强审计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等做了具体规划,积极构建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计算机审计体系。一是进一步拓展OA、AO系统应用广度和深度。到2014年,实现OA与AO系统全覆盖,有电子数据的审计项目全部运用AO系统进行审计;审计项目实现100%交互。二是加快审计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审计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2.
国家审计全覆盖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需要更好的发展从而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不只是说审计工作要纳入更大的范围和内容,其关键目的在于提高审计的深度与质量。如今国家审计全覆盖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国家审计全覆盖与资源保障之间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国家审计全覆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完善审计的法制观念,明确审计全覆盖工作的目标。本文对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是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总要求。近年来,随着审计全覆盖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如何全面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已成为国有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审计全覆盖,主要包括审计领域的全覆盖、审计内容的全覆盖以及审计周期的全覆盖。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基于面向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审计全覆盖这一理念的提出,一方面可以对政府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控,更好地保障国家治理的效率,增强社会公众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财政能力的建设性作用,倒逼财政汲取资金的能力与制度建设。笔者认为,要全面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与抵御功能,就要准确把握审计全覆盖的内涵与实质,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刘家义审计长强调要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一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审计局以"四有"为抓手,多措并举,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新路径,有效推动了审计全覆盖工作。一、提高审计质量,实现有深度的全覆盖该局摒弃传统项目审计一味追求数量的思路,力戒走马观花,完成任务,力争对每个项目都审深审透,实现有价值、有深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在审计监督全覆盖背景下,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也要体现出适应性的创新。近年来,许多审计机关在探索新型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例如推行扁平化管理组织模式,实现了审计力量的最优化利用;引进了OA和AO系统,依托审计信息化提升工作效率。在审计监督全覆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现有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本文在明确问题类型、剖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分别从突出重点与全面覆盖相结合、推行联网审计模式、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莉  胡钧歌 《财会通讯》2021,(5):112-117
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实施方案直接影响审计实施效率、审计项目成果及审计价值实现,在审计"全覆盖"时代要求下,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尤为重要.针对审计方案指导性不显著、与审计实践存在期望差距、总体质量落后于审计价值目标的现状,应以更高的质量标准对审计方案中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人力资源安排等具体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设计,以促进国家审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要求审计全覆盖并鼓励体制机制创新的大背景下,基于高校内部审计资源与审计对象规模明显不匹配的现实情况,探索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以促进高校完善治理和增加组织价值为目的、以风险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主线,寻求审计资源的最佳配置模式。该模式以重点人和重要事为线索,分别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构建内部审计立体全覆盖体系。要求既能实现审计全覆盖,又能够有效防控重大风险,减少和防止损失;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资源消耗,又能保证审计质量;在增加组织价值的同时,对国家审计实现四大领域的全覆盖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褚尔康 《财会月刊》2019,(15):96-99
以制度经济学为方法和视角,对国家审计监督所确立的“全覆盖”职能进行分析和解读,发现审计监督制度产品具有公共性和多样性,制度规范体系、制度运行机制和制度衔接机制存在问题是审计监督“全覆盖”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制度供求均衡的路径和方法,即改善供给体系、提升监督理念、完善监督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不断应用和“科技强审”“审计全覆盖”的政策驱动背景,探讨信息技术和国家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信息化环境提高给国家审计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国家审计机关选择加大信息化投入,开展信息化建设、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应对策略,能显著改善社会信息化环境对审计质量带来的冲击,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当前信息技术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研究结论对国家审计机关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供启示;审计人员更应该提高信息化审计分析技能,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使得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国家审计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提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背景下,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的使用进行了监督。针对高校教育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不规范、重复建设、贪污腐败等问题,实现审计全覆盖监督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教育资金实行内外联合审计、预算决算过程审计、绩效审计及内控评审等方式,可以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过程的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审计监督全覆盖背景下,当前国家审计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能将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有效补充,那就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联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构建一套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以期促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国家审计全覆盖这一外生冲击所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家审计如何影响社会审计收费.双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相比非国有企业,国家审计全覆盖政策提出后,国有企业的社会审计收费下降了12.35%.研究发现,治理效应提升所导致审计师感知的审计风险下降是国家审计全覆盖降低社会审计收费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公司诉讼风险较高时,国家审计全覆盖对社会审计收费的负向影响更大.文章从社会审计收费的角度为国家审计全覆盖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理解宏观政策的执行与后续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领域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家治理出现了新动向、新变化,国家审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审计必须顺应时势、适时变革、创新发展。为适应国家治理的新变化,国家审计在理念观念、功能作用、范围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均需突破原有限制,朝着价值理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数字信息化审计、公权力全覆盖审计的方向积极变革与创新发展。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廉政建设、推动依法治国以及促进深化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分类管理,推进有重点的审计全覆盖 按照岗位性质、管理资金与资产规模等标准,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可将经济活动复杂、资金往来量大的部门和单位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加强监督;对资金量小、业务内容少的部门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以离任交接代替离任审计,最大限度节约审计资源,缓解高校内部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在分类管理、离任交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管理,把年度项目计划与中长期计划相结合,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轮审制度,采用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扫除审计监督的盲区和死角.  相似文献   

16.
应元琪 《现代企业》2022,(8):154-156
在新时期,审计全覆盖这一观念对于审计单位而言,无疑是新的挑战,这也代表着我国对于审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不同审计资源需要合理的进行应用,补充审计监督体系。当前,我国审计工作主要有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种形式,政府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核心组成。因此,要通过审计全覆盖促进政府审计全覆盖,提高政府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国惠龙  ;温可宁 《活力》2014,(7):83-83
一、信息化审计给内部审计带来的巨大变化 信息化审计具有信息主导、覆盖全面、技术创新等特征,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它必将给内部审计工作理念、作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本文所称“信息化审计”,是指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信息的全面掌握、充分挖掘和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对风险的前瞻、全面、深入、持续的审计覆盖。  相似文献   

18.
审计监督是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完整与规范运行的重要方式。创新审计模式有利于审计机关更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降低社保基金审计监管风险。数字化联网审计模式具有多元大数据技术支撑优势,有利于实现跨行业多部门协同审计,推动社保基金实现常态化监督、动态性审计与全覆盖审计。文章重点从审计数据中心系统、审计数据应用系统、审计风险监控系统三大层面探索社保基金数字化联网审计模式的基础架构、功能模块和应用流程,旨在加快中国社保基金审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胡汇祾 《当代会计》2021,(14):132-133
文章基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版《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要求,从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概念出发,侧重于高校组织机构职能、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等方面,论述为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而创新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冯雪彬 《财会通讯》2021,(7):143-147
数字化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方式的创新和实践,系统的可信与可靠程度是数字化审计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最终实现的基本条件,数字化审计需要抓基础配置、抓平台操作、抓信息资源、抓安全保障.本文结合数字化审计发展要求,围绕组织内部审计目标,基于价值流、业务流与信息流"三流一致"视角构建循环嵌套式数字化审计体系,整合数字化审计工作流程,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