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蒂布特模型与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进入中国的步法不断加快,地方政府也通过税收减免、廉价地租等各种优惠方式向外资伸出橄榄枝。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这种种举措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优惠期之后外资纷纷选择离开。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引资竞争的动因进行分析,并对蒂布特模型进行回顾,以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其的修正与完善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政府对地方分权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于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围绕财政问题展开激烈竞争,竞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然而地方财政竞争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地方经济优先发展的同时,也给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现状的描述,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试图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实现地方政府间规范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依据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提炼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并指出这些基本类型存在升级演化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及其竞争对于经济增长方面,有助于地方政府筹集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及缓冲改革的阻力,促进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入,同时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受到制约,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冲击税收主体地位,削弱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及软化财政预算约束等.因此,充分认识到这些效应才能实行非税收入改革.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在竞争中超越或偏离政府职能或采用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地方保护、重复建设、政策大战等方面,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地方政府竞争失范的主要原因包括:地方政府的多重利益,地方政府角色偏差,考核机制的扭曲,约束机制的缺失等。因此应从政府退出市场主体角色,建立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角度来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策略互动行为究竟是逐顶竞争还是逐底竞争?基于我国29个省(市)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意味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呈现出逐底竞争特点。(2)引入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交互项的研究表明,环境分权对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意味着环境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逐底竞争被弱化,逐顶竞争被加强。(3)考虑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表明环境分权改革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竞争”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竞争、区域差距、财政分权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关系是尚未理顺的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们的分析表明,应从立法、组织结构上确认市场竞争的优先地位,把政府竞争限制在制度框架内;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调节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使地方政府能公平地竞争;进一步完善财政分权、规范政府竞争以及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竞争"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联邦制理论的精髓在于通过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促进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但由于中西方地方政府所处的政治体制、制度环境、市场化水平等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在竞争主体行为、竞争手段、竞争效应以及规制协调等方面表现出很大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将对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产生良好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效应的规范研究,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现状及效应,总结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正效应,处于弱有效性的状态,并从体制角度来分析说明税收竞争正效应没能充分发挥的原因,提出改变我国税收竞争弱有效性的状态,应建立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分权体制,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完善税收的法律体系建设,提高税收的立法层次等.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为获取经济效益和政治绩效而对金融资源展开争夺,进而形成地区金融竞争。基于省级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存在互补型地区金融竞争,即各地区采取同样或相似的行为进行金融竞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竞争方式趋于多样化,并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从通过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有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做大做强本土金融,既有行政职能部门(地方金融办)的隐性资金安排,也有政策推动性的金融话语权争夺(区域金融中心)。中央与地方间应合理分权和分责以正确激励和适度约束地方政府行为,避免过度的地区金融竞争;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市场效率相结合以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以活跃和规范地方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讨论了我国产生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原因,这其中既有体制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转轨经济中改革没有深化,法律体系及制度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际效应,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的债务负担问题非常突出,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分析可以知道债务的增加既是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扩大的必然后果,也可能会加大财政风险,因此必须对地方政府债务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与辖区企业之间呈现如下关系:地方政府为辖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而辖区企业通过提供税收和增加就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和辖区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类似于某种隐含契约.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受职能、财政分配制度、政绩考核压力、权力寻租等影响,投资行为表现为需求上的饥渴症、方向上的盲目性、政策上的本位论、策略上的功利化、预算上的软约束.必须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投资权力边界,严格预算约束,完善金融体系,改革政绩考核办法,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政府治理是通过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政府治理理念,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利运行机制,不断寻求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巨额债务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政府的过度参与与民众监督的乏力造成了政府治理的不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治理理论的西方起源,然后以此借鉴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在改进我国政府治理的视角下改善债务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不是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唯一主体,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借助非政府组织(NGO)在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关系的博弈分析,认为两者只有在互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才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政府采购的必然趋势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采购过程的电子化。文章在介绍我国地方政府电子采购现状的同时,对传统政府采购方式和电子采购方式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交易过程、企业办事、政府采购动作三方面得出电子采购的成本优势: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服务成本和动作成本,为我国地方政府电子采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将地方公共服务、地方政府间竞争及产业集聚发展融入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中,建立三者互动影响机制,利用中国198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PVAR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地方政府为实现本地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吸引产业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并不一定能直接促进产业集聚,而必须同其他地方政府展开竞争,在竞争中获胜后才能有效推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能有效刺激地方政府进一步增加投入、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政府影响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