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克里格插值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一种新的角度深入研究福州市住宅价格在空间上的整体分布格局,以期丰富城市房价空间理论并为福州市房地产业和谐有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①福州住宅价格呈多中心结构,并向四周逐渐递减,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连续性;②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总体上呈空间集聚格局,空间变异性明显;③住宅价格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住宅价格空间格局不论对于学界还是决策层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华东地区2005-2011年间区域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总体上,华东地区房价水平区域之间的分异程度较高,空间相对与绝对差异都不断增长;华东地区住宅价格的空间相关性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逐层衰减分布;同时,沿海地区的空间相关性往往高于内陆。住宅价格趋同现象较为显著的除了长三角地区之外,还有江西省、山东南部与安徽北部,但前者是高高聚集,后者是低低聚集;整个华东地区住宅价格的重心主要向长三角地区偏移。导致华东地区住宅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居民收入水平、住房的供需、货币投放量。但其中供需机制与传统供需理论呈现反向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媛 《中国城市经济》2011,(5):61-62,64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103个银川市商品住宅价格样本资料,并采用市场比较法对其逐一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银川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数据库,绘制银川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图,总结银川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规律:东西价格差异大;存在两主一次价格中心;等值线的高值区与交通线、绿地廊道及水系在空间上相互重叠。初步分析得出银川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城市的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因素、区位因素、交通因素、教育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郑州市各区域内住宅楼盘进行采样调查,得出郑州市住宅楼盘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基于ArcGIS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得到郑州市住宅价格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特点。根据各个楼盘所在的位置的属性分析得出影响郑州市楼盘价格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贫困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广东省2 277个省级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及致贫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贫困村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呈现明显的环珠三角集中分布,存在1个明显的集聚组团和3个集聚次中心,核心—边缘特征较为显著;在区域分布差异上,空间分布高度集中,粤北地区贫困村数量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呈典型的集聚分布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在空间分布关联上,呈现粤东西北热、珠三角冷的空间关联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广东省贫困村整体致贫因子主要包括交通闭塞,路网密度较低;远离城镇,缺乏辐射带动;产业薄弱,经济水平较低;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市邻避设施的建设不仅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住宅价格产生了影响与波动。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区,利用2018年7-9月的17619条住宅单元相关数据,构建特征价格模拟,探讨六类邻避设施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进入模型的邻避设施变量对住宅价格均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二,各类邻避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差异显著;第三,对住宅价格影响程度较大的前10个特征变量中,邻避设施变量占近1/3,其影响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到CBD距离、交通可达性与上海住宅价格的地理空间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位可达性是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但其重要程度还没有在国内文献中被很好量化和测度。本文选择上海市所有106住宅板块2004年7月到2006年6月之间的月住宅成交数据,运用特征价格法,分别测量了“到CBD距离”、“轨道交通可达性”和“公共交通可达性”这三个区位因素对上海住宅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到CBD距离的增加,住宅价格呈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逐步减缓;“轨道交通通车”情况对住宅价格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越远离CBD,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越大;“公共交通方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环内区域,外环线以外区域并不显著。本文提出,地段位置离市中心的远近、原始地理条件的不同和政府公共物品投资的空间差异是形成住宅价格地理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上海城市空间形态是同心圆模式和轴向模式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位根右侧ADF泡沫检验方法(BSADF)对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在2010-2016年期间的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进行动态监测,进而比较各线城市房价泡沫分布特征差异,最后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来分析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之间在不同区制下的交互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期内,一、二、三线城市住宅市场均出现多次周期性泡沫,但差异明显;一、二、三线城市房价泡沫程度依次降低。一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会向二、三线城市传染,而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之间会相互传染。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均存在三种区制(负泡沫、潜伏、膨胀)状态,各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之间存在区制依赖的非对称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城市多中心区位理论,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和GIS技术,对昆明市旅游景区住宅特征价格和价格空间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旅游资源的类别、开发规模等特征对景观型住宅的价格有着较大影响,同时随着旅游景区的建立而形成的新的城市中心对城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使用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合肥市1号线对周边住宅的价格具有显著的增值作用,且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显著。空间滞后模型显示住宅与轨道交通站间距离每增加1 km,住宅价格下降6.09%,低于传统模型的8.6%。这说明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会使学者们高估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增值作用,即加入空间效应影响后的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房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数据回归的方法展现了广东住宅价格的变化状况,分析了影响广东省住宅价格格局和住宅价格的因素。最后得出了结论:近几年广东省住宅价格平稳增长;住宅价格呈现出以珠三角为核心区域逐级向周围降低的分布格局,但是也有两个特例城市;影响广东省住宅价格的显著因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建筑成本、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人均GDP和滞后二期的住宅价格。  相似文献   

12.
