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效的财政支出政策无疑是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财政支出效率为出发点,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体系,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财政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出效率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要素流动机制的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效率会通过劳动和资本要素流动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其中劳动要素流动的影响更为突出。政府在采用财政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要注重财政支出政策的提质增效和区域合作,以便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环境规制作为实现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如何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值得探讨。在阐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2005—2017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于EBM-GML模型计算得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进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具有非线性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超过一定限度后能直接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进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直接影响则不显著;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间接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产业集聚的影响则不显著;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环境规制作为实现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如何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值得探讨。在阐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2005—2017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于EBM-GML模型计算得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进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具有非线性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超过一定限度后能直接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进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直接影响则不显著;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间接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产业集聚的影响则不显著;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以2006年环境绩效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探讨了地方政府绿色政绩考核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地方政府进行绿色政绩考核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该效应在环境规制程度越高的城市越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政绩考核主要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级化,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企业可获得的中间品种类等机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且该影响效果因企业贸易类型、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所在城市等级差异而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在遭遇"内忧外患"及上下游"两头受压"的逆势局面中,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基于有关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但总体而言,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且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及国内外市场风险与技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使得转型升级的进程异常艰难。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之中。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找准新的历史定位,进行产品、产业结构、经营理念与组织结构的治理整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由低成本要素优势向技术与品牌优势的质变。  相似文献   

9.
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逐步替代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行业是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表现形式,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考虑,本文构建SBM模型研究2009—2016年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GML指数计算及各项分解值的变动可以看出:(1)考虑了环境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是新型制造业,这些新型制造业具备了带动和替代其他传统制造业的新动能;(2)基于GML指数的计算表明,大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上升,而与规模有关的技术规模和规模效率在下降;(3)将SBM模型与GML指数结合分析,发现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累计变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处在线性趋势线上方的行业主要是新型制造业,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累计变动值更大,其有潜力在数年之后进一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这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制造业已经实现了部分的新旧动能转换,且后续会有更多的转换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强国富民梦实现的重要一环,更是安徽省实现产业转移,经济腾飞的关键点,探索制造业发展新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将发展制造业作为安徽省的战略重点.安徽省已初步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工业现代化建设.本文基于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互联网的视角研究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嵌入、影响和助推作用,从而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类别主要是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以制造业增加值率度量转型升级,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GMM回归方法,估计生产服务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服务类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生产服务化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单一类别的服务投入对转型升级的作用都不显著,但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2001—2012年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两种模型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在2001—2008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比较稳健,但在2009—2012年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当前技术效率对公共财政效率的作用已接近饱和,财政支出效率亟待提升。文章认为,应大力引进和推广技术,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提升公共财政效率中的作用,进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带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财政长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通过对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困境的分析,从产品创新、工业设计、信息化改造等角度,激发创新要素活力,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苏南地区的制造业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强制性幅度调整与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测度模型,引入经济水平、公众素质、政府扶持强度作为环境变量,基于全国内地30个省市2006-2016年先进制造业面板数据对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同时选取门槛计量模型解析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效率评估中规制因素与统计噪音可造成测度结果产生偏差,环境变量对投入与产出松弛存在差异性波动影响,而松弛变量调整前后可使多数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排名发生改变;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稳步提升态势下,总体效率依然偏低,而且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三大梯度”,具备显著的“都市联动效应”;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单门槛值,但分别呈“U”型与倒“U”型关系,而资本密集度、行业利润率等对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呈显著正向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江苏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考察。选择了物质资本存量等指标的估算办法,利用单位根与协整检验方法对各回归变量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基于索洛残差法估算了2000~2010年江苏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了各要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相对较高,而且在各要素中,劳动对制造业产出的贡献率最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最高。文章还给出了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造业是浙江省平阳县的传统产业,为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文章分析了新型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对平阳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平阳县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机遇,坚持在发展中谋转型、在转型中求升级,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阶梯式转型。具体对策建议:在产业层面,按照"做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退出低端产业、转型服务型制造、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打造现代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在技术层面,实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开放融合、自主高效、安全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品层面,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在企业层面,优化组织结构,注重国际化经营,构建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在空间布局层面,按照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原则,构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链片点线紧密结合的生产力体系;在政策层面,重在完善制度环境建设,形成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式分权制度背景下,基于将环境绩效纳入官员考核这一外生冲击,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的环境目标约束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城市和企业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将环境绩效纳入官员考核后,面临环境目标约束的地方政府,其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较为明显。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机制分析发现,环境目标约束会使地方政府通过加强环境规制,调整产业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等行为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3)进一步研究发现,主动推行环境考核官员更有积极性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以上结论为中国实现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赢"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