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农村建设要有新认识 新农村建设不是呼口号、搞运动,也不是搞形式、模式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表现为解决“三农”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要着重解决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做到“五个统筹”。诚然,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但突出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同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合理,不正常。这两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又常常是交叉的,如有的问题既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出城乡关系不合理。但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城乡问题居于更为突出和主要的地位,而这又集中地表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便能得到基本解决。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认识这个问题,还须对“三农”问题的现状有个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3.
美国把本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成功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变革,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高度现代化体现出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巨大潜力。二战后,日本农业迅速复苏,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对本国农业的成功转型等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二元经济”的样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应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卿斐 《城市建设》2010,(2):194-196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通过界定“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分析现阶段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荣辉 《发展研究》2007,(11):12-14
"三农"问题是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近年来,"三农"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的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农业、农村仍是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是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安忠起 《经济论坛》2006,(22):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赵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更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构建和谐赵县的根本途径和载体。一、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一是继续把工业项目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好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扶…  相似文献   

7.
李远计 《经济论坛》2006,(8):123-1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继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今年,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拉开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大型灌区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多数大型灌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老化、效益不佳等问题,制约着灌区作用的发挥,所以…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9.
美国把本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成功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变革,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高度现代化体现出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巨大潜力.二战后,日本农业迅速复苏,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对本国农业的成功转型等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二元经济“的样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应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影响整个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减少农民、加大农村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在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中省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帮扶试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围绕抓“三农”工作在对上争取、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建设、劳务输出、培训农民等环节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天,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学习班后又在茄子河区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载体创新。研究如何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以达到抓点带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同时更是加快龙海发展,主动融入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最近,党中央提出扎实规划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站在历史战略的高度,提出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矛盾的破题之笔,是加强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各地农村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易使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弯路”、“走岔路”,有的甚至容易偏离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走错路”。对此,我认为,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初使阶段。正确处好以下五种关系,对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纯政 《时代经贸》2007,5(1X):131-131,13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提出要在资金上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但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仍旧困难重重,应如何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广东实际。能否构建“幸福广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娟 《时代经贸》2006,4(7):98-99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一项长驯艰巨的历史任务。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这个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为新农村建设吹响了起步的号角,给广袤的农村大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江建文 《江南论坛》2005,(12):10-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把三农工作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了全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新农村既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扩大内需,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