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国有企业改革向产权领域深化以来,便不时听到对两权分离理论的责难。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人更将两权分离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对立起来,认为提出现代企业制度是对两权分离理论的否定,为以两权分离理论指导企业改革划了个句号。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2.
王成艳 《山东经济》2005,21(6):113-116
我国农地制度曾以帕累托式改革绩效实现了向集体制度的变迁而被世界所瞩日。然而,农村经济在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农地集体制度面临着种种困境,并制约了制度潜力的发挥,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向着产权明晰化、使用权制度多样化、法制化以及配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战梦霞  傅瑞  战冬梅 《特区经济》2009,242(3):185-186
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农地制度推行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促进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农地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苑  汪洋 《开发研究》2003,(5):56-57
由于农业发展缓慢 ,农地制度创新已不可避免。从甘肃实际看 ,宜采用渐进式改革 ,强化农民现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 ,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实行“国有永佃制”。同时 ,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立法保障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晓明 《发展》2002,(4):55-57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地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地制度的成功创新,它既能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又与市场经济相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坚持稳定并不能一概否认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面临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贡献与缺陷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实现了我国农地制度由强制性向诱导性的重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依靠政策推进农地制度变革的做法,在今天其弊已现。为此,应着眼于法律制度供给来推进农地制度变革,即通过其内部法律制度建设和外部法律制度建设,来全面推进农地制度的变革,以弥补政策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申红卫 《乡镇经济》2007,(11):73-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对农地制度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但改革仍然不到位。目前,我国各地在实践中推行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既有利又有弊。因此,结合本地实际,推行符合当地情况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路径依赖”的有关思想,在制度变迁中,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时,也应该了解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惯性与趋势,在总结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条适宜的农地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农地流转纠纷也随之增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农地流转纠纷之所发生,其原因在于:流转产权界定不完全、流转契约不完全性、口头契约的弱约束力和不守信用。促进农地顺利流转,应在培育人们的产权观念、完善农地流转契约和培育人们的守信精神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农地经营制度创新,是我们主动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实践,是再一次把制度创新提高到农村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位置的重大探索。宁海县农地流转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规范化”“四化一体”共同推进的基本特点;形成了基础工作、主体培育、服务保障、实践创新等四个“两手抓”的基本做法;积累了“四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并在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实践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的方式。宁海县农地经营制度的创新,再次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本,其主要成效不仅表现在有力促进农业双增,还在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农技推广应用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溢出”效应,为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本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历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两田制”、规模经营和“四荒地”拍卖等制度创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制度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斌 《乡镇经济》2001,(11):19-20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完善农村土地配置制度,通过对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达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保证土地生态的维持和改善,以此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剑辉 《南方经济》2002,151(4):52-55
文章就洞庭湖平原地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在出让权利时还必须向权利受让方支付每亩50元的耕作补贴费这一经济现象展开经济分析,经过农户行为的理性分析--土地资源是否剩-引入分配机制进行的经济分析这三个步骤的逻辑推导,分析得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土地产权的模糊界定和行政手段分配机制,并且文章基于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和市场分配制提出了另一种机制设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只是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要想使更多的农民致富,还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而这首先需要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本文就此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及如何使之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的物权概念是现代民法物权概念的基础,罗马法中的所有权更是具备了现代民法中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我们应借鉴罗马法所有权并结合我国所有权的立法和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权制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15.
张力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9-23
所有权社会化理论非但对于私人所有权有矫正功能,对于往往被假设为私有权的扬弃形式的国家所有权也有适用能力。其适用目的是使在个人与国家的财产支配模式冲突间求得和谐,实现市民社会的完善持续发展和公共财产利益的全社会公平分享;其适用的方法是对国家公产所有权强调公共性使命,而对其他一般国家财产所有权则保持与私人财产所有权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江 《改革与战略》2009,25(1):107-109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作为一项创新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不稳健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配套体系,加快建设农地流转信托二级市场,谋划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框架,尽快形成“三农问题”与“信托产业”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市场征收法律制度是在以市场交换为资源主要配置机制的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市场调节机制和土地私有制对土地征收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公共利益、公正程序、公平补偿、公权保障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克服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征收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和办法,是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黑河市为例,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形式和对策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