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众多,产地分布比较分散。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并根据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首先概述了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的相关内容,然后深入了研究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评价体系,以期人们可以深化对矿产资源的认识,全面掌握矿产资源的储存特征,进而强化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双鸭山市是一座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资源型城市,在矿产资源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勘查程度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要实现矿产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资源勘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窦贤 《西部论丛》2006,(3):17-19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时间里,甘肃省境内通过地质勘探,发现了丰富的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及其开发在甘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和导向作用,矿业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甘肃境内现有矿山资源面临枯竭,接替资源不足。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目前,记者就甘肃省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等问题,采访了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孙矿生局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的西移,青海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全国矿产勘查开发的焦点。2005年9月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加快青海地质勘查进程战略研讨会”上,15位地质科学家(9位院士和6位专家)经过认真调研和探讨后,向国务院提出了“加快青海矿产勘查开发进程,尽快把青海省建成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矿产调查、勘查、评价和矿床开发过程定义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本质特征,包括可靠程度、经济意义、可采情况等。由于矿产资源从发现到开发利用的过程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因此矿产资源储量可以分为潜在资源量、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4大类型,涉及10个编码、12个亚类。  相似文献   

6.
非能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快黑龙江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应将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的勘查开发纳入黑龙江省重点发展战略;对全省矿业权进行全面梳理,加快开发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勘查开发投入;搞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调动国有地勘单位积极性,努力加快地质勘查工作;加强监管工作力度,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地矿行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需要加大地矿勘查工作力度,保证国内矿产资源供应能够达到预期标准,以丰富矿产资源推动经济增长。但在实际地矿勘查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不利于地矿勘查工作的有序推进,影响整体地矿勘查效率与结果。因此,应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保证地矿勘查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旨在研究激励机制在地矿勘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地矿勘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岳萍 《中亚信息》2007,(9):31-32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地质与矿产资源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地质矿产勘查,以巩固和扩大国家采矿及矿产加工业的原料基地;参与同国家地质矿产调查相关的跨部门协调工作;监督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创建国家矿产资源与地质构造数据库,并保证数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取得探矿权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某一区块范围内矿产资源的潜藏性和自然赋存状况,即探明该区块的矿产资源储量.取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称为探矿权人.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按照我国<民法>关于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是"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的原则,肯定了矿业权的财产属性,建立了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的法律制度.探矿权、采矿权的财产权益,是通过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从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收益中得以实现.那么探矿权包括哪些权利?如何实施对探矿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土资源部和缅甸矿业部日前签署了地质矿产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黄宗理和缅甸矿业部地质勘探与矿业开发局局长温蒂上校在备忘录上签了字。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缅甸矿业部部长翁敏准将和中国驻缅甸大使李进军出席了签字仪式。  该备忘录规定,双方合作领域主要是:矿产资源评价与规划;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矿山地质、地质统计学和地下水的评价和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测试和遥感探矿等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区域地质填图在内的基础地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引发了地质勘查(矿产勘查)运作体制的变化,本文结合我国地勘单位的运作模式及矿产勘查的特征分析论证了矿产勘查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二点理由:①矿产勘查市场化运作是解放矿产勘查生产要素的必然要求;②矿产勘查市场化运作是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辽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有效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是政府机构改革和省属地勘单位事企分离过程中设立的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于2010年8月正式成立.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组织实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调查、预报预警与专项防治;承担省地勘基金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工作和省政府出资勘查项目探矿权管理的初审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成果管理.  相似文献   

14.
政策面     
国务院要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坚持依法行政,并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行动。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包括,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全面查处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对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进行专项整治等。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包括,严格探矿权、采矿权管理,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矿产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使我国矿产资源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提倡节约集约型资源战略,合理开采利用资源;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从而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性,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6.
自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后,两年多来,全国共查处无证勘查1350多起,无证开采11.5万起,超层越界开采8000多起,以采代探1300多起,非法转让矿业权2200多起,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870多起,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4.6万多处。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很大成绩。同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存在偏差的原因,有管理不到位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矿产资源开发运行的像制机制不完善,矿产品作力一种有限和稀缺资源的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全区矿产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的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经过50多年的地质勘查,全区已发现各类矿产地4100余处,矿产13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8.95%;查明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91种,占全国已查明资源矿产的57.56%,并有28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3位,73(亚)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种矿产的人均占有量是全国的两倍以上,全区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达13.4万亿元,仅低于青海和山西省,列全国第3位.我区矿产资源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20周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正逐步迈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重庆市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传统上以培养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个专门培养地质找矿工作者的专业[1]。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对经济质量高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给出了新的要求和指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