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重庆市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的CEO与非 CEO两个层级的薪酬差距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此检验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和公司绩效、公司规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薪酬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公司资产规模、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行业类别.结论表明:适当的加大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有利于高管激励,CEO权力对高管薪酬差距并无显著影响,第一股东对于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2008年河南省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高与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高管持股比例弱正相关,与高管薪酬差距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激励机制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A股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04-2006年度的数据.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激励对于高管薪酬和公司短期与长期绩效敏感性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制度没有显著提升高管薪酬对长期绩效的敏感性。本文提出了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绩效衡量指标、培育市场加强外部约束、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高管薪酬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绩效的好坏也会影响高管薪酬,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以2007~2010年在沪深上市的22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模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二者存在何种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对2006—2011年六年内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绩效、企业规模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有关,具体的影响关系是: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和公司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总水平、薪酬差距及企业规模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高管持股比例和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研究发现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激励措施的实施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应当注重长期与短期薪酬激励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我国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家族公司引入职业高管后,其治理特征及公司绩效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职业高管的家族公司与家族成员担任高管的家族公司相比,其股权结构、高管薪酬、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备受争议,保监会适时出台"限薪令"以控制金融业公司高管的天价年薪.但由于金融业上市公司具有特殊性,其高管新酬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探析了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显著相关,而公司业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薪酬不相关.进一步对金融业中上市银行进行小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公司高管薪酬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相关性显著,而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引入职业高管与家族企业治理特征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艳杰 《经济经纬》2007,(1):119-121
作者以我国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家族公司引入职业高管后,其治理特征及公司绩效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职业高管的家族公司与家族成员担任高管的家族公司相比,其股权结构、高管薪酬、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黄娟  赵子敏 《当代经济》2016,(28):134-136
本文以10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论显示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绩效并不会因为高管薪酬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8年深沪两市A股的94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对其公司业绩的敏感度,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别考察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以及高管持股比例对高管薪绩敏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对公司业绩是敏感的,呈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绩敏感性影响显著,且系数为负;但并未发现董事会独立性、两职合一以及高管持股比例对高管薪绩敏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领取的年薪完全相同。这种高管同酬的确定依据是什么?高管同酬是否具有激励效率?高管同酬又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什么影响?文章利用2007-2012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高管同酬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出现高管同酬,主要是因为高管薪酬由公司政治因素或内部薪酬比较所决定,而并非遵循最优契约观所寓示的“效率逻辑”;与高管异酬的公司相比,高管同酬公司的董事长薪酬激励缺乏效率;高管同酬对公司未来财务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在中国情境下,高管薪酬契约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关注公司权力博弈或内部薪酬比较等非经济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了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以及高管激励等因素对上市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的影响机理,同时,基于美国金融危机期间中国697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高管薪酬水平及高管持股比例皆与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控股对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有利于提高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独立程度对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有上市公司如何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企业绩效成为人们关注重点。自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以来,高管的薪酬成为分析企业绩效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2014—2018年国有上市企业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得出:高管薪酬、公司规模均与国有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而高管所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赵玮  温军 《现代财经》2015,(4):34-45
本文采用2005-2013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董事会特征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风险投资参与不仅可以显著降低高管薪酬,而且可以显著提升高管持股比例。同时,具有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降低公司高管薪酬,并对高管持股比例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董事会特征均有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以高管年薪、持股水平分别作为衡量其短期、长期薪酬水平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的长、短期薪酬水平及两者的交叉变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高管的短期薪酬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诱因之一;高管年薪与持股水平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数据为样本,对高管持股特征、持股角色及角色转换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管持股角色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存在三种角色:所有者角色、经营者角色、所有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且这三种角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高管持股角色的转换取决于高管持股比例的高低;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角色转换的临界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对于管理层持股试点、股权激励等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以2009年披露创新投入的我国235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结构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变量。具体表现为:高管薪酬水平和高管薪酬差距与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具有技术背景的高管持股比例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刘文华  任利成 《技术经济》2012,31(11):96-103
在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其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财务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业绩指标不显著相关;在非财务指标中,高管薪酬与资产规模、高管持股、股权集中度、地区等非财务指标相关。这说明,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已建立起基于绩效评价的薪酬激励制度,但业绩评价指标过于单一,薪酬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高管业绩薪酬敏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使得高管的业绩薪酬敏感度得到了显著的增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管的业绩薪酬敏感度更高,处于东部地区的公司高管的业绩薪酬敏感度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使得设立薪酬委员会的公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公司的高管业绩薪酬敏感度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