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12,(6):39-40
2012年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一枚"猎鹰"9火箭成功将载有国际空间站补给的"龙"太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虽然这次任务只是美国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COTS)的一次演示飞行,但它却是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补给。5月25日,"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的"和谐"舱段完成对接。  相似文献   

2.
产品与技术     
《航天工业管理》2011,(9):46-47
2011年8月24日,由于搭载“进步”M-12M货运飞船(NASA编号为“进步”44)的“联盟”-U运载火箭在起飞后出现故障,导致载有近3000千克国际空间站补给的“进步”号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是“进步”号飞船第44次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是首次失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俄罗斯外太空计划2006年4月中旬,俄罗斯能源公司公布了一个未来25年俄罗斯载人太空飞行计划的方案。方案指出,载人月球计划的初始阶段将涵盖“联盟”飞船、“联盟”-FG以及“质子”运载火箭和DM型助推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段应装配一个轨道太空设施,供飞往月球使用,在不远的将来利用它发射第一个月球探险队。在月球计划的第二阶段,计划研发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月球运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以“快船”为基础的载人航天器,以及使用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轨道太空拖舱。新运输系统将与国际空间站和计划中的月球轨道站相连,使用配有电动火…  相似文献   

4.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火箭的运送下,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卫星昼夜不停地向全球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了宇宙太空,揭开了中国人民决心向宇宙太空进军的序幕。消息传开,全国顿时一片欢腾,各族人民热烈欢呼这一伟大的成就。正值全国各地庆祝“五一”劳动节,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业管理》2006,(5):41-41
2006年4月中旬,俄罗斯能源公司公布了一个未来25年俄罗斯载人太空飞行计划的方案。方案指出,载人月球计划的初始阶段将涵盖“联盟”飞船、“联盟”-FG以及“质子”运载火箭和DM型助推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段应装配一个轨道太空设施,供飞往月球使用,在不远的将来利用它发射第一个月球探险队。  相似文献   

6.
科技·前沿     
《IT经理世界》2011,(22):22-22
太空的士波音公司目前宣布,将在2015年推出"太空出租车"CST-100,届时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的航天飞机库打的上太空了。他们将把游客带到近地轨道,甚至上国际空间站一游。CST-100太空船可以载客7名。波音希望这种太空船可以在4年内进入轨道,并开启一个成本低廉、载人的商业太空飞行新时代。这个项目的价格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7.
计划与管理     
NAC同意削减在国际空间站的开支NASA顾问委员会(NAC)在2001年12月19日给NASA代理局长的报告中表明,支持对国际空间站计划进行削减的建议。这一报告是经过2年的财政考察后做出的,其中包括:建设1个仅为欧洲和日本提供试验室的太空站,其上可接待的宇航员不超过7名;将宇航员的工作时间由现在的每次任务4个月延长到每次任务历时6个月;从2003年开始将每年航天飞机发射次数由6次减少到4次,并要求制定明确的计划建造足够用于完成空间试验的空间站;改进管理以控制开支,要求NASA证明能够在2年内完成对轨道研究…  相似文献   

8.
计划与管理15国共同确定非职业宇航员赴空间站的原则俄罗斯、美国、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国、加拿大、日本共15个国际空间站计划参加国,共同确定了非职业宇航员赴国际空间站考察和旅游的原则。新原则的主要内容为:一、在确保安全、有效使用国际空间站的前提下,同意科学家、记者、教师、游客与有关机构签订商业合同,参加国际空间站访问考察组,赴空间站做短期考察和旅游;二、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非职业宇航员必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有一定的英语、俄语听说能力,无犯罪记录,严格遵守国际空间站上的行为规范;三、与职业宇航员…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3日,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应用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WindRiver宣布,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天进行的X-38太空救生船原型试验中,其核心产品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被用作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运行平台,为试验的成功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X-38宇航员返回舱(CRV)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太空梭,计划于2004年作为“救生船”配备在国际空间站上面。在X-38的控制系统中,操作系统必须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不允许一丝一毫发生故障的概率。为了选择可靠的操作系统,X-38研发组的专家考察了无数的实时操…  相似文献   

