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是要结合传统的物理网点,整合银行整体资源进行业务创新。将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对网点服务的补充,在产品创新上更多地考虑方便性和实用性。使客户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银行服务。二是加快打造电子银行品牌。通过对电子银行产品广度和深度加以开发,打造特色产品。广度是指加强业务功能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同业竞争的持续升级,我国银行市场营销也快速向前发展, 网上银行等新兴业务营销全面展开。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营业部去年在营销电子银行产品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助推电子银行业务积累了经验。 一、市场营销的作用和存在问题 工商银行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3.
4.
在银行业全面进入电子银行时代的背景下,农信社如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实现传统业务与电子银行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成为农信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结合农信社实际,在认真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六大运营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电子银行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正视差距,找准症结,增强业务快速发展紧迫感农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始于2002年底,至今已有5个多年头,5年的时间让农行的电子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自我发展的历史比发展可谓迅速。截至2008年6月底,农行开办的电子银行业务种类有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电话银行、短信业务、手机银行五类,个人网上银行注册客户累计6.2万户,年均增长104%; 相似文献
6.
7.
<正>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型分销方式和渠道,是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已经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效益增长点和服务利器,也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苏州农行把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转变经营服务方式、加速转型接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业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强力推进,着力在完善营销体系、创新产品功能和强化风险控制等方面狠下功夫,落实措施,电子银行业务实现了快速、强劲的增长势头,电子银行业务的离柜率、使用率、贡献率逐年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电子银行的高速发展有力提升了全行的经营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讲,电子银行的发展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因为经营地域的限制是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通过电子银行这个汇集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组合而成的庞大网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限制,帮助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快速且低成本的地域经营扩张手段,并逐步吸引高端客户,最终促进收入多元化,提升竞争力。从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并非理论上描绘的那样理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更是如此。欠发达 相似文献
10.
11.
提到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人们总是想到最基本的三个方面:信贷风险,比如潜在的坏账;流动性风险,比如资产和债务不匹配;操作风险,比如虚假个人消费贷款、票据诈骗等。然而,还有一类风险却是近期刚刚引起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第一年,这对农发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有必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农发行的经营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围绕我国经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大局,加大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效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无疑是商业银行必须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银行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践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正两个内涵顾名思义,管理就是"管"和"理",这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两个基本内涵。从外部来说,就是监管,从内部来说就是约束、控制,监管、约束、控制那些不利于管理目标实现的思想和行为,内控、管控就是指的"管"。理,就是道理、梳理、打理、理顺、理通,指的是厘清或设计有利于管理目标实现的包括思想、制度、方法与路径等在内的生产关系。理是为了更高效率、更快速度、更好质量地做事,管是为了在做事的过程中防范风险、防范出格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在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管和理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中占多大的比重,因管理者的特点和个性而异。科学的管理应先"理"后 相似文献
16.
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成熟,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同样具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1月31日联合发布《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4号),明确规定了2010年12月31日前可以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科技开发用品。根据本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机构(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