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制定本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2.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制定本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3.
被认为GDP是考核地方政绩的观念将被彻底扭转。近日,由国务院转批的、由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三部门联合对外了发布三个节能减排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此举两个“首次”引人注目:由国务院直接签发有关节能减排的行政性文件尚属首次,以往,节能减排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一部门对外发布,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说明三个方案具有法律效力;《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一票否决制”,这说明该方案具有刚性效力——节能减排不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实际中。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金融先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发展低碳金融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国策之一。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了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一个以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3,(33):31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继续把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继续减少。为确保实现今年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应  相似文献   

6.
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涛 《浙江经济》2010,(18):25-27
浙江发展低碳经济已走在了国内其他省市的前面,如目前天然气、一次电力等清洁能源比重已从2000年5.9%提高到2009年20%;全社会万元GDP能耗降至0.74吨标煤,累计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7.3%,提前实现了前四年的目标进度;截止到2009年底,浙江省经中国政府批准的(CDM)项目共87个,年减排量约为3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居全国省区第三  相似文献   

7.
“十五”广西经济发展回顾及“十一五”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爱斌 《广西经济》2005,(12):12-14
“十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相继实现了两个重要目标。2004年实现了以GDP突破3000亿元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2005年将实现以人均GDP突破10130美元为主要标志的“双过千”目标,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将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表明“十五”是广西经济发展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回顾“十五”发展,展望“十一五”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欧洲一直是最积极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随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也纷纷发力绿色低碳经济,力图抓住这一新兴经济增长点。虽然欧盟经历了经济危机,以及近期的难民潮,但是欧盟各国政府依然将全球低碳发展列为重要的内政外交内容之一。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早在2009年就作出了到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7%的阶段性目标。从2009年到2015年这六年间,国家非常重视碳市场的建设,其中:从政策角度看,以下的一系列政策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低碳文明建设和碳交易市场的培育作了极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丁宇 《产权导刊》2010,(11):66-66
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既能实现节能减排,帮助国家完成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45%的国际承诺,又能产生直接经济收益,还能带动低碳产业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首都经济》2014,(4):11-13
2014年年初,《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2013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截至2月23日),以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一个耗能大国,更是一个能源利用率十分低下的国家。能源利用总效率只有32%,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先进国家高3倍,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国外高出50%至100%。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如何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当务之急。因此,每一项有关能源节约的科技成果都弥足珍贵,将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郭莉 《首都经济》2007,(1):25-25
面对2006年不容乐观的节能消耗形势,中国高层正酝酿在全国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以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刚刚公布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单位GDP能耗目标定为降低16%。相比之下,“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实际结果是19.1%。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是奥运筹备决战之年,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关键一年。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7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北京今年节能减排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5%、单位GDP水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3%。  相似文献   

15.
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热门话题,甚至被列为政协会议一号提案。不光在我国,放眼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降低40%~4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宣布了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降低目标,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低碳发展时代.电力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最集中的排放源,将面临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如何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国家的碳排放目标;二是如何在低碳经济时代,保持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经过多年的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和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积累,华能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为引领,降低发电煤耗,调整发电结构,开发和推广新型低碳发电技术"的低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该文借鉴人类发展指数与空间距离法的思想,选用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3个特征变量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指数模型.运用江苏13个城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锡的低碳发展水平平均最高,徐州最低;苏南、苏中、苏北的低碳发展水平具有“南高北低”的特征;从不平衡性角度来看,江苏各城市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城市间的不平衡性具有依次递减的特征,且这种不平衡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需要消耗资源存在两难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有显著的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预示“十一五”期间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据分析,GDP单位能源消耗降低20%与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是两个相当困难能同时实现的目标。因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招标》2009,(50):57-57
中国政府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近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向媒体介绍了中国政府的“减排”立场:中国承诺2020年前单位GDP碳强度下降40%-45%。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目标三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七大目标,催人奋进。但前三个目标值得商榷:其中第一目标(人均GDP 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太低,应调整为“翻一番以上”;第二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略高,应调整为“降低15%以上”;第三目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欠妥,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不应以企业为切入点,而应关注产业,特别是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