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梁家煤矿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揽,大力弘扬“务实创新,卓越致远”的梁煤精神,突出“安全、效益、发展”三大主题,推行“O”型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促进了矿井整体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全矿完成原煤产销量265万吨.实现利润1.1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2800元,实现了安全生产,今年1—9月份,全矿累计完成原煤产量236万吨,  相似文献   

2.
《江苏企业管理》2011,(1):24-25
造船产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资源、污染着环境。加快打造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资源节约型“绿色造船”企业,是改变船舶制造业发展方式,缩短我国同世界造船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刘殿庆 《电子财会》2006,(12):37-39
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上,李金华审计长指出今后内部审计工作应定位于“管理、效益”。在200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要求内部审计要“把握规律,推进创新”,提出内部审计工作要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要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负盈亏,经济效益决定其生死存亡,而管理与效益具有内在关系及因果关系,管理出效益,因此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是内审的两大重点。在两项审计的关系中,管理审计具有事前性,效益审计具有事后性,管理审计寓于企业管理之中,对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更具有主动性,管理审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企业内审如何进行内部管理审计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4.
《上海企业家》2004,(4):1-1
科技造船,升级换代。从“粗、黑、累、脏”造船到“绿色快乐造船”,从“零配件作坊”式的加工制造到“壳舾涂一体化设计、制造和管理”,从原始的三角尺、圆规画图纸到电脑设计CAD/CAM集成系统,顾宝龙大力推行现代科技造船使沪东中华升级换代,跃上新的高度。公司曾经邀请一批离退休员工“回娘家看看”,大家欣喜地看到“船上工作平台做、空中作业地面做、朝天作业朝地做、外场作业内场做”,人工减了,污染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管子工不用跑“万层楼”了,生产效益高了。他们纷纷翘起大拇指,赞扬公司“科技造船”带来的神威。  相似文献   

5.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编辑完了本专栏这一组字字是血、句句是泪的报道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稿件,不禁联想到两句最常见的响亮口号:“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与“安全第一”,都是我们国家的长期战略方针,其所以都摆在“第一”,是因为两者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人们的所作所为就等于劳民伤财白费劲。而且如果没有质量也就很难保障安全,没有安全,就会导致事故,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把人们辛辛苦苦创造的效益毁掉,不仅要毁损物质财富,还可能连人们的性命也毁掉。我们这样说,既非牵…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造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放大.在这种背景下,造船企业要想生存并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手段,对造船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南京ZGJL造船厂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并分析了目标成本管理的效益和有待改进的问题,总结的实践经验,对其他造船企业及其他高成本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七五”期间,我们鄂州市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去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占市属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出口创汇占35%,与国营工业相互匹配,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为把我市乡镇企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将从实际出发,继续大力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加速引进,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六西格玛论坛,与2002年第一届不同的是,此次的论坛多了企业具体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内容。如果说,第一届六西格玛论坛还处于向企业介绍“什么是六西格玛”的“预热”阶段,那么2003年的第二届论坛增加的实战练习内容,无疑将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内的先行企业是否有了成熟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共享?能不能自信地说:“在学习六西格玛管理方面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罗国英老师摇了摇头,说:“对于六西格玛,多数企业只是跨出了比较好的第一步,这些企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山东移动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公司总经理刘爱力被评为“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人才”,这是山东省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最高荣誉,是对山东移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再次肯定,也是山东移动继200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首家试点单位”等称号后所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0.
《质量与市场(质量)》2004,(12):15-17,22
2003年,“珠江”牌钢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无形资产价值14.68亿元,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五个消费品牌”之一。“红棉”牌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红棉”牌吉他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竞争取胜的法宝,是品牌信誉的基石,是创造效益的源泉,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不少县级物资企业都在响应国务院提出的“1991年质量、品种、效益年”的号召,重视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但在费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就费用管理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春秋》2006,(9):F0004-F0004
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总经理周静波以“高起步、创一流.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为导向.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已任.不断推动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一工程式公司的管理创新,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企业综合力跻身于中港集西二级公司之首。他坚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主题”围绕项目管理.完善和规范一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章,调整各类责任制.形成了产值快速避长.安全控制有效.质量稳步提高,效益空间逐年加大.经营领域和范围迅速扩张的新局面2003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2004获“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等,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的生产者追求的是“产品质量,组织效益”,而商品的消费者追求的却是“低价格,高质量”。质量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目标。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将追求高效益(包含社会效益)的生产经营目标建立在顾客对该产品的质量满意的基础上,通过对科技与管理的投入,去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低价格”的综合质量效益。我公司作为一个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全公司上下的核心工作是发现市场消费方向,开拓消费市场,以有形资源(如原材料、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作为产品质量和组织效益实现的载体,将…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要有搂钱的“筢子”,更要有好的管线“匣子”。作为一个企业,我们通常把供、产、销环节视之为搂钱的筢子,而把会计管理工作称为管钱的“匣子”,在“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怎样提高管钱匣子的管理水平呢?南宫市财政局主要抓了三个提高一个加强。  相似文献   

15.
夏琛桂  高捷 《物流科技》2004,27(3):30-33
本文从现代物流的观点出发,探讨了零库存策略在造船企业的运用,并指出运用零库存策略是提高造船效率和造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浅谈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管理是以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安全文化为灵魂的综合性管理。2003年以来.在推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我国不少企业借鉴泊来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消化、融合、改造、吸收,并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企业安全由经验管理到体系管理的跨越,使员工树立了“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的HSE理念。  相似文献   

17.
30年中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之路,风雨兼程,今天是否走到了一个收获的季节?展望2004年ERP发展趋势。回顾2003年ERP发展历程,也不妨回顾一下30年来ERP的历史。“文化大家”施蛰存说历史不是“重写”,而是可以“另写”。希望“ERP30年”这组文章能给企业提供一些另写明天ERP历史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东方企业家》2004,(6):33-33
2003年11月,三笑集团将手中持有的高露洁三笑公司30%的股份尽数卖给了高露洁,同时卖掉的还有“三笑”品牌50年的使用权。很快,“三笑”牙刷便在大超市的货架上消失了。2003年年底,国产品牌“小护士”宣告易帜,根据与欧莱雅达成的协定,在完成收购后,小护士掌门人李志达将离开  相似文献   

19.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灾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效益审计要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用户满意,是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 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我国,早在1980年,根据邓小平同志指示对优质产品颁发金银牌奖过程中,就明确了将“用户评价”(即用户满不满意、赞不赞成)作为评奖的主要依据之一(198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质量月”大会上拉出了“求实际效益让用户满意”的巨幅标语;1988年开始将用户满意作为“国家质量管理奖”的一条主要标准;1989年以来开展了全国性、行业性、地区性用户满意产品、用户满意服务、用户满意企业(即“三满意”)的调查评审……所有这些,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