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008年后,美国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不断被放大。俄罗斯的金融、财政、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等各领域都遭遇了来自美国危机的寒流。2009年将是俄罗斯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面对危机的冲击,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笔者认为,由于目前俄罗斯所面临的危机与其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的两次危机存有许多差异,只要处理得当,俄罗斯经济有可能转"危"为"机",经济崛起的"黄金期"不会因此而中断。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美国向世界各国扩散,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造成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全世界经济因这次金融危机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不过,中国金融系统受到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要少很多,原因在于国内银行的金融创新不足,杠杆率低,受次贷波及的风险也低;整个银行金融系统并不缺流动性。但是,国内实体经济此次却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股票市场中的实体虚拟与泡沫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所谓资产价格泡沫,就是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理论价值离得太远。实质上,美国次贷危机是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华尔街金融巨头对房地产等资产的市场估值太高而最终汇聚成的一个巨大金融泡沫。当这个泡沫于2008年特别是该年下半年开始向其他领域、其他国家波及后,最终便导致了近百年来全球罕见的金融海啸,致使全球经济中的信用体系、金融安全体系岌岌可危,直接影响到了全球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凌逼中国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大于97金融风暴,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于全球金融经济体系的冲击,呈现逐步扩大和发散的趋势:从最初仪仅是特定金融产品的危机,迅速扩展到金融机构的危机,进而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07年年初开始,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升级,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金融风险传导到实体经济,使经济衰退,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从而加大了金融机构资产的风险,我国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进入2008年后,愈演愈烈,逐步演化成全而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与此同时,危机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渗透,特是进入2008年下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下滑。尽管美国、欧盟、口本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出台救助措施和经济刺激方案,中国政府也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并推出了四万亿元投资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但是目前来看,经济下滑的势头仍未止住。  相似文献   

7.
何流 《中国报道》2008,(9):76-77
有人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是新兴经济体和产油国的过剩储蓄大量流入美国,刺激了美国国内的消费,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我觉得,这是美国方面的托词,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美国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政策,偏离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道路,一味将金融神话。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何时到头?美国经济何时走出危机?至今好像还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作为“旁观者”,包括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瓦尔特等在内的不少德国专家学者认为,美国经济至少要到2010年才有可能走出次贷阴影。而由于房地产信贷将必然地波及到其他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眼下美国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美国经济的复苏恐怕要10年甚至更久。  相似文献   

9.
梁军 《上海国资》2009,(1):46-4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显现前,对国内航空业影响已是巨大。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经济膨胀:次贷危机的源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背景在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与美欧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偏离其实体经济水平。货币虚拟化后,经济虚拟化的具体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但失去了发行约束,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美元发行间形成了循环机制,支撑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瑾(以下简称"赵"):对于2007年7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有人认为它是全球经济的转折点;有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将长期存在,次贷问题的风险会进一步显现;也有人认为次贷危机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实体经济.您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短期的局部问题.还是长期的影响全局的问题?从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态势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是否已经全部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它是否会影响美国整体经济,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背景下激进的住房抵押贷款行为,本质是由房价下跌和利率提升导致的信用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缺失。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基础为切入点,利用金融危机传导模型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在其传导过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形成了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和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传导路径。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传导到全球市场,并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艳 《特区经济》2014,(2):164-165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强烈冲击。为应对危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发展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美国、日本、欧盟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美元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美国经济运行的特殊循环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虚拟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才是次贷危机、美元危机的深层次根源;阐述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区别,进而从目前次贷危机的救助措施、境外投机者力量以及美元最终支撑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运行的独立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颖 《开放导报》2009,(3):32-36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虚拟经济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物产品的生产过程,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与实体经济联系起来,这就是虚拟经济自身运行的独立性。对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阶段处理,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自由化的经济模式下,依赖于全球实体经济的支撑,美国虚拟经济运行的独立性趋于增强。虚拟经济运行的独立性增强导致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进而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并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因此,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家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如何认清形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宁波商贸流通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的较大影响,其影响的范围、深度正逐步扩大,并且波及到实体经济,但规范、审慎经营的金融租赁业在危机中损失较小。因此重新认识金融租赁在新经济形势下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回顾了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金融租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已经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将全球笼罩于危机气氛中。在此关头,我国最需要关注的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在全方位思考就业与内需问题时,有必要谈及休闲,给看似与危机无关的休闲,一个应有的宏观经济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此次危机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打击,还使得贸易发展命脉的贸易融资缺口巨大,全球的贸易量急剧萎缩。没有充足的贸易融资,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很难稳定运行。并且由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呈链式传播,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压缩业务或者破产,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运行遭受巨大影响,严重制约全球经济的复苏。危机带来的最深刻教训之一就是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高杠杆化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改变,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紧密围绕实体经济展开。贸易金融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发展方式,关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实现适时的创新,将有利于刺激经济需求,推动国际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出口导  相似文献   

20.
巴曙松 《西部论丛》2008,(12):26-29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于全球金融经济体系的;中击,呈现逐步扩大和发展的趋势,从最开始仅仅是特定金融产品的危机,迅速扩展到金融机构的危机,进而从金融机构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得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相对良好的态势。在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客观冷静评估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和冲击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国可能采取的应对政策的力度和启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