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审计报告改革后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内容可视为审计师对外披露的“工作底稿”,提供了沟通精细化审计流程的窗口。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新型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部分的内容,考察上市公司高管负面新闻对审计师差异性应对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对公司高管的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差异化应对措施越丰富,表现为审计应对段文本的余弦相似度越低。横截面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审计师“免责”动机较强的公司,高管负面新闻对审计应对差异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存在负面新闻越多的高管,其所在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以及审计师的连带监察风险越高,进而导致审计应对的差异化程度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审计师对媒体负面新闻的差异性应对增强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降低了存在负面新闻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水平。本文从差异性审计应对视角探讨了新型审计报告模式下外部媒体监督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为推进审计报告改革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
以201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由分析师盈利预测与审计师收益预期之间的差距所衍生的分析师预测风险信号对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风险越高,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消极;媒体监督对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分析师的预测质量对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风险是通过揭示盈余管理风险进而影响关键审计师事项语调的.  相似文献   

3.
彭牧泽  靳庆鲁 《财经研究》2021,47(10):156-169
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者与监管者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识别与监管的增强,隐蔽性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逐渐成为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手段,如何充分识别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成为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研究发现,盈余压力会使公司通过供应链(供应商和客户)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公司的议价能力会强化而高管持股会弱化上述作用,而且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与向上应计盈余管理在盈余压力下具有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不同于内部生产调整的盈余管理方式,实施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可以提高公司达到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但会在之后年度出现"反转".文章检验了公司盈余压力下的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及特征,有助于增进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理解,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与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通过社会网络连接形成的机构投资者团体能否提高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以2016—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网络算法从机构投资者网络中识别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研究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对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影响后发现,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显著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形式越多元、披露内容越充分、文本相似度越低、文本可读性越高。作用机制表明,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主要通过信息监督效应实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提升。横截面分析发现,在无机构投资者调研以及长期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的组别中,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更高。上述结论意味着,为提升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审计师应具有审计全局、宏观视角;机构投资者团体应当树立长期价值投资意识,建立核心投资理念;监管机构应加快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推动下,对原有的审计报告格式进行了改革,并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廖雅璐 《生产力研究》2020,(12):135-139
股权质押是企业大股东进行外部融资的重要方式,缓解融资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文章以我国200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过程是否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质押融资目的,以及企业是否存在聘请低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来隐藏机会主义的行为。结果显示:基于盈余管理动机,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会进行显著向上的盈余操纵。而且大股东发生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隐藏其机会主义行为。考虑到样本的异质性,将样本按股权性质区分后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操纵的动机更强,且盈余管理程度更加显著。究其原因是国有企业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筹资成本低的优势,而非国有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盈余管理的任意滥用日益成为近年来监管者和法规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审计师一旦与公司管理层合谋实施盈余管理行为,不但影响审计独立性,而且当管理层为了某种目的,违反会计核算和披露规则,以高额酬金购买审计意见,即“买断会计原则”时,就会出现人为地恶意提高审计费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笔者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操控,而且相比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以增加其在职消费,且主要通过向上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从而降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内部控制通过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抑制在职消费的管控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1—2014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的差异以及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比经济扩张期,上市公司在经济收缩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同时发现相比经济收缩期,审计师在经济扩张期更倾向于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来增加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邹媚 《时代经贸》2020,(8):74-75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现。为了促进收入分配制度在高校的有效执行,笔者从高校津补贴为研究出发点,分析研究了高校津补贴的主要特点,以及高效津补贴的必要性和关键所在,并从审计角度提出了强化高校津补贴管理的思路,期望通过分析能为当前高校津补贴的规范使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2.
实际审计委托人被虚置的直线型审计关系是审计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应建立委托人—代理人共担风险的契约机制和独立审计的委托—付费分离制度,以保证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系统导向审计的缺陷及规避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在风险导向审计时应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克服其局限性,强化审计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仍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但在具体内容上与系统导向审计有较大的差别;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有: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控制测试、交易业务实质性测试和余额细节测试。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与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7~2009年由中瑞岳华所等4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会计稳健性和异常性营运资本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以此检验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真正做强.研究结论表明:与合并前相比,总体而言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未得到提高;但是采取吸收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到了提高,采取新设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吴秋生  杨瑞平 《当代财经》2007,(10):108-112
为了明确并充分履行政府审计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正确处理与独立审计之间四方面的关系:审计业务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审计业务委托给独立审计组织去做;审计质量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对独立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关系,政府审计应当正确利用独立审计成果;审计职责范围的划分,政府审计不应当与独立审计组织进行联合审计,而应当合理划分各自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16.
吴玉心  胡玉明 《当代财经》2004,(12):114-117
本文通过对现有审计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基于系统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审计质量问题,提出明确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并结合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提出战略审计是现阶段改进审计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审计实施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文彦 《经济师》2009,(3):179-18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审计的局限和不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取代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必然趋势,探索审计实施框架的重新构建,对审计实务工作者扩大视审计视野、创新审计思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系统审计适应了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特点和投资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审计整体性、联系性、层次性原则为深化建设项目投资审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