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洗钱(Money Laundering)一词源于美国,顾名思义就是将"脏钱"清洗"干净",其实质是将非法收入合法化。洗钱罪是近二三十年来在各国刑法和有关国际公约中逐步规定的一种新型犯罪,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专门法律予以严惩。1997年3月,我国修订后的《刑法》正式增设了洗钱罪,其后几年间通过刑法的修正、反洗钱法的实施和一系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反洗钱体系基本建成,对遏制洗钱犯罪,维护金融秩序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洗钱犯罪是为上游犯罪所获取的非法收入进行清洗、处置的犯罪,洗钱犯罪人员是上游犯罪资金清洗的协助者.如何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打击洗钱犯罪,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洗钱罪的判定难度,但仍无法解决对上游七类犯罪以外洗钱犯罪行为的定罪问题,监管层及金融行业在洗钱犯罪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压力.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洗钱犯罪、判定及上游犯罪等情况,讨论了现有洗钱犯罪定罪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现行洗钱罪上游犯罪认定是否狭隘,《刑法修正案(十一)》对自洗钱行为的判定是否有变化,洗钱罪删除"明知"概念后对洗钱定罪的影响,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利义务是否相匹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容洗钱罪上游犯罪、充实洗钱罪定罪类型、加强监管职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本次修正案的内容涉及多项犯罪规定,其中对《刑法》第191条洗钱罪也做出相应修改,主要是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种类,将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和收益纳入洗钱罪的范畴,以进一步加大我国对洗钱犯罪的刑事打击和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洗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洗钱犯罪,1990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做了规定,虽没有出现"洗钱"的字眼,但一般认为它可以指洗钱行为.1997年刑法在191条专门规定了洗钱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将洗钱罪的犯罪对象限定在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王银烈  张新 《金融纵横》2007,(23):42-45
自我国《刑法》设立"洗钱罪"的罪名以来,关于洗钱犯罪的判例很少,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分析洗钱犯罪难以认定的原因,积极推动洗钱犯罪定性有利于切实遏制的打击洗钱及其相关犯罪,巩固反洗钱工作的社会基础,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意义,需要尽快从法律、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洗钱犯罪定性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玲 《新疆金融》2007,(10):34-35
我国对于洗钱上游犯罪界定现状和需要拓展界定范围的因素"洗钱"一词由英文Money Laumdering翻译而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先行犯罪)就是被一国或地区刑法明文规定为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可以成为洗钱犯罪的行为对象的那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国际社会和我国对洗钱犯罪的相关立法规定,借鉴我国刑法学界对洗钱犯罪已有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洗钱罪中“明知”含义的界定以及洗钱罪主体能否包括原生罪本犯等问题.并针对我国现有反洗钱罪规定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将自行洗钱行为排除在洗钱罪之外,其原因在于受事后不可罚行为理论的影响.从打击洗钱犯罪现实需要出发,我国应将上游犯罪的主体纳入洗钱罪的主体范围,对自行洗钱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9.
对于"自我洗钱"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即上游犯罪人能否成为洗钱罪的主体这一问题,我国刑法理论界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从"不可罚之事后行为"理论、我国现有刑法规定、司法实务以及国际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应该予以肯定的回答,进而对自我洗钱的行为人也应适用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迄今为至,我国大约有4000多名腐败分子携带约500多亿美元,逃到国外进行清洗,从而导致大量资金无法追回。腐败问题的国际化趋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反腐败运动。洗钱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问题也成为当前国内外刑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二、我国反洗钱立法的现状与刑事立法的不足(一)我国反洗钱立法的现状目前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变革时期,这也为洗钱犯罪提供了“温床”,各种手段的洗钱犯罪已成为一种新的严重的经济犯罪,且被以研究隐形经济著称的经济学家黄苇町称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洗钱方式,即在被洗的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贪污、贿赂等腐败获得的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转移,逃避管制,严重侵蚀着我国的经济基础。洗钱犯罪已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各种手段对其加以控制,而法律手段无疑是最有效的。在立法层面上,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反洗钱的法律体系,具体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刑事立法。主要是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首次将洗钱犯罪纳入刑法规定,后经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对其加以修改,将恐怖活动犯罪也界定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继而于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11.
于江  毕聪  魏景茹 《中国外汇》2023,(11):62-63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各类犯罪与洗钱活动相互交织渗透,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金融秩序。目前,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部分国家在打击洗钱犯罪工作中积累丰富了经验。结合我国打击洗钱犯罪实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入研究我国洗钱入罪的难点,推动洗钱罪宣判,对遏制和打击洗钱犯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玉刚 《银行家》2008,(5):112-114
自1997年<刑法>规定了洗钱罪以来,我国反洗钱力度逐步加大.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给侦查机关涉嫌洗钱犯罪的线索共计1239件,涉及金额高达3626亿.然而,近十年来,我国以洗钱罪定罪的案件仅三起:即2004年广州汪照洗钱犯罪案,2005年福建泉州蔡建立、蔡怀泽洗钱案以及2005年广西黄广锐洗钱案.  相似文献   

13.
洗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洗钱犯罪,特别是利用金融系统和金融工具的洗钱犯罪活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它已引起世界货币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国执法机构的高度重视。2003年3月1日执行的“三个反洗钱法规”即《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在反洗钱领域筑起了防线,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办函[2017]84号)中提出修改惩治洗钱犯罪相关规定,将上游犯罪本犯纳入洗钱罪主体范围,但是否要对自洗钱进行立法一直是我国法律学术界的一个争议焦点。本文在整体视角下提出自洗钱行为的认识框架,对自洗钱行为的危害进行分析,构造了自洗钱和协助洗钱刑事立法的统一理论基础。本文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对我国现行洗钱罪相关规定进行全面审视和系统分析,提出自洗钱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办函[2017]84号)中提出修改惩治洗钱犯罪相关规定,将上游犯罪本犯纳入洗钱罪主体范围,但是否要对自洗钱进行立法一直是我国法律学术界的一个争议焦点。本文在整体视角下提出自洗钱行为的认识框架,对自洗钱行为的危害进行分析,构造了自洗钱和协助洗钱刑事立法的统一理论基础。本文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对我国现行洗钱罪相关规定进行全面审视和系统分析,提出自洗钱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的迫切需要。因此,适时拓展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应把涉税领域的犯罪行为纳入到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围之内。以适应我国刑法基本原则和司法实践的需要,也可为全面打击涉税洗钱犯罪行为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殷官林 《西安金融》2007,(10):23-24
《刑法》对洗钱罪的定义直接影响着对洗钱活动的打击力度。本文认为,我国反洗钱投入与洗钱罪判例严重不匹配,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洗钱罪定义不够科学,应根据反洗钱工作需要对洗钱罪定义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六)》以及《反洗钱法》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洗钱罪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洗钱罪的立法仍然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解析我国反洗钱立法与国际公约的关系,重点论述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洗钱罪的犯罪主体的界定以及洗钱罪主观方面"明知"认定等三个方面的国内外法律规定及理论争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洗钱罪的立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反洗钱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洗钱犯罪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公害.它不但是毒品犯罪、黑社会犯罪、走私犯罪、腐败犯罪和恐怖犯罪等犯罪活动的延续,而且催化新的犯罪,成为这些犯罪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特别是由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贩毒等有组织犯罪的肆虐,国际化的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与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反洗钱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打击经济、刑事犯罪,维护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如何开展反洗钱也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和司法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丁飚  蒋文 《西南金融》2009,(3):54-55
洗钱犯罪活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严重威胁到世界各国的金融秩序、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我国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尤其是2006年10月《反洗钱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阶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