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去年,山东省委做出了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随后,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以青岛、烟台、威海3市为主体的制造业基地建设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把握日本、韩国制造业转移机遇,不断提升烟台作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骨干城市的对外影响力,烟台市市长周齐.副市长李淑芹率团访问日.韩两国.并先后于3月31日在韩国首尔.4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办了烟台市投资环境及重点产业推介会。此次招商活动目的在于促使日、韩企业界进一步了解烟台在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等领域的优势及发展潜力,不断推动日、韩与烟台的经贸合作与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3.
《走向世界》2006,(1):46-49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崭新的成就。2005年,是山东开放与发展飞跃的一年。山东的发展中,最有分量的当数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这一年里,半岛制造业基地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工业结构合理规划,一批重点制造业发展迅速,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家电制造业、石油化工及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6大产业优势突出。在2005青岛国际商务周上,山东半岛8城共同参与,联合打造半岛中央商务区。半岛城市群之间经…  相似文献   

4.
文永新 《新西部(上)》2007,(7X):207-207,206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我国的制造业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世界制造业在向中国转移。目前,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性调整,将把许多生产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装备基地和配送基地,这是中国制造业与世界接轨、国际竞争力的大好时机。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社会结构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国际产业转移新特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制造业转移趋势,制造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形成两大城市经济圈的互动发展与关联效应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对香港经济转型中制造业发展路向的探讨蔡秀玲(福建师大经济研究所讲师,福州350007)八十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由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结构转型。据资料显示,香港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24.3%降至1995年的...  相似文献   

7.
童景景 《浙江经济》2006,(14):33-33
“半岛效应”,是海岛经济向半岛经济转型过程中因空间格局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影响效应,是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香港经济当前面对的困难,是结构转型的困难。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经济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但在过去一、二十年里,香港制造业北移珠江三角洲,留在香港的服务业基本上还是服务于北移的制造业,并没有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服务型经济。而当北移的制造业出现困难,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也开始转型。香港为传统制造业服务的服务行业便逐步失却了服务的对象。香港北移制造业仍在维持的部分、乃至珠江三角洲部分还未转型的传统制造业,亦多了当地新发展出来的传统生产性服务行业,且以低成本(包括费用和时间)对香港产生替代作用。使为制  相似文献   

9.
深入讨论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并不是否定现行的政策,而是从21世纪的发展趋势,确定结构调整的重点,使社会稀缺资源流向可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部门。关于上海经济调整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的发挥即如何使传统的工业城市转变为经济中心。然而目前的讨论多集中在服务业功能定位以及发挥服务业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上,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的研究就显得非常不足。从经济结构转型的实证研究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深化制造业体系,进而逐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结构。可以说,制造业结构的技术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结构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二战后日本这段奇迹般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制造业的荣衰对经济的影响贯彻始终,中国目前正走的,也正是日本曾经走过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粗放经济不会永远保持高速增长,面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及结构转型等问题,日本经验,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之肖像     
  相似文献   

12.
叶晖 《理论观察》2004,(5):96-97
我们正处于一个媒体时代,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大众传媒以积极的姿态不断的生产需求,制造“幸福神话”和充当“生活牧师”,并通过对具体的商品和生活方式消费的诱导以及新的意义空间的开拓使大众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了完美的“消费机器”。  相似文献   

13.
海子--一位生活在功利的现实世界中的具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在无尚的精神追求中与功利的科学精神发生矛盾与冲突,丧失了精神的家园,信仰荒芜而导致诗人自觉地结束了被叔本华称为"梦境"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类型 ,其特点和规律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同的性质。由于生产的知识化、国际化、全球化 ,跨国公司得到更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变化 ,促进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 ,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今天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说明了正是萨伊、马歇尔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经济理论融汇综合 ,是今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要肯定其科学性、合理性 ,批判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性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要与时俱进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纵观当今世界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迅猛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高度重视国内外信息网络发展的前景 ,深刻认识信息网络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 ,对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波谲云诡的黔地高原,像一场盛大的山川交响音乐会,自南向北逶迤顿挫而来,破娄山关,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金佛山倏然顿住……北望,已是云遮雾绕、大开大合的巴渝山水;西北方,氤氲升腾处则是柔情万种的四川盆地。大自然乐章竟如此神奇。  相似文献   

17.
18.
The Assessment: The Economics of Spor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udy of sports economics has expanded rapidly in recentyears in response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emand–forsport itself, for economic analysis relevant to commercial litigationin sport, for lively teaching material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and for research into the incentive properties of sporting contests.While much of the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competitivebalance and how to achieve it, there have still been relativelyfew studies that apply the lessons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contests to the analysis of sports. There remain huge opportunitiesboth to develop our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incentive mechanismsin sport and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operationof incentives in sporting contests.  相似文献   

19.
魏明忠 《魅力中国》2010,(33):335-335
The Great Gatsby, written by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and first published in 1925 as a good illustration of the pursuit and failure of the American Dream, has attracted, impressed, and influenced a large number of readers. T.S. Eliot once praised this novel as the first step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Henry James'. The story is told by Nick Carraway .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venue from money and its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entral bank. An accounting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aking explicit account of stock and flow aspects of monetary revenue. Application of this framework to data for The Netherlands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overall revenue from money in the period 1949–1989 was sizeabl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d not really benefit from its monetary monopoly.Helpful comments by M.M.G. Fase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are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