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关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学者对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开始进行实证分析,比如Vernoorn(1960)、Bal-assa(1965)等人对一些欧洲国家之间的研究表明,其间的大部分国际贸易并不是反映各国资源禀赋的产业间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由于产业内贸易涉及到各种不完全竞争的特点(比如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垄断竞争或寡占行为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等等)及更广的范围,故建立在完全竞争假设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就很难解释了,这样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许多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模型和研究。1975年,Grubel和Lloyd在他们的著作(产业内…  相似文献   

2.
秦法萍  郭璞 《现代企业》2009,(10):15-16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分析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国际贸易发展,在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3.
石璐 《企业导报》2012,(3):32-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国内的区际贸易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明显滞后于国际贸易,同时国内区际贸易之间的发展极为不平衡,特别是处于西北地区的省际贸易。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拥有广泛的国内市场,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加强发展区际贸易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模式主要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在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模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利用1998—2015年SITC十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台湾贸易产品的Lafay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台湾对外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分别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和要素禀赋差异而发生。进一步构造基于RSCA指数和TC指数的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指数(H指数)可以发现,台湾对外贸易整体上存在净出口能力水平大于比较优势水平的正背离倾向。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际技术贸易新趋势及我国技术贸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按照商业条件签订技术协议或合同而进行的有偿技术转让,是以技术为交易标的的国际贸易行为。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内容有:各种工业产权,如专利、商标;各种专有技术或技术诀窍;提供工程设计,工厂的设备安装、操作和使用;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产业内贸易,特别是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工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绿色壁垒与绿色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壁垒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世界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一些高于国际公认或大多数国家难以达到的环境标准、管理规定,以限制或禁止国外产品的进口,实施不公平贸易竞争,保护国内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农业的贸易问题是此次协议的焦点之一,中国已承诺将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由原来的31.5%降至14.5%,并且取消出口补贴。开放农业市场,实现农业的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开放农业市场的必然性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更多地使用本国禀赋相对较丰富的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上。因此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该国相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任何国家总是倾向于出口使用本国禀赋较丰富的要素进行生产的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WIOD提供的金砖国家投入产出和直接碳排放数据,通过建立MRIO模型计算1995~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在不同双边贸易中所处地位特征和是否存在碳减排的国际贸易途径。结果表明,中国与不同金砖国家贸易所处地位存在异质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在中俄贸易中以贸易逆差换取碳减排、中印贸易中以碳排放换取贸易顺差、中巴贸易中隐含碳净出口和贸易逆差共存。中国可通过鼓励相对低碳行业出口,并同时鼓励相对高碳行业进口和金砖国家内部互补性贸易的国际贸易途径促进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中国应该充分发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实现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共享式"碳减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对全球范围的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国际分工也在产生大的变化,实现了从部门间到产业间再到产品间的不断深化,当代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国际体系。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也影响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经济上立足就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认清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基本特征,根据自身在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寻求正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两个毗邻大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先天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现在产业上的巨大不同,从贸易互补性的角度,中俄两国的贸易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本文阐述了中俄两国贸易互补性的表现,总结性提出今后中俄两国在发展双标贸易上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丽娜 《现代企业》2011,(10):32-3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而后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快速增长,该产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产业内贸易的测量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文章应用克鲁勃和洛德提出的GLIIT指数,对我国自1992年到2003年总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跨国家、跨行业的计算。文章中的行业划分主要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第三版(SITC,Rev.3)的划分。计算结果发现不论是跨国家还是跨行业产业内贸易,我国主要是垂直产业内贸易,平均占到总产业内贸易的70%以上;另外我国跨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总体有上升趋势,波动比较小,但跨行业产业内贸易波动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论贸易保护政策的周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国家利益和经济与贸易周期的存在,各国政府必将在经济与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本国的经济和贸易实行不同程度的干预,贸易政策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性色彩和周期性特征.因此,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周期性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一般而言,在经济和贸易的扩张期,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呈现紧缩的特征,而在经济与贸易的收缩期,贸易保护政策则以扩张性的特征为主.只有正确认识贸易保护政策周期性存在的必然性,并在经济和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贸易政策,才能够尽量避免经济贸易周期以及贸易政策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与策略性贸易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已有的讨论纵向一体化和策略性贸易的研究中,都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家代表性企业,忽略了每个国家内的产业结构问题。有别于其他讨论上下游进出口策略性贸易的文献,本文将产业结构因素加入技术领先国(外国)与技术落后国(本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分析了产业结构与技术落后国策略性贸易政策间的关系。研究指出,在讨论上下游企业的国际贸易问题时,贸易国之间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期为我国在制定上下游企业的国际贸易政策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孔盈 《价值工程》2013,(14):27-2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多,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非常引人注目。在中美贸易的产业转移中,出口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三种新型贸易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产品的价值增值链,并使得中美之间贸易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本文就中美贸易方式的转变对贸易失衡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有很大的可能性并不是本国的企业生产的,而是由外国或者进口国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自己生产的,也就是这种国际贸易交换的不是单个国家自行生产的产品,而是多国生产的跨国产品。按照目前的情况,显然难以准确计量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和商品的流动状况。证明转口贸易,加工贸易以及公司的内部贸易这三种贸易方式,扭曲了中美两国之间贸易的最真实的经济关系,掩盖了两国贸易利益分配的真实格局。  相似文献   

17.
新贸易理论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用来解释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必然会越来越大。因此,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分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淙  冯伟年 《价值工程》2012,31(31):149-150
本文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的商机入手,分析了陕西企业利用ASEAN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在对东盟贸易中凸显的技术问题以及用好Form E促进陕西对东盟贸易的具体技巧,力图为陕西等西部省份的国际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的时代,水资源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更加关键,并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因此,虚拟水战略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虚拟水战略的兴起及意义着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要素禀赋,进而探讨和提出了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大转型,增加值贸易相较于传统贸易在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首先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两国和三国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增加值贸易和传统贸易在传导经济周期中的异质性作用,然后基于国家层面采用2000—2014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值贸易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传统贸易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即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入,增加值贸易逐渐替代传统贸易成为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核心贸易渠道。这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和规避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风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