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是省会城市电视台还是地市城市电视台。在轰轰烈烈的传媒变革中都很少被提及与重视,人们关注中央电视台如何脱胎换骨走向新的高点,关注省级卫视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联合出击。然而作为中央级媒体投放的有力地面补充,作为卫视频道在省域范围内最有力竞争者的省会城市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009年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到沈阳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张怡。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省级电视台之间曾经诞生过广告联播体。到2003年1O月18日,28家省级卫视再度联手招商2亿元,卫视联盟方式正逐渐推动省级卫视从压价竞争向合作开发市场、最终形成补充型合作方式发展,而这一发展无疑会使省级卫视夺取到更大的市场蛋糕。  相似文献   

3.
11月5日,由长沙广播电视台(集团)主办、长沙广电旗下中广天择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地面台节目合作交流研讨会暨首届城市台产业发展年会在海南召开。伴随着随着“限娱令”、“限广令”以及“加强版限娱令”等广电新政的出台。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央视同省级卫视排头兵们的竞争、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的夹缝中.处境艰难的城市电视台、省级地面频道这些地面电视媒体如何寻求一席之地,成为此次论坛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5,(1):91-92
2004年是贵州卫视上星十五周年的纪念年,也是贵州卫视直面竞争的关键年。当前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央视与省级卫视联盟间的竞争.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卫视频道与城市频道间的竞争等等都凸现出极为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王兴建 《中国广告》2008,(7):160-160
伴随媒体转型步伐的加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作为省级地面频道,不仅面临来自中央台的压力,还面临省级卫视及城市台的夹击,同时地面频道的经营对地区经济、人口以及政策的依附性过强造成其规模难以扩大,传统思路就是与同市场卫视收视份额竞争并推及至广告营销策略变革。  相似文献   

6.
候明建  谢黎 《广告导报》2006,(12):96-98
自2004年媒介金牛工程成立伊始,省级地面频道成为继央视、省级卫视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媒体群。处在电视媒体三级中的省级地面频道,夹在卫视和城市台之间,上不能“登天”,下不能“入地”,处境颜为尴尬。具有全省覆盖优势的省级地面频道,由于机制,经营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竞争不过同处一城的省会城市频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广电行业在政策、技术、竞争层面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趋势性变革,面对中央电视台的强势挤压和愈演愈烈的省级卫视的竞争,各电视台相互间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展开博弈,针对省级卫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较好发展,以湖南卫视为例浅析省级卫视的微博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8.
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一直备受关注,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国内不同层级电视媒体的竞争悲壮而惨烈,中央电视台在金字塔的顶端,一家独大,省级卫视在中间,地面台和城市电视台,则构筑在金字塔的底端,大家都想在这种“战国”竞争格局中分得一杯羹,各级媒体都绞尽脑汁,纷纷出招,筹划着自己的发展和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面频道?如果拿这个词去问一个普通电视观众的话,估计十有八九是不知道在说什么,而要说到中央台和卫视频道,估计不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的确,长久以来,地面频道被全国性上星频道的光芒所掩盖,说起来没有中央台和央视那么赫赫有名,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事实上,当我们深入去探究各地省级电视台的地面频道时,很容易就发现在很多省级台,地面频道实力非常雄厚,有的地方甚至要超过卫视频道,无论是内容,广告还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国务院批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使用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以解决地广人稀省份节目传输困难的问题,新疆卫视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上星的省级电视台。此后的十多年内,省级电视台分三批陆续上星,到1999年10月海南电视台作为最后一个上星的省级卫视为止,全国所有的省级台都至少有一套节目实现了卫星传输。卫星电视覆盖面的急剧扩大带来的是广告资源的激烈争夺,为了对抗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省级卫视组织了“广告联盟”试图以整体的力量削弱央视的地位。然而就目前形成的竞争格局来看,卫视联盟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袁方  谢颖 《广告导报》2005,(12):112-113
收视率数据显示:国内卫视频道2005年上半年加快分化步伐,“马太效应”在频道收视份额和广告收入上都有所体现:收视份额超过1%的卫视数目减少,收视份额位居前五位的卫视占全部省级卫视总体份额的45%,垄断格局初显雏形:从广告收入来看,几个强势省级卫视2005年上半年收入已经轻松超过3亿元大关,而部分弱势省级卫视全年广告收入也不会超过5000万。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弱集团分化日益明显,机遇转瞬即逝。2005年对于大部分省级卫视来说必须做出抉择:或者拼力~搏,晋升到全国性频道行列;或者退守本地,甘作地面频道。在这场事关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刻,重庆卫视厚积薄发、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2.
徐启忠 《广告大观》2006,(5S):113-115
成都电视台面临着转型的选择。不仅成都如此各地电视台都面临此的选择。2000年以来,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反复洗牌,中央电视台、省级台、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四大板块”分割并竞争着中国电视市场,新媒体的介入和崛起更是给这场竞争“火上浇油”,它不仅使电视观众进一步分流,而且使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地方电视台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3.
在2010年贵州卫视“新价值、新势力”的资源推介暨客户答谢会上,贵州电视台白芳芹台长敢为天下先,提出贵州卫视的“保位承诺”:2010年,在广告合作过程中,贵州电视台承诺贵州卫视频道,每月在35中心城市网晚间黄金时段(19:30—23:00)所有省级卫视排名中不低于12位,  相似文献   