住宅商品化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而商品住宅价格合理与否,对住宅建设与发展能否实现良性循环及城镇住宅制度改革都极为重要。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畸高,远远超过了普通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制约了住宅建设的顺利发展,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平抑房价的对策,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治标不治本。为了提供制订合理的住宅价格的标准依据,推动广州市住宅制度改革,实现住宅商品化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价格不断过快高涨,房价问题成为全国的焦点。住宅价格高涨的原因很多,住宅本身的特殊性是根本原因。本文尝试从住宅性质的角度来分析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住宅是必需品,超出基本需求的高档住宅就成为奢侈品,住宅还具有储藏财富功能。房价的急剧攀升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根据住宅的特殊性,针对房价过快上涨提出以下建议:保证居民合理的住宅需求,抑制高档住宅需求,限制住宅市场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价格的房地产评估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房地产是一种异质商品 ,物业之间在构成使用价值的各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房地产所具有的各特征的隐含价格出发进行价格评估 ,可以对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重置成本法等三大传统房地产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本文在介绍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以杭州市的住宅市场为例 ,建立住宅特征价格模型 ,得出住宅特征的隐含价格和住宅价值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5.
新论点     
中国城镇住宅制度改革不能仅局限于提租和售房。而如下一些问题,对住宅体制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对住宅产权给予更明确、更细致、更具法律效力的界定,使之更易于行使;第二,将住宅资产从企事业单位的其他资产中分离出来,实行独立的社会化经营;第三,建立一个有效的住宅融资体系,理顺住宅资金的循环渠道;第四,建立合理的住宅价格决定机制和理顺住宅市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计算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结构;城市分布的均匀性较为适中;城市之间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程度一般.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建立广州地铁3号线建设前后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分析的特征价格模型,并利用沿线住宅房产的交易数据,分别研究了该线对沿线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广州地铁3号线对沿线住宅的影响范围为1000米,沿线住宅价格每年的上涨幅度为10.8%.  相似文献   

18.
姜毅 《天津经济》2013,(7):13-16,32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将为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必要的定量参考,同时也为住宅开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分析,选择特征价格模型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沿线住宅价格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天津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特征价格函数。天津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在时间上是超前的,在地铁开始建设或宣布建设时沿线住宅价格就会上升;地铁的影响在最初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较大,效益的外溢幅度较大,然后随时间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9.
廖娟 《老区建设》2013,(16):14-16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耕地利用走集约化道路,注重内涵挖潜,成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选取江西省抚州市为评价单元,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抚州市2002—2011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分析了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抚州市各区县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持续、科学合理利用耕地,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晓燕  周京奎 《山东经济》2009,25(3):145-151
本文在构建交通易达性与居民住宅意愿支付价格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交通易达性对居民住宅意愿支付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交通易达性是影响居民住宅意愿支付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该影响在地区间有很大差异,而且地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要高于公共汽车线路所带来的影响。天津市住房消费需求正处于从基本需求向改善需求阶段转变,公共交通投资社会扩散效应不显著。这说明类似于天津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在规划上更关注公共投资的市场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