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透视虚拟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丽 《经济论坛》2001,(13):21-2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会考虑利用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自己获得竞争优势,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形式将为世人所瞩目。   一、虚拟企业的性质   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拟化,以利用较低的构建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按照企业理论,虚拟企业是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时代,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选择,这种交易方式催生了一批基于网络为业务平台的虚拟企业。这些虚拟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经营理念均有别于传统实体企业。而主要针对传统实体企业制定的会计准则,不适用于虚拟企业,那么,如何去规范虚拟企业的会计行为?文章针对虚拟企业的会计核算前提和会计报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中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铮 《经济管理》2001,(2):39-43
实践表明,虚拟企业可能成为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组织形态的一种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为了组建一个成功的虚拟企业,其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从分析虚拟企业对于其成员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建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的组织模式-多层面组织,并分析了其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企业的绩效协同模糊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将是21世纪的重要的敏捷制造的组织模式。如何有效地监督成员企业高效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将是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但由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具有许多不同的特性,为此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也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可根据虚拟企业的特性设计一种动态的虚拟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基于虚拟企业的绩效协同模糊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赵洋  丁凡 《技术经济》2003,22(11):61-62
一、虚拟企业的内涵在信息社会里市场机遇瞬息万变 ,因此如何能够把握机遇 ,快速的占领市场是当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虚拟企业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 ,所谓虚拟企业是指 :由具有资源优势互补的两个或更多的企业 ,为了快速的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建立在公共信息网络基础上的 ,没有固定组织边界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组织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可以把位于不同地域 ,处于不同资源技术层次的多个企业整合起来 ,从而突破了企业间有形的界限 ,使它们形成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虚拟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①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构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网络,有利于网络组织成员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有效避免“X非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协同效应给网络组织成员带来合作剩余。但是,企业合作网络的稳定运行是有条件的,为了有效降低合作网络的交易风险,必须努力提高大企业的内聚力与辐射力并加强网络外围中小企业间的联合。  相似文献   

7.
周笑  周笑 《经济管理》2004,(6):71-76
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动力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把虚拟企业从“信息网络”或“网络组织”等基于技术和解释学的静态描述,还原到以非线性关系为主的社会经济生活的真实状态,以探索虚拟企业的经济学本质。本文认为:虚拟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及相关经济主体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等经营要素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新经济条件下,产生合理的内在分化,从而在短期目标里以更低的综合成本及风险突破传统组织界线,更优化地自由组合,达到在局部实现短期的帕累托最优。文章并通过全面专业化分工、生产资料社会化、个人经济动能增长、社会信用尺度扩大等四个主要方面的分析,大致勾勒出促进虚拟企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 Willian Davidow和MichaelS.Malone在1992年这样界定了虚拟企业的概念:“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连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它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象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可见,所谓虚拟企业(Virtual Business)是若干成员企业为共同获得某个市场机遇而组成的动态联盟,其基本实质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对企业内部和外…  相似文献   

9.
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炜 《技术经济》2006,25(6):105-107,99
信任机制是虚拟企业运作的重要基础。它可以有效减少虚拟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虚拟企业的反应能力与运作效率。从虚拟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通过建立虚拟企业成员共同愿景、建立合作信任文化、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以及建立社会信任机制、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培育良好的社会信任文化等手段构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10.
薛承会 《经济师》2024,(3):280-281
知识经济兴起,信息和网络技术覆盖全球,为虚拟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创新发展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压力,结合虚拟企业的特征和组织优势,提出了运用虚拟企业模式,整合产品价值链,借助外部优势资源,提升科技企业创新效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收益。针对虚拟企业模式提出了应该注重规范的企业行为,做好虚拟企业绩效评价,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文化和声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体系结构包含实践知识、理性计算、身份认同、制度及伦理道德等五个层次。建立高绩效网络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或社会认同,信任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更可以促进高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知识共享和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具有开放性,声誉机制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集群声誉机制的重要含义在于扩大了交易范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使潜在交易对象可以演变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是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政策与科技治理领域的必然要求。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治理模式理论是分析组织性质与治理模式的经典理论。创新研究群体是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我国基础研究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从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角分析其组织性质、合作网络与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创新研究群体是科研合作网络组织与中间组织,治理模式走向为网络治理。明确创新群体组织性质,并实施网络治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研究目标实现与高水平团队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创新网络是企业降低创新风险、实现合作创新、保持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从中间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动态能力理论、KBT理论和博弈论等视角剖析了创新网络形成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挖掘创新网络的理论内涵提供一种思考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关系分析的供应链交易成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竞争模式逐渐被供应链竞争所取代,原来作为企业竞争力量的供应商和购买者现在成为了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然而作为不同的独立个体,上下游企业间存在交易成本,且构成了供应链组织间成本的最主要部分。通过对影响交易成本因素的分析,研究供应链中的企业间关系对交易成本大小的影响,进一步将广义的交易成本中作为质量保证价值活动的部分分离出来作为关系成本独立研究。以期秉承战略成本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思想,通过付出关系成本更大幅度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供应链的价值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功能不仅在于节约要素(中间品)交易成本,是要素的"间接定价装置",还在于节约最终产品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市场上,企业在交易中"制造"了一个重复博弈机制,这使其更关心长远利益.它用自身专用性资产--从价值和数量两个维度--来作为其产品是合格品的担保.专用性资产单位价值越大,数量越多,企业越有谋求长远利益、放弃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市场上理性的买方考虑到这一点,总是认为效益越好、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可能提供合格品.企业是信用的载体,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产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从而节约最终产品交易成本.我们的分析补充和完善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学习时空理论的空间维度,提出了组织从外部学习的模型。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外部组织类型的视角,以企业为例,探讨了组织向外部不同类型组织的学习——具体包括组织向政府、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和合作者的学习,组织在向外部不同类型组织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维度和方式,知识的整合以及从外部学习与从内部学习的结合;另一方面,基于组织嵌入网络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组织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的网络,网络连带的强度、网络密度和组织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对组织从外部学习的影响,网络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组织在网络中的权力和地位。最后总结了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旺军 《经济地理》2008,28(4):548-551,556
社会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俱乐部,将区域空间内企业的知识传递、创新活动、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外部问题内部化,其存在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科斯制度的形式.这一理论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左 《经济管理》2008,(3):20-26
本文在研究企业集团边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央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利弊得失。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间组织形式,在某些情况下比一个独立大企业节约组织成本.比若干独立企业节约交易成本.是若干企业通过特定的联结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率的企业问组织形式。从企业集团边界角度.中央企业集团采取母公司或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不一定有利于其实现效率,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企业集团治理中的大股东侵犯债权人或中小股东利益问题的最佳策略。完善中央企业集团治理重在产权制度改革和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网络零售业中交易成本与顾客价值创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成本和顾客价值创造之间存在着较复杂的关联,网络零售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并不总意味着顾客价值的提高,网络零售业的交易成本与顾客价值相互关系模式中存在四种具体情况,交易成本不是越低越能创造顾客价值,网络零售业企业应注重对顾客交易成本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