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正规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仍然缺乏以城市或区域为尺度、以空间统计为方法的非正规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流动商贩是非正规经济的重要部门,结合地统计方法(Geo-Statistics)和空间结构模型,研究北京市朝阳区流动商贩区内分布。研究发现:区域内流动商贩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并在区内具有多个中心地。其与人口的中心地相互耦合,反映出居民需求在形塑流动商贩集聚格局中的重要影响,以及非正规经济的依附性特点。而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的中心地在本区域并不吻合,两者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集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的城市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就业空间转换、就业空间转换的相关研究,以及城市"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一城市的角度展开分析,并且"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问题的研究是从针对全部城市人口或者部分弱势人群展开分析的,没有专门针对城市群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居住"模式选择问题开展探讨。未来从系统视角,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多系统综合因素对城市群农民工"就业—居住"模式选择、演变规律影响等,是较好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都市区的发展催生了就业空间研究的兴起,当前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二线城市则较少涉及。首先介绍了都市区就业空间演化的规律,然后以二线城市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以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2001年至2008年间济南市就业空间整体格局、分区格局和通勤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归纳了济南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得出济南市当前处在都市区就业空间演化的起步期,中心区集聚增长和向心型通勤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最后从就业中心构架、职住平衡实现、基础设施支撑等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35个大城市企业空间分布数据,结合Lasso和OL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度和集聚度对城市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企业空间分布表征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有效反映城市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对PM2.5浓度的影响。在控制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后,发现多中心城市的PM2.5浓度更低,而空间结构越紧凑的城市PM2.5浓度则越高,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对PM2.5浓度的影响大于城市空间集聚度。总体来说,在中国主要的大城市中,分散化多中心城市拥有更好的空气质量。建议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鼓励适度分散的多中心城市发展,以实现更高的城市空气质量和更少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5.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8个公认的我国典型地级矿业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试图梳理我国矿业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综合探索矿业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自然社会的耦合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不同阶段的矿业城市空间形成的动力机理和一般规律。研究表明:矿业城市经历"矿业经济—新型制造业—综合性"的完整发展过程,并呈现"矿业经济是空间发展的初期主导,空间结构随城市职能的升级而演变,空间作用呈现集聚与分散的交替"的演进规律。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机理,在于"矿产资源"和"矿业城市功能"的逐步升级,以及各影响因子共同构成的经济力、社会力、政策力在城市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二是居住与就业地点的空间失配。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开发商的市场垄断与价格合谋、居民选址的文化冲突。因此,要在尊重城市发展背景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规范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中的三个行为主体(政府、开发商、居民),尽可能努力构建合理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政府要在城市建设中正确定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开发商的市场行为;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不同类型的住房空间布局,建立社会不同阶层居民间的和谐居住关系。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中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问题是国际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前沿课题.综述了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的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并对国际学术界有关本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关键的科学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城市中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演变的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并成为促进城市形态转变的重要因素。从综合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采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研究框架,揭示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基于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分的析表明,随着2000年以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出现了沿着城轨线路的郊区化分散、以及网络交叉节点上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就业的空间分布则向着可达性良好的节点集中。这形成了就业中心在城市中心区、居住中心在郊区的职住分离的城市形态。职住比极高或极低的地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压力也更大。旨在为塑造健康的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就业可达性,以及制定城市与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谢智敏  甄峰  张姗琪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0):48-57,封2,封3
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就业空间的精细化研究和规划带来新的契机,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融合多源数据手段,通过多尺度GIS空间分析、单中心与多中心模型验证、规划对比分析与二元逻辑回归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就业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主要结果如下:①随着空间尺度的不断缩小,就业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初步显现,城市外围的大厂新村与徐庄高新区基本形成副中心,但新街口主中心依然强势,与其周边地区呈现出紧密粘连的一体化特征.②城市规划与现实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缺乏就业人口集聚,中心体系规划中的主中心发展较为滞后,需因地制宜持续强化多中心空间结构.③在就业空间主中心—副中心—密集区—稀疏区不同层级之间,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应着重在多类型交通协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与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刚 《城市问题》2022,(10):45-54
伴随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其功能分工与经济集聚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应。具体而言,当城市群处于单中心空间结构时,功能分工与经济集聚的极化效应显著;当城市群为多中心空间结构时,功能分工与经济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利用2015年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的截面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京津冀城市群为单中心发展模式,发育水平较低;珠三角城市群处于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的过渡阶段,发育水平较高;长三角城市群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发育最为成熟。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角度来看,应促进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进而推动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城市增长和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居住-就业"空间关系逐渐由"职住合一"向"职住分离"演变.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住选择的经典理论和最近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城市的制度环境特点,建立了对通勤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利用北京市的两套就业者微观样本实证研究了各种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分为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机会三大类)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相关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北京市的"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和通勤时间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城市中特有的历史路径依赖性和制度转型特点.增加了"居住一就业"空闻关系的复杂性.论文认为,应致力于减少对劳动力自由选址的制度性约束,在促进产业用地充分集聚的同时,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改变其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现状,同时在交通便捷的区位提供符合当地劳动力住房需求的住房供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整合劳动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就业影响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特大城市中,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中小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是负向的,但不显著。(3)无论是本地劳动者还是外来劳动者,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就业概率的影响均为正,说明劳动力空间集聚以及外来劳动力的进入并不会增加本地劳动者的就业压力,反而均提高两个群体实现就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经历了由服务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的城市改革,使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功能地位得到强化,部分城市开始从生产性城市向服务性城市转型,服务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空间重组和功能转移。本研究运用北京市1949-2010年第三产业各部门增加值数据和主要时段第三产业用地空间布局状况,从产业链、产业支撑、产业融合和服务外包四种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服务经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和空间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对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文对长沙市商业业态的分化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长沙市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基本规律,分析商业业态分化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认为,长沙商业业态分化已经呈现出多...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社会群体分化的空间表征,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历了传统社会、近代社会、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型时期几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因素及结构特征有所不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是演变的宏观背景,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构成演变的内在动因,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变化是演变的外在条件,渐进性和继承性是演变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5号线、13号线以及八通线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线站对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内就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分析两个时间截面间的轨道交通线站周边产业集聚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轨道交通线站周边分产业的就业空间结构变动趋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层面上,基于2002—2012年23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东中部城市的制造业集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东部城市制造业集聚因要素成本上升等原因而使得其溢出系数小于中部;而西部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则不显著。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层面制造业集聚的格局,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环境里,逐渐形成农民工聚居区,这是居住空间分异的极端表现,往往会引起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变化。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居住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域类型的空间组合形态。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的收入差距日渐扩大 ,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 ,伴随住宅商品化的全面推行 ,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分布也发生了分化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异日趋明显。目前迫切需要对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居住地域空间分异进行研究。本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以期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一、开埠之初…  相似文献   

20.
城市商业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人口、经济、消费者观念等因素都与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商业设施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是商业空间结构的关键体现,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现出集聚、扩散等多种特征。在梳理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商业设施空间分布形态是由内外多种因素遵循一定规律共同作用决定的,并以成都市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等工具对影响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经济、交通、环境等因素作用显著,影响力最强的三个指标是人口密度、公共交通密度、居住区密度。此外,各类商业设施在空间分布上还存在明显的内部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会相互吸引,尤其是餐饮场所、购物场所以及生活服务场所三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