14.
王熹 《广告大观》2010,(3):96-97
2010年开年,安徽卫视总体收视领跑省级卫视。剧时代,变者强电视剧自出现后,就一直稳居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宝座。因而电视剧成为各大电视台竞争中不能忽视的砝码。安徽卫视以"剧"行天下,1月晚间收视(28省网)以平均1.086%的高收视率稳定在省级卫视第一位,超越第二名卫视12%。  相似文献   

15.
有关城市电视台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城市台作为整个中国电视台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底层,其所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无论从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各个方面,城市台都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卫视甚至是省级台地面频道相抗衡,面对中央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等强势媒体的层层重压,以及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城市台的经营陷入多方围困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视频道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外部,要应对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受众不断蚕食的现状;内部,面临着央视和各级地面频道对收视份额的抢夺。一边是蛋糕越来越难以做大,一边则是在不断挤压的夹缝中各家卫视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突围,建立卫视频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卫视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卫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谋突破,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从一个地方卫视,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卫视,跻身中国省级卫视的第一阵营。覆盖人口从1999年的8000多万增长到2009年的接近7亿,广告收入也以倍数大幅增长。近几年,广西卫视又凭借对东盟元素的战略定位和资源掌控,既大幅提升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媒体的形象,又突破了省级卫视的同质化竞争,依托潜力巨大的东盟市场,逐渐打造自身的独特经营资源和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张云  尚策 《中国广告》2003,(4):66-68
2002年11月初,全国32家省级卫视在深圳召开全国省级台广告客户恳谈会,并以"全国省级电视台广告协作体"的名义对外宣布推出央视《新闻联播》前后5个段位共65秒的广告联播时间……此举一出,业内哗然,媒体纷纷称"央视的广告大餐要被分食……"。实际上省级台此类的举动已非新闻,早在2001年底已有类似的广告联播方案在酝酿推出,只是在最后时刻由于有关部门的干预而不了了之,而省级卫视联播的概念也一度在2002年年初被炒得沸沸扬扬,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关注。如何看待省级卫视联播以及本次联合推出的65秒标版时间呢?  相似文献   

19.
蒋英 《中国广告》2006,(2):98-100
回望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数量增加到37 个,而且还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全国电视人口增加到了12.54 亿,电视家庭则为3.68亿户;省级卫视累计覆盖人口保持持续增长,达到了111.3亿人口。一方面,各省级卫视频道对观众市场的占有是以对覆盖渠道的占有为前提,有限的覆盖渠道资源成  相似文献   

20.
1983年至201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制定并执行整整30年,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发展目标促进下,中国电视产业确实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因此形成了今天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城市电视台这样一个极具中国政治特色的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