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进入国有企业生产要素的二元性分类和流动性假设出发,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要素属性和相应配置原则,构建了国有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在两类要素所有者之间“最优”配置的理论模式,并以此得出了在当前的国资改革中应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国有企业剩余权配置并获取较大份额的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国有资产三种可能的出路,最后对照十六大精神和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加快国资改革的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2.
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进入权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业所有权,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进入权”理论的阐述,认为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新的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3,(7):189-192
立足于国家所有权实质,根据其公共所有权的本质和私权属性,以及国家所有和代表人行使的运行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国有企业在行使国家所有权中,产生的对《物权法》确立的民法上国家所有权精神的异化,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与公共利益的联系,确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国有财产的不同类型并明确行使规划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充分性在于人力资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专用性的提高所带来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实力的增强,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特性是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治理结构能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激励。我国国有企业应考虑人力资本分享所有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弱化所有权的提法只在一定的意义上正确“弱化所有权、强化经营权”的提法是在80年代中期 ,当时 ,正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刚刚公布。《决定》中有这么两句话 :“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 ,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个说法完全符合实践情况 ,并且在我国是第一次提出 ,所以引起了关注国有企业改革的人们的重视。“弱化所有权、强化经营权”的提法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出现的 ,实际是“两权…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产生,源于现代公司制企业所具有的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特征。对应于两权分离,便出现了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不一致的现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建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激励的六条基本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应将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实践奠定在以下现代企业激励理论的指导之下:一是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应该相对应、对等,对于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经营者只能通过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将其努力诱导出来,从而克服道德风险;而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必然要求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二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现代企业已经不仅是一个物质资本的合约而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的合约,从而现代企业治理应从原有的“单边治理”转向“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三是企业产权激励机制作用有…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初步建立起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共有权问题是该制度的核心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的相关内容,共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以期在原有理论与现有立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本文拟就代理理论从会计角度 ,对会计受托责任用于国企改革进行探讨。一、会计受托责任是企业公司制的必然结果会计受托责任 ,理论界一般认为是委托人赋予受托人财产保管权和运用权时所形成的一种责任关系。受托责任的产生是由财产的两权分离引起的 ,并与公司制的建立、发展、完善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公司制是以股东投资入股 ,董事会拥有法人所有权并雇佣或委托经理人员从事经营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它的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并由一系列代理关系组成的契约网络。这种代理关系是由企业管理当局…  相似文献   

10.
闻学 《企业研究》2003,(5):67-69
我国国有企业理论上的所有者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由于全体劳动者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成本太高,现实中国有企业采取国家代理制,社会主义国家代理全体人民行使对国有企业的现实所有权。但是国家是个抽象概念,所以由国家机构即政府来具体行使国有企业所有权。政府的行为目标是多元的,有实现国有企业利润最  相似文献   

11.
隋锡灿 《会计之友》2004,(11):13-14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又使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引发全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制度创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控制和防范“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观点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分享尽可能对应起来。由于享有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就意味着承担风险.而享有剩余控制权则意味着制造风险。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体现于现代企业中,则表现为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合约的基本框架——企业剩余控制权安排给企业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四权”问题邢幼青一、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的国家统一所有权依据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企业国有资产系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一)在改革前的很长时期内,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典型政企合一体制。这种体制的显著特点,一是政府行政管理权与企业所有权合一c各级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政府一方面盯以用行政管理者的身份执行所有者的职能,如以行政任命的方式安排企业领导人,靠行政批文进行投资决策,用国家税收和其他凭借国家权力组织的收入安排企业投资,配置国有资源等;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所有者身份履行行政职能,比如指令企业承担一部分就业。教育、社会保险等应由政府办理的事务,集中企业折;日基金和投资…  相似文献   

15.
公司股权日益社会化、分散化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所有的股东不可能都进入董事会参加各项决策,从而导致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本文从公司所有权、控制权两个维度将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式分为四个类型,对各类公司控制的实现工具、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知识天地     
产权"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财产所有权,即由法律加以维护和强化的最高占有权,这是产权最基本的含义;二是财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即对某种财产的实际占有权。在财产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会有这样一种关系,即人们对资产没有所有权,却拥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内的使用、收益、转让和处置的权利。我国国有企业中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就是要保证企业对其使用的资产有充分的占有权和支配使用权,使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或相对的企业财产。  相似文献   

17.
余化良 《公司》2000,(2):8-9
一、“三权归位”构想 在早期的自然人企业、单一业主企业或合伙企业中,投资者既是企业法人财产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企业的生产者,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生产权三位一体,均由同一主体行使。 随着企业制度的演变,特别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的广泛应用,对企业运作严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深切能源集团作为生产经营企业,在实施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实践过程中,为理顺对属下企业产仅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将控制权分解为经营控制权和生产控制权,并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理论进一步演绎,从而将所有权、经营权、…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厘清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它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产权是交易双方权、责、利的划分,它只能形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的所有权之间的交易,或简称为“交易中确定的权利”。产权作为一种权利,是指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这些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空间上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9.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之中,对各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两权分离,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对委托代理关系。具体有:①企业最终所有者(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企业经营者之间…  相似文献   

20.
经济责任审计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股份公司通常是从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监督这两个方面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问题,从而进一步剖析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因。在现代企业中,激励问题是通过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来解决的。这里的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的是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的余额的要求权。事实上,在企业理论的早期文献中,经济学家就是以剩余索取权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后来也有学者将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