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思想和价值链理论由来已久并颇具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4条原则及价值链的6种演变方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概念。文中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管理中,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当前行为、合作潜力和潜在威胁,分析企业的4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管理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背景基础的构建,即信誉、价值创造决定价值捕获、共享;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企业只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理论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伦理管理及绩效评价等领域。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学领域,可以促进我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文章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企业理财目标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章胜 《企业经济》2006,(2):176-177
企业理财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起点。本文回顾了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嬗变过程,并进行了综述。由于现代企业本质上是由各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因此,我国企业理财目标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它能弥补其他企业理财目标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公司理财目标逐步从以股东至上主义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化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最终目标无疑是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绩效的研究是其最终的落脚点。本文从契约理论、信号理论、产权理论和期望理论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做了分析。分析不同理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形成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一)利益相关者基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s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利用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就无法生存的团体,它使人们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判断的主体上看,企业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的观点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在股东价值导向下,企业绩效评价表现为股东利益至上的评价模式。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合约,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研究公司治理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较诸于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除关注股东利益外,也应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管研究者们对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尚无统一认识,却不约而同地一致认为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较股东至上理论更具有适用性。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种类繁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综合其他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实际,探讨了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但是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时还可能出现冲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治理的原理实际上是企业安排的一项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9.
财权配置是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内容,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企业财权配置对于拓展企业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上市公司财权配置对象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财权配置的原则,指出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实现,需要依托公司治理的共同机制和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陈宏辉 《现代企业》2002,(5):27-27,31
如果有人当面指责别人做事不讲道德,很有可能引起一场纠纷,至少是闹得脸红脖子粗.如果有人指责一个企业不讲道德,许多人就难以理解了.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那些只顾自己赚钱,没有关注相关者利益的企业行为都可视作非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利益相关者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但是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时还可能出现冲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治理的原理实际上是企业安排的一项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入手,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的含义,并建立了企业价值一般模型,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满足",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3.
企业财务目标是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财务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历史上看,企业目标经历了由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企业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14.
张栋 《财会月刊》2005,(1):12-12
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那些与公司存在直接和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利益的组织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应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它必须服务于广泛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该理论对“股东至上”这一基本假定提出挑战:①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剩余”作出贡献,企业的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应平等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思想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然而,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影响存在差异,如何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网络视角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结构嵌入及其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存在于网络形态当中的。早在Freeman经典星状图谱中就蕴含了网络的思想。Rowl ey将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若干关键概念引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认为网络密度和企业的网络中心性会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产生影响。但除此之外,利益相关者的网络中心性和利益相关者群体内网络密度作为网络结构属性同样会对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带来影响,并影响管理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股东优先的公司治理理论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越来越受到质疑。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层次、产权结构以及企业利益流向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各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关系是新形势下关于公司治理延伸发展的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新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反映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了,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能清楚地界定企业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使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对利益相关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危机管理相关理论,构建产品召回中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机制模型,分析召回中企业的多个利益相关者满足的形成及其影响,并通过中国市场上的召回案例加以验证。研究发现,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召回的满意决定了召回的结果,而满意产生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策略的预期与实际感知策略的差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治理理论由委托代理理论向利益相关者理论演进,企业绩效测量也由传统性财务绩效测量逐步向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战略性绩效测量发展。本文运用绩效棱柱模型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利益相关者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为测量组织管理绩效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指标框架,最后进行了运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