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一、初始计量的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1.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成本(1)CAS22会计处理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  相似文献   

2.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摊销处理从投资者的角度上看,存在按债券面值购入、溢价购入和折价购入三种情况。由于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异导致债券投资者溢价或折价购入,购买价与面值的差异就是一种利息费用。当溢价购买时债券购买价高于面值,投资者将比面值多支付债券溢价部分,因此确认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应考虑这部分在购买时比面值多付出的溢价金额,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券的票面利息-溢价摊销;反之,折价购入时债券购买价低于面值,投资者将比面值少支付债券折价部分,因此确认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则应考虑这部分在购买时比面值少支付的折价金额,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券票面利息+折价摊销。从上述债券溢折价购买的情况可以发现,债券投资收益的确认都是在票面利息的基础上加或减债券折价与溢价,是对票面利息的调整。因而在债券的会计核算中设置利息调整账户进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核算,同时设置面值反映债券的初始购入成本。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认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的期间内保持不变。同时,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  相似文献   

4.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企业购入的各种债券。 企业购入债券价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面值,高于或低于面值购入债券称为溢价和折价购人,债券的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有效期内进行摊销,也称为利息调整,调整后的摊余成本应等于债券的面值。但笔者认为,现行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计算中摊余成本计算有不妥之处,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为:将支付的对价作为取得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应为:企业发起但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优先顺序为:公开活跃市场上该项资产的市价、参考市场上类似交易资产的价格、采用期权定价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法。  相似文献   

6.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以及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等。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其实际成本应按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入账。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下分设“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其中“成本”核算债券的面值或其他债权的本金;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  相似文献   

8.
田天  喻靖 《财会月刊》2008,(3):28-28
新会计准则把金融资产划分为四大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有两类金融资产与长期投资有关: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是指到期日可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能力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且具有长期性质。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当于原会计制度中的“长期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债券投资”核算部分内容。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相当于原会计制度中的“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核算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笔者认为,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过于繁琐,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直线法进行会计核算明显优于实际利率法。例:某公司属一般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发行的5年期债  相似文献   

10.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摊余成本计量,在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及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  相似文献   

11.
新准则使企业购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核算不仅较旧准则难度有所增加,而且没有具体区分溢价、折价购入债券的核算,这使会计工作者和学习者在处理这类业务时往往混淆不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将对企业溢、折价购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核算进行对比解析。  相似文献   

12.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相似文献   

13.
苏景昌 《河北企业》2012,(10):19-20
<正>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所划分出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户设置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应设置如下账户:1个"持有至到期投资"一级会计科目;3个二级明细会计科目,分别是"成本(登记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含交易费用)"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另外还涉及"银行存款"应收利息"等会计  相似文献   

14.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内容单一,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债权性投资;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与其他类别金融  相似文献   

15.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摊余成本计量,在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及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仍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相关规定,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是债权性投资,且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按照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时间内保持不变。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是附有可能提前赎回条款的债券,  相似文献   

17.
正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与贷款减值核算的异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  相似文献   

18.
对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出现的摊余成本的性质与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一概念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摊余成本仅仅产生于投资主体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这类金融资产,即产生于对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所进行的投资。摊余成本虽然是财务报表一个计量属性,但它不能用于初始确认,而只是用于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摊余成本是用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债券的替代属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项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此规定明确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只可采用实际利率法进摊销。债券按付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另一种是期满时一次还本付息。不同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讲解中比较详尽的阐释了实际利率法下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而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则未提及。文章试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