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姚雷 《魅力中国》2011,(12):192-19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传播的手段和内容都在发生创造性的变革。而在这些变革中,最引人瞩目以及最重要的,应当是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学传播带来革新和冲击,在高校教学传播中的应用逐步普及化、扩大化,从课内到课外、从老师到学生、从时间到空间的全方位的转变,在带给教学过程诸多便利、先进与现代化的向时,也使教学传播和教学各方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大发展,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信息网络时代,人类生存在一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中,以电脑、电视、无线电话、人造卫星等现代通信手段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已把全球联结成一个紧密的信息网络整体,信息化生存、数字化生存和网络化生存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形态、社会规范以及人们的生活力式和思想观念,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与其它现代技术一样,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推动着社会信息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生活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和研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趋利避害,对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应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农村更值得警惕:有可能加剧城乡贫富分化,使农村与城市脱节甚至断裂,使农村内部渐趋分化,弱化基层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影响基层民主建设以及使农业生产面临风险农村社会稳定面临潜在威胁。因此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随之到来,在这种以网络为主题的信息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观念领域都呈现出新的特征,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迫使政府改变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以及对它可能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新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然而,随着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发牛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不断活跃,农村体制性障碍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逐步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潜在动力。在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创造就业创业理财机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出现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从理论上讲,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主要得益于协同效应、匹配效应和正外部效应的发挥,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促进了资源要素的传播共享。然而,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也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与网络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较为有限、数字人才缺乏与农民数字技能不足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应不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蓬勃发展,加快人才引进和数字技能普及,让数字技术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7.
高诗洪 《魅力中国》2014,(15):292-292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行业得以快速的发展,新闻报道已成为当前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据一项社会调查研究表明,采众在荻取外界信息时,其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新闻媒体来获得,特别是群众所接受的经济技术信息主要都是来自于新闻报道,而且新闻媒体对经济技术信息的传播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良好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魏星 《魅力中国》2010,(23):130-13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然而,传播范围的扩大,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政府、企业等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例,讨论这场危机事件中,政府对信息控制的效果及对危机传播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留守妇女"作为当今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其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既是当今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本文以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出发,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站在农民的角度,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改变"留守妇女"的传统种植观念,传授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既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活,又能提高"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网民人数“爆炸式”增长,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正日渐成型。互联网的巨大发展,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革命性的变化,而且也引发了诸如网络污染、网络区隔、网络沉溺、网络行为失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崛起的网络社会和日益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网络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开军 《辽宁经济》2005,(12):34-35
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时,会发现,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带来了中国城乡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空交汇点上,要构建和谐社会, 就要高度关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李弘玉 《魅力中国》2014,(7):276-276
当前,新媒体在中国已成为洞察社会问题、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新媒体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已成为我国领导人新的执政理念。针对社会问题新闻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中的这些特点,尤其是社会问题新闻的这种高度敏感性及社会关注度,以及这种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若不及时找到应对策略,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基于此点,政府部门应及时的采取措施来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应对,更不能做马后炮。  相似文献   

13.
刘欣雨  赵阳  杨艳 《魅力中国》2014,(20):291-291
当前,新媒体在中国已成为洞察社会问题、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新媒体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已成为我国领导人新的执政理念。针对社会问题新闻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中的这些特点,尤其是社会问题新闻的这种高度敏感性及社会关注度,以及这种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若不及时找到应对策略,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基于此点,政府部门应及时的采取措施来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应对,更不能做马后炮。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职能与信息传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世纪的今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并在图书馆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给现代图书馆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这大好的时机,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开辟有效的服务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图书馆的文献需求,这是值得我们图书馆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1.信息传播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在图书馆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目前,我国正处于“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图书馆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商品信息以及其他各类信息。经济发展依赖于科学…  相似文献   

15.
孔兰静 《魅力中国》2014,(15):252-252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可管理资源,同时通过对它的广泛利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将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进行有效协同,最终达到更合理、更充分的发挥。IT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电脑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日益发展的网络通信技术给社会危机事件的传播带来便利地同时,也给政府进行网络危机治理带来了难题.网络谣言传播、网络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等现象层出不穷,网络危机治理迫在眉睫.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给政府网络危机治理带来了给予,同时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网络办公自动化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当计算机、通讯和网络自动化这些学科和技术开始发展的时候,人们就展望着未来的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内涵有了进一步发展,即进入了信息的网络时代。因此,信息化社会离不开网络,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和推广,网络不仅仅是简单地连接众多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连接信息、连接人和人的智能,这就根本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环境。本文简要论述信息社会中网络化办公系统的概念、功能、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产生了私有信息和数据被破坏或侵犯的可能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Et益重要起来,已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因此,网络安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学习和工作中的巨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郑秀丽 《理论观察》2009,(1):156-157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国内而言,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出现了多种情况;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们在职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域之间出现了大范围流动,并且在一定的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王勇  石琛 《中国经贸》2012,(6):82-83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占据不败之地,不断探索新的机遇。ERP软件技术的实施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虽然EBP系统是企业中全面解决的方案,但是很多企业实施EBP的过程中并不乐观。本文主要进行探讨EBP技术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