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人类捕捞量的加大和农药使用增加等原因,泥鳅的天然资源越来越少,人工养殖越来越多,由于人工养殖密度比较大,病害发生的几率较高。为了及时、迅速、准确的对泥鳅病害进行防治,减轻病害对泥鳅养殖的危害,促进泥鳅养殖快速、健康的发展。现将泥鳅病害的诊断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水位浅、密度大、水质易恶化等原因,也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应坚持"生态预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所以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防病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饵、施肥,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做好泥鳅的防病工作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殖河蟹大部分是静水,夏季高温时水质极易恶化,引起生病,因此要想养殖成功。就必须要做好病害预防。  相似文献   

6.
泥鳅成鱼人工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是现代养殖业中的常见品种。现将泥鳅成鱼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鳝养殖的池塘水位一般较浅,且大部分都是静水,所以夏季高温时,水质极易恶化,引起黄鳝生病。因此,要想黄鳝养殖成功,就必须要做好病害预防,而做好黄鳝的防病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09,(2):39-39
1.饲养环境。应选择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池塘饲养泥鳅。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或化学药物污染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能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9.
供书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11S):51-51
一、11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11月份,各地的气温将持续下降,养殖水体水温也将逐渐降低,各种细菌性病害的危害也随之下降。养殖对虾的病害随着对虾存塘量的减少,对虾病害的危害将有较大幅度降低。但是由于气候变化频繁,养殖水体质量下降,存塘虾的病害危害依然存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较10月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 泥鳅高蛋白、低脂肪、肉细味美,是鱼中珍品,具有美容、保健和食疗作用,市场紧缺,价高畅销,养殖前途和市场前景好。泥鳅食性杂、生长快,对水质、饲料要求较低,适宜于干旱地区、低水位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1.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10S):51-51
10月份,在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影响下,养殖水体水温逐渐下降.且早晚温差大,加上经过了半年多的养殖,养殖水体的质量有所下降,给病原体的滋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各种病害的危害将出现一个高峰。养殖对虾病害的病害仍以桃拉病与白斑病为主,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9月份升高;养殖鱼类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出血性败血症、链球菌病、爱德华氏菌病、赤皮病、肠炎病、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农田施肥打药,水域的工业污染,泥鳅自然资源逐渐减少。泥鳅自然苗种少且不易获得,许多养殖者想养殖泥鳅,但苦于手中无苗,没有批量的苗种,不能做到批量养殖出口,所以泥鳅人工繁殖育苗更显得重要。莆田市城厢区位于兴化平原北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水质良  相似文献   

13.
<正>泥鳅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特性,在自然水域中病害较少,但在池塘精养条件下,养殖密度大,对养殖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高,使得引发鱼病的因素增多,如鳅种选择不慎、放养密度过大、投饵不合理、池塘水质管理措施不力、生产操作方法不当使鳅体受伤而感染病菌  相似文献   

14.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大力提倡健康养殖的形势下,人们对水体中的投入品越来越谨慎。其实水体中的许多病害不一定非要用药解决,可以采取一些生物的方法予以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之间的互补性,在养殖水面中适当套养一部分有用的生物,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鱼养水、以鱼养鱼的目的。现结合生产实际,谈几点生物防治病害的技巧,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泥鳅在天然水体中病虫害较少,可是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环境条件严重不良等情况时,可导致泥鳅发病的几率增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水质恶化、运输、投种和捕捞等生产操作时,造成泥鳅体表损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因此,不能忽视泥鳅的  相似文献   

17.
宝应县地处里下河地区,水面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增加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许多养殖户将栖息水层空间不同、食性或摄食方式有异、相互间生存竞争矛盾较少、甚至是共生共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品种的养殖对象放养于同一水体中进行混套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由于水产养殖的特殊性,通常在水体中某一养殖品种发生病害,要针对所有养殖对象用药。而不同的养殖对象对防治病害药物的忍耐性各不相同,给用药防病治病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我县混套养殖面积较大.时间较长。在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7S):50-50
一、7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7月份仍是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高发、高危害期,养殖对虾白斑病、桃拉病等病毒病的危害仍比较高,但随着气温进入平稳期,以及海水盐度的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比6月份低;而淡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危害依然比较严重,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赤皮、烂鳃的“老三病”等细菌性病害仍然是危害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溃疡病、细菌性综合症、打印病等病害也依然危害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地泥鳅价格的不断上扬,泥鳅人工养殖日渐增多。养殖过程中,投放泥鳅苗是一个最关键环节,影响到泥鳅养殖的成败、效益的高低。泥鳅苗一般在春分至谷雨期间投放,刚买的泥鳅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池覆没。因此,在泥鳅苗入池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20.
虾的病害,以幼体培育期最为严重,成虾养殖阶段尚未发现特别严重的病害。目前对于虾病的防治还没有十分可靠的办法,因此,要从水质、饵料、环境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好预防工作,以增强虾各个生长阶段,特别是幼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