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彬 《技术经济》2012,31(7):34-39,65
在对我国11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包括用户拉动、开放创新、全面创新、人才激励4个模块。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自于如下方面:将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建立产学研、上下游、国内外有效结合的合作创新网络;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2.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变革的核心力量,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系统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结果发现:①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创新主体数量、企业研发资金、算法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创新主体数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高于资源投入;②基础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③算法、数据和算力是提升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三大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与该技术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我国应坚持创新导向,培育多元创新主体,持续鼓励算法研究,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协调技术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贺俊  陶思宇 《经济纵横》2019,(10):64-7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最初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技术支援到依靠归国科学家和自力更生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再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国工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企业主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为主要的技术来源,再到后来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竞争,特别是民营企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逐渐形成了内生、自主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当然,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仍然任重道远,针对技术标准、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和复杂生产装备等仍受制于人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宜昌近10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析,认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探索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提出“把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作为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并从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发挥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支持高新区建设,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三种创新战略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资金约束、技术能力约束以及创新体制的约束,指出在当前技术发展环境下,合作创新是我国企业克服上述约束,迅速壮大自身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谋求进步与发展的长河中,创新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个主要话题。而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进入新的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亦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旨在阐述企业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及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时,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营造企业的创新文化;(2)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3)全面实现制度创新;(4)构建创新网络;(5)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的少数核心企业控制和影响着大量非核心企业,但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成长也将影响核心企业和整个创新网络。结合沈阳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情况,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在企业规模、所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面临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技术水平、知识吸收、研发模式、企业控制力以及政策环境等均影响着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国家核心竞争优势,其基础和重点在于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财税政策的运用是政府促进技术创新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手段.本文对我国当前促进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毅 《技术经济》2013,32(1):9-13,30
以8家重点工业企业(哈电、大唐电信、中国船舶、海尔、海信、奇瑞、长庆油田、鞍钢)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需求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中的作用机理,提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模型———"需求导向-实践积累-能力跃迁"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3个命题:第一,需求导向是指企业主动把握需求带来的创新实践机会,这些机会来自需求宽度(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需求)和需求深度(首次需求、需求升级和创造需求)的不同组合及其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表现为能力宽度(整体产品/工艺技术能力)和能力深度(核心技术能力)的动态组合提升,这种积累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核心过程的5个要素(技术来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和自主品牌)的动态组合上进行持续实践的结果;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可以形成向"主导产业链创新的能力"的跃迁,该能力的主导力量来源具有多样性,由整体产品/工艺技术能力、核心技术能力、自主品牌3个核心要素及其不同组合决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欧盟传统的创新指标,分析了英国的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着的差距,提出了英国悖论(UK Paradox):即没有创新的经济成功。然后,进一步从对这一悖论的原因分析入手,对英国的隐性创新、开放创新、创新“需求侧”、柔性创新进行概括性研究。为了实现对创新全面科学的评价,为对我国建立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文章介绍了英国创新需求指标体系,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指标体系,以及柔性创新指标体系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英国的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供国内相关创新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似不相关迭代(IRSU)回归方法,以我国199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和环节创新能力以及财税政策的促进作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从总体上看,我国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替代、非体现型创新能力提升和财税政策的干预,而科技创新能力对能源强度则产生消极影响。(2)就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科技和非体现型创新能力提升有效地降低了能源强度,并且研发环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不利于能源强度的降低。(3)在财税政策方面,西部地区的政策干预效果较为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并未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实施差异化的工业结构转型战略、完善绿色科技创新财税政策体系以及从需求侧扩大节能产品的市场份额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彭建娟 《技术经济》2014,33(9):37-42
构建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的3个构成要素——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银行发展效率与高技术产业的2种技术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过程创新模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但与产品创新模式之间不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而非银行发展效率的提升和金融结构的优化;鉴于产品创新是过程创新的目的和载体,目前存在较强的金融体系功能细化需求,该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金融结构发展及银行效率的进一步拟合将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Analyz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demand articulation in product innovation to analyze innovation for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allows analysis of social demand articulation, the process that stimulates firms towar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flows that raise th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awareness level of firms and consumers for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re discerned. Their indic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and newspaper article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flows o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Use of the framework on case studies reveale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flows on local air quality and global warming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low-emission automobiles. In conclusion, social demand articulation is an effective process by which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flows mobilize the requisites needed for a successful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创新的内涵与服务业产业的特点,以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了服务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广东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结果共同表明,近年来广东服务业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服务业制度创新能力对服务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贡献较大,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7.
The labour productivity impact of demand and innov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insights from the Kaldorian and Schumpeterian traditions. After a review of studies in such traditions, a gener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explaining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uropea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late 1990s, followed by two distinct specifications for the industries oriented toward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or those where process innovation dominat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match of the SIEPI‐CIS2 database developed at the University of Urbino and Eurostat Input–Output Tables at the industry level, for 22 manufacturing sectors and 10 services sectors. Six European countries are considered: Germany, France, Italy, the Netherlands, Portugal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uropean industries can be expla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factors and demand dynamics, confirming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echnology and demand effects. On the demand side, household consumption emerges as the most pervasive component of demand, able to stimulate greater efficiency in all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Investment also has a role, focused however on the capital goods producing industries. On the technology side, the mechanism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in the industries oriented toward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in those dominated by process innovation. This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innovation in firms and industries can be associated to two contrasting strategies, searching either for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knowledge generati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new markets, or aiming at greater cost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job reductions, labour saving investment, flexibility and restructuring.  相似文献   

18.
企业通过创新主体网络协同,构建出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系统,以便在数字化时代感知并适应数字环境变化,为此需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成机理进行探究。以数字创新企业——华为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分析法,基于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研究华为汽车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和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创新企业构建出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历经三个阶段,拥有三条演化路径和四种能力。三个阶段为整合数字资源阶段、拓展数字资源阶段和共享数字资源阶段;三条演化路径为市场需求、跨界交流和网络协同的路径;四种能力为信息感应、资源整合、资源获取和资源重组能力。(2)数字生态环境和动态能力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演进的内在动力,使系统组织构架不断升级,派生更多创新主体,形成网络协同架构。研究结论对数字创新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理论性指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本文借鉴软件行业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的成熟度模型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和等级特征以及每一个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其次,根据技术创新过程和关键过程域,基于全面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了一套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活动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需要根据评价出来的成熟度等级进行创新模式的选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不同,可以选择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模式组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