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对民间资金的需求不断上升,民间借贷已经成为当前民间企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间借贷游离于我国正规金融体制之外,其立法、监管、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给中国带来较大的风险。对此,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兴化市民间借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民间借贷的特点、产生原因及民间借贷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经济体制多元化伴随与之匹配的金融结构的多元化问题目趋显现,民间金融、民间借贷已成为经济活动的突出问题。文章以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在分析我国民间金融民间借贷的现状基础上,探寻其成因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完善和规范民间金融、民间借贷的具体建议,这对我国民间金融及民间借贷的健康平稳发展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欣欣 《特区经济》2014,(1):192-194
民间借贷在解决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融资难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也成为非法集资的重要掩饰,对地方金融的正常秩序形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对我国民间借贷风险的形成机理,并对温州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如何规范发展我国的民间借贷活动。  相似文献   

4.
民间借贷广泛应用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虽然拓宽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但也产生了金融风险。因此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我国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及规模方面分析了其区域发展现状,阐述了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民间借贷对经济的影响,并从法律和金融层面提出了规范和发展民间借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谢健  杨福明 《浙江经济》2012,(10):28-29
2011年下半年发生在温州等地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频频"跑路"的民间借贷危机,表面上暴露的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不畅的现实,但更深层次折射出我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供给缺失及民间金融成为高利贷俘虏的现实。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供给缺失的根源在于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垄断。正是金融垄断导致金融产业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民间金融体系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民间金融改革也正在进行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民间借贷应该合法化.民间金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均已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民间金融发展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民间借贷,所以对于民间借贷的研究仍然很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民间借贷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市场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与相对落后的金融体制相矛盾的产物.温州民间借贷正是随着民营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同时它也为温州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近年来不断曝光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等问题也把这一盛行多时的民间借贷市场推向了风口浪尖,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敲响了警钟.笔者将通过剖析温州借贷市场问题成因,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芸 《北方经济》2012,(17):90-92
正一、"民间高利贷"的溯源民间借贷因其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的特点,加之我国金融监管不严、资金需求量大等外界原因,利率不断攀升。民间借贷没有经过工商部门注册,其自身缺乏规范性,金融监管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造成了民间借贷的变质。故"民间高利贷"是由"民间借贷"因未规范化而自然衍生出的失控的民间金融行为。向来被视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标志性区域——温州在改革开放以后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温州融资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不足,无法满足私营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民间金融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温州发达的民间金融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我国许多落后地区与温州改革前经济落后状况的雷同来看,我国现阶段应尽快建立健全民间金融制度和体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民间金融制度可分两步:首先承认民间借贷和各种会的合法地位,然后通过发展民营中小银行逐步取代它们。  相似文献   

10.
孙子芽 《魅力中国》2014,(20):293-294
民间借贷在我国金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文章运用案例方法分析了当下民间借贷的现状、作用及民间借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间借贷危机发生的社会原因。提出了用法律思维来构建和谐民间借贷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互为补充,犹如一把双韧剑,虽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相关立法不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等危害的产生。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发展我国的民间借贷,本文通过阐述我国民间借贷的特征,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间借贷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常见方式起源甚早,而在银行等大型金融中介机构特别重视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更将民间借贷热潮推向了一个怪异的繁荣期,继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和负面社会现象,将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特别是民间借贷,与金融商业活动发展之间关系的平衡协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满足目前"微主体"对资金的"大需求",同时解决面临的偿还能力的"高风险"问题,金融法律法规完善问题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如何以法律为手段解决和规范民间借贷这一问题。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民间借贷加以规制,一方面满足民间借贷的迫切需求,发挥民间借贷的优势,另一方面弥补民间借贷的不足,规避民间借贷可能引发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保障和促进金融市场资金配置趋于合理化与高效化。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就有钱庄、票号等民间融资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间借贷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快速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民间借贷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今年的"吴英"案将社会对民间借贷的讨论推向了高潮。民间借贷冲击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发生信用问题的时候容易与黑恶势力相联系,引发社会问题,与高利贷甚至是洗钱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等等,这些充分暴露出了民间借贷的监管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完善的地方。民间借贷市场需要规制,引导其健康发展。本文对民间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国外的民间借贷监管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活动具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也具有先天缺陷和风险因素。我国民间借贷发展中存在风险隐患。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民间借贷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规范民间借贷利率定价机制,遏制民间借贷的投机交易;加强监管,将民间借贷纳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大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整体趋缓,银行银根紧缩造成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并且有不断蔓延之势。虽然民间资本可为民营企业纾解一些资金贷款方面的困难,但民间借贷的各种衍生问题也不少。温州是个民间借贷非常活跃的城市。借助该市的民间资本融资现状和金融试点改革,探讨民间资本融资合法化对我国金融试点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我国民间借贷的存在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在国家信贷政策和金融体制的调整,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呈现出借贷规模扩张化、借贷用途多样化的特点,影响日渐加深。如何看待和管理民间借贷,众说纷纭,态度不一,已引起社会尤其是金融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的农村民间借贷行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在农村广泛存在,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融资方式,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遗留下的市场空缺,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农村民间借贷的范围比较小,主要是农村公民之间的借贷,在一定意义上是老百姓自助互助的一种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并归纳了其存在的问题,对民间借贷合法化的趋势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18.
韩睿 《中国经贸》2014,(15):159-160
近年来中国民间借贷迅速发展。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借贷对金融体系稳定和信用扩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探究了我国民间借贷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指出其在监管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并对监管制度设计提供了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民间金融的历史轨迹民间金融亦称“非正式金融”,即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有的将其称之为民间借贷、体制外金融、民有金融、地下金融、灰色金融和高利贷等,自古以来,民间金融都以不同形式广泛存在,就以民间借贷来说,不论是从事养殖业的农村居民还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农村居民,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借贷行为。大致说来,主  相似文献   

20.
高庆国 《特区经济》2012,(3):267-269
近年来,在货币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我国民间借贷以其灵活、快捷等优势空前活跃,但由于缺乏相关强行性法律规范,民间借贷容易产生债务纠纷,引发高利贷等违法犯罪现象,影响国家宏观调空政策的效果,引发债务人资金使用的恶性循环,导致社会动荡。为此,国家应当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立法规范,使民间借贷阳光化、被监管化、去高利化,应加快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