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富速览     
《企业研究》2012,(13):6-9
趋势2015年中国餐饮业销售总额将达3.7万亿元日前,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说,近年来,中国餐饮业销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15年中国餐饮业销售总额将达到3.7万亿元,占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万亿元的十分之一强。姜增伟是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召开的"中国餐饮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姜增伟说,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国际餐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重要作用。无论从餐饮文化交流的角度,还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国内外餐饮行业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第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迅速,餐饮业作为提供饮食服务的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显著,不同档次的餐厅人们对其服务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引言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这个大趋势下,我国餐饮业发展有了大的方向.多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在稳步增长,增长的速度居于同期世界前列.从2000开始,中国餐饮业销售年增长都在11%以上,从2005年到2006年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增速达到13.5%,2006年上半年达到了15.3%的水平.中国在未来20年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决定了中国品牌餐饮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以沈阳为例,在2006年上半年餐饮和住宿增加值达到88.4亿元.餐饮业市场空间广阔,前景光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带动了餐饮业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4.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信誉好、产品质量优秀、有独特工艺或者传人、在当地乃至全国有强大的影响力的优秀民族企业及品牌.在广州,老字号餐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经济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在2000年广州市公布的首批27家老字号企业当中,餐饮业占8席.在餐饮业国家级酒家等级评定中,广州有8家老字号餐饮企业被评为国家特级酒家的荣誉,荣获"五钻"牌匾.特别地,广州酒家还获得2006年度"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第二名的荣誉.  相似文献   

5.
"老字号"的新形象--"全聚德"的品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全聚德品牌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挑战,是洋餐饮大举进军中国,对国内餐饮业形成了强烈的挑战.同时,国内餐饮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北京烤鸭市场细分化趋势明显,价格档次悬殊,品牌效应突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遇,是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名牌效应日益明显,广大消费者追逐名牌的时尚,给久负盛名的全聚德品牌创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面对机遇与挑战,全聚德集团确立了发挥全聚德品牌优势,实施"老字号"品牌创新战略,使全聚德集团走上新的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陈文兰 《潮商》2021,(6):71-72
在广东省首批"粤菜师傅"星级名厨评选活动中,中国烹饪大师邱镇城获评五星级名厨.从厨32年来,邱镇城不断推陈出新,用心沉淀舌尖上的美味,走南闯北致力于推广潮汕美食. 邱镇城是深圳"精细潮州菜"的领军人物,曾在米卢时代的国家足球队担任大厨.2014年,他出版美食指南书籍《吃遍广东之潮汕的原味时光》,用通俗的笔触介绍潮汕美食.近日,回到汕头的他接受记者采访,聊起潮菜如数家珍,那份对厨艺的热爱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7.
享有"海派大师,当代宗匠"的中国烹饪大师徐正才先生,早在50年代从艺梅龙镇酒家;60年代任厨房总管;70年代掌门任行政总厨;80年代创始了名闻中外的"梅家菜",并代表国家队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一举夺得金牌;90年代以客座教练的身份赴英国诺韦奇城市学院讲学——传授中国菜,赢得"中国大厨锅铲变魔术"和"送风送水"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代中国餐饮业已经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充分、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透过表面的繁荣,不难发现餐饮业也是存在问题极多、急需整改、急需规范的行业之一:色香味全的菜品背后隐藏了怎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西结合的格调餐厅又是否做到了货真价实;服务质量与菜品质量的软硬对比,谁更占上风、又如何兼顾?"卧底"监督的力量是好是坏,舌尖上的中国能否让民众看着放心、吃着舒心。本文经过实地考察,结合对食品卫生质量和服务态度质量两项的对比分析,得出综合提高软硬实力才是餐饮业走向成熟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餐饮业成本构成中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症结",提出通过强化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改变、优化、控制餐饮业成本.  相似文献   

10.
孙淑会 《新远见》2013,(3):69-73
近年来,虽然餐饮业发展增速仍保持在两位数,但也不能逃脱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依然面临着寒冬。这种情况下,更要寻找餐饮企业"正能量",以应对经济寒冬,打破中国餐饮业连而不锁的困局。  相似文献   

11.
《楼市》2012,(23):110-117
7个餐饮品牌关键词中的杭州本土味餐饮就是江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吃这门学问,帝王将相有阳春白雪的享受,贩夫走卒也有下里巴人的快乐,有吃的地方就能聚集人气,有人气的地方就意味着具备强大的消费能力,纵观目前各大繁华商圈,餐饮业无不是其中主角之一。"吃"成了商业地产的关键词。据中国饭店协会颁布的"中国餐饮业调查报告",去年传统餐饮巨  相似文献   

12.
对消费者来说,如今饭店、酒楼的饭菜价格倒是相当透明,但酒菜是否"足量",顾客往往心中无底,即使你感觉它明显"斤两不足",也只能自认倒霉.为有效改变餐饮业这种缺斤短两现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2月24日开始至9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以此加强对餐饮业的计量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中国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家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业服务营销策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餐饮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餐饮业将进一步进入我国餐饮业市场,我国餐饮业也将走向世界,这将使我国的餐饮业面对更激烈的竞争。而营销是餐饮业应对国际竞争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使我们的餐饮企业做大做强,营销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餐饮业营销的实质是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探索餐饮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15.
烹饪工艺和营养之间的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领导人在展望未来也提到:我们的社会要科学化发展.何谓"科学",对于我们餐饮业来说,就是让烹饪工艺和营养保健接轨.但是我们今天清楚地看到,号称"烹饪王国"的中国,在向世人展示烹饪技术的时候并非样样领先,举世无双,膳食的营养性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人类进膳的目的是为了营养,缺少了科学性这个灵魂,中国烹饪就难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红效应     
中国人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口福”的民族了,因为仅“八大菜系”就够你吃一阵子的!因此,尽管金融危机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但是对餐饮业却影响甚微。据权威部门统计,2008年中国餐饮业零售额为15404亿元,同比增长25%;2009年一季度,全国餐饮业零售额为4383亿元,同比增长19%。与其他行业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餐饮业这个圈子里,王大东显然是位资深人士。说他资深,不仅仅指他在餐饮业服务了几十年,而是指他创造了这个行业的许多第一,可以说,王一个人身上聚焦了一个行业的缩影:从1987年在北京开办第一家肯德基,到1995年辞别肯德基引入另一美国品牌“罗杰斯”,再到2002年王自己命名的“中国造”乐杰士,他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连锁”飞越……  相似文献   

18.
据了解,中国城市餐饮业每年产生的"地沟油"和煎炸油已经超过500万吨.这些废弃植物油的一部分竟然被一些中小餐馆回收利用,再次赫然出现在食客的盘子里,让人倒尽了胃口.然而,这些曾经令人作呕的"地沟油",如今却"改邪归正",可以提炼成为生物柴油,为人们寻找新能源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建立餐饮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是餐饮业创新经营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餐饮大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研究和探讨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评价考核激励机制,要研究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评价考核激励的内容、范围、作用、原则、方法等,保证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迅速,餐饮业作为提供饮食服务的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显著,不同档次的餐厅人们对其服务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而目前经营餐厅的管理者们也在千方百计地想提高餐厅的服务质量,可是经过多方努力,如向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尽而进行全方位的模仿,可是其结果总是不尽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