10.
计划与管理     
《航天工业管理》2002,(11):44-44
雄心勃勃的未来50年太空探测计划建议案出台国际宇航学会2002年10月13日提交一份50年探测计划大纲。该探测计划包括机器人飞行任务、人类到月球上居住以及最终到火星上居住、近地小行星探测以及建造大型太空望远镜以在太空中寻找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国际宇航学会的太空探测建议案包括:(1)将巨大的太空望远镜送入比低地轨道远但又近到维修宇航员可以接近的轨道上;(2)对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如果有可能要在小行星上进行采矿,在小行星上试验火星探测所需的材料;(3)月球将成为机器人的殖民地,或许还可以作为宇航员小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太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的"和谐"舱段完成对接,21天后成功返回。至此,SpaceX公司正式完成了首次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商业补给服务任务,并进一步验证了SpaceX公司的技术能力,以及"龙"太空飞船的稳定性。预计下次商业补给服务任务最早将在2013年1月进行。此次任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约454千克的物资补给,包括生活补给、设备硬件等;运回了约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1月 2 0日 ,俄罗斯航天计划负责人说 ,被推迟了很长时间的国际空间站服务舱将于 7月底发射。此外 ,俄计划到年底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船。俄通过和平号积累了丰富的长期载人航天经验 ,并将其用到了国际空间站服务舱上。国际空间站的不载人部件已于 1998年 12月开始在轨运行 ,等服务舱升空后 ,宇航员就可以到站上入住。美俄宇航员已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位负责人还说 ,利用私人资金 ,俄罗斯和平号将运行到 8月份 ,这不会与国际空间站计划产生冲突。国际空间站服务舱将于7月底发射…  相似文献   

13.
从“牛仔经济”到“太空人经济”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美国国际空间站上将于2008年10月启用一种“尿液循环机”,将宇航员的尿液、汗液等转化成干净的饮用水。美国人为什么在空间站上要用“循环水”来替代“地球水”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地球水”太贵!按报道的说法,以国际空间站上每个宇航员平均每天使用大约4.4升水计算,每名宇航员每天花费的水价高达48400美元,光喝一杯水就得花3000美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成功回收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1996年10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轨道运行了15天,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探测和试验任务,于11月4日上午10时59分,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  相似文献   

15.
最近 ,在德国柏林航展上 ,欧空局与阿里安公司签署了订购 9枚阿里安 5火箭的合同 ,合同价值超过 10亿欧元。这是欧洲航天工业界历史上最大的发射服务合同。订购的阿里安 5火箭将用来发射欧空局为国际空间站研制的自动转移飞行器 (ATV) ,发射时间从 2 0 0 3年底到 2 0 14年 ,发射地点为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ATV是用来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燃料、水、补给品和其他货物的飞船 ,重约 2 0吨 ,将由阿里安 5送入高 3 0 0公里、倾角 51 6度的圆轨道上 ;之后 ,飞船进行轨道机动与空间站交会。这笔合同签订后 ,阿里安公司商业发射订单的卫星数…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11,(7):38-38
2011年7月6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实践”十一号03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航天网报道,2008年是航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不仅有世界上最大功率伽马射线望远镜的发射、国际空间站最大的实验舱升空、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还有美国首名第二代太空游客的产生。美国航天网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航天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8.
李潮  张久  蓓蓓 《董事会》2005,(5):43-50
“中系车”隆隆驶来 对各个车系了然于胸的汽车界人士和全球汽车消费者来说,除了耳熟能详的“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外,他们将感受到一支新军的崛起和迫近,这就是“中系车”——中国自主品牌和自我研发汽车方阵。而这始于2005,始于上海国际车展。这将是本届车展最突出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5月31日,美国Space X公司载人“龙”飞船成功将两位商业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架将人类送入太空轨道的私营企业,这次成功发射打破了航天领域以国家力量为主的局面,凸显出商业航天公司在技术创新、运行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再一次证明了商业化将是航天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年来,商业航天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航天发展的新动力。深入研究探讨我国商业航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对促进商业航天企业及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09,(1):44-44
NASA网站日前公布了该机构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2)“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 (3)“战神”1号火箭通过初步设计评估; (4)太空观测北极海冰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