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策性负担与长期预算软约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然而现有的有关政策性负担的理论模型主要集中讨论政策性负担与企业补贴的关系,但企业补贴并不等于预算软约束。为此,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该框架下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义预算软约束问题,并分析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然后,我们利用重复博弈的思想将本文的基本模型动态化,建立了长期预算软约束的基本理论框架,这在现有的预算软约束文献中是不多见的,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考察影响政策性负担、预算软约束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各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政策性负担是导致企业出现预算软约束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但如果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可以重复进行,预算软约束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2.
陈江  安颖 《当代经济》2009,(20):106-107
我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是高校举债办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还贷危机.构建的政府、高校和银行三方博弈模型显示,高校还贷危机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准公共品性质形成的公办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一种软预算约束关系.通过改变博弈收益,突出强调政府在高校举债博弈中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高校还债危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地方政府转移到企业身上的政策性负担是软化预算约束的来源,并通过构建预算软约束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对杠杆治理失效的现象进行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4.
由于忽视了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优先原则"不成立以及由此产生的还贷道德风险等现实问题,贷款定价传统期权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了影响。通过引入信贷合同效率,本文构造了二维违约风险,并据此建立了贷款定价的新模型。新模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的联动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相关度越高则贷款定价越低,贷款期限与贷款定价之间的关系受违约风险构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金雪军  毛捷 《经济学》2007,6(4):1217-1238
由于忽视了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优先原则”不成立以及由此产生的还贷道德风险等现实问题,贷款定价传统期权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了影响。通过引入信贷合同效率,本文构造了二维违约风险,并据此建立了贷款定价的新模型。新模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的联动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相关度越高则贷款定价越低,贷款期限与贷款定价之间的关系受违约风险构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政府和银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纯战略纳什均衡、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贝叶斯均衡这三种博弈模型,尝试揭示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探讨发现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均衡主要与双方各自的利益关系有关。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的监督成本,政府对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的补贴以及对未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的惩罚。政府监督成本越高,监督的积极性就越低,对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补贴越多,不实施绿色信贷银行惩罚越重,银行就越有积极性实施绿色信贷。银行实施绿色信贷获得的无形收益、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时的损失以及银行实施非绿色信贷时的利息收入。这几个因素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情况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预算软约束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选择银行对非金融企业贷款额的变动衡量预算软约束导致的信贷膨胀程度,实证研究了预算软约束时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受到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显著.预算软约束当期变量与滞后一期变量对银行体系有显著影响,当期的预算软约束程度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滞后一期的预算软约束程度减少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对银行脆弱性的一种解释是由于银行和企业间存在预算软约束,并运用Dewratripont-Maskin的快慢模型建立了一个预算软约束下的银行脆弱性模型,认为预算软约束将导致银行信贷扭曲膨胀,而信贷扭曲膨胀会形成大量的呆坏账,从而加重银行业的脆弱性,有可能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论文针对银行脆弱性在我国的种种表现,提出了几点治理我国预算软约束、降低银行业脆弱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预算软约束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间的交互关系,着重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等行为扭曲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构建微观基础,最后给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软预算约束的治理:理论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预算约束对我国经济的危害甚大,探讨我国预算软约束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应当从下述四个方面来治理我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问题:(1)推进国有银企的市场化改革,消除政府干预;(2)建立分散化的银行体系,加强对银行体系的有效监控;(3)实行财政分权,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4)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严格财政金融纪律.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是商业银行在选择授信对象时具有“授信给中小规模企业风险大”的贷款偏好.从而在信贷业务操作中表现出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那么实际中小企业还贷履约行为如何?以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为对象,本文建立信贷交易博弈模型并实证检验融资企业的规模大小与其还贷履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虑到违约成本,相比较大规模企业的还贷履约情况,中小企业选择按时还贷履约的概率更大,还贷履约情况更好。  相似文献   

12.
积极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群体的绝大部分,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小微企业贷款难,既有企业自身和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更有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小银行存在歧视、资本占用系数的规定缺乏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的充分安排、贷款指标没有充分向小微企业倾斜等信贷政策方面的原因.因此,应牢固树立“小微企业贷款≠高风险贷款”的理念,将主营小微企业贷款的小银行当作发展小微企业的战略重点,降低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和资本匹配系数,信贷指标分配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实施积极宽松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3.
持续创新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信用角度深入探讨持续创新企业具有的特殊信用画像特征,采用关键词迭代法,利用CiteSpace分析持续创新和企业信用两类中文文献的关键词,发现企业合法性、践约度和企业信用文化3个维度对两类文献关键词具有交叉重迭性。为了验证上述假设,进一步细化3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全面筛选2010—2019新三板和创业板企业数据,选择符合持续创新条件的189家企业共1890个面板数据,应用Bootstrap模型验证持续创新企业信用画像3个维度特征,取得创新性理论成果。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创新研究视角,丰富了信用理论体系,可为企业开展持续创新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商业银行的经营性分支机构为研究对象,用信贷客户综合收益和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确定银行的收益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最优的贷款组合优化配置模型,改进了以往贷款组合模型需要假设收益目标或风险承受度的缺陷。探讨了综合收益RAROC最大化目标下的贷款组合"软约束"市场化管理方法,有效补充了当前商业银行行政色彩浓厚的规模"硬约束"计划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的成因,讨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难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以行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考察授信者行为因素对银行授信决策的影响,以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形成和银行信贷集中问题产生的机制。然后本文讨论了分析信贷集中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所依赖的假设和变量,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做出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环境下如何明晰银企关系,形成与之匹配的信贷策略,是化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本文首先建立银企演化博弈的理论框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性标准进行探讨,并从创新风险与监管奖惩两个维度构建银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类群体在长期信贷博弈中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银企双方均对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倾向,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与银行的长期合作中会对少数企业的违约行为具有抵御性;研发创业期企业所受融资约束最高,当且仅当创新成功率高于最小下限时,商业银行才考虑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政府、信用担保等外部力量与内生要素的相互制衡对实现银企信贷稳定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辛清泉  林斌 《财经研究》2006,32(7):73-83
文章以我国2000~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预算软约束框架内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同债务杠杆呈负相关。但在国有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投资支出对于负债水平不敏感,并且,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上升,企业投资支出对债务杠杆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实施的双重预算软约束是导致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和债务治理机制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软预算约束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存在。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引起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竞争提高了对亏损国有企业进行救助的机会成本,从而有助于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a global bank into a two-country business cycle model. The bank collects deposits from households and makes loans to entrepreneurs, in both countries. It has to finance a fraction of loans using equity. We investigate how such a bank capital requirement affects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roductivity and loan default shocks. Three findings emerge. First, the bank's capital requiremen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roductivity shocks. Second, the contribution of loan default shocks to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is negligible under norm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ird, an exceptionally large loan loss originating in one country induces a sizeable and simultaneous decline in economic activity in both countries. This i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as the 2007–09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a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credit losses in the US and a simultaneous sharp output reduction in the US and the Euro Area. Our results thus suggest that global banks ma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