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文新  裴健 《唐山经济》2005,(11):23-24
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是一项暖人心、得人心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汉沽管理区一直把加强和做好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始终坚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困难群众再少也不能忽视”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初步实现了困难群体“老有所养、弱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管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民心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进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保社 《北方经济》2008,(17):35-37
一、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 社会救助体系,指的是由国家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为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而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在我国现阶段,新型城乡救助体系则是指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唐山经济》2009,(8):26-27,30
近年来,汉沽管理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唐山湾“四点一带”战略布局,不断强化“对接两海辐射,打造特色强区”的发展定位,坚定信心、科学谋划、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先后成功引进蓝欣玻璃、恒天然牧场、法立德清真食品等省、市重点项目,尤其是2009年有污水微波处理等5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占唐山市被批准省重点项目的四分之一,实现了汉沽管理区项目引进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汉沽奇迹”。  相似文献   

4.
赵大勇 《唐山经济》2005,(10):43-44
迁西县地处唐山市北部,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17个村,总人口36万,其中农业人口31万,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近几年,该县坚持以“政绩看民生”,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救助范围,走出了一条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其它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之路,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5.
《唐山经济》2006,(10):34-34,39
近年来,古冶区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执政理念,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和谐。一、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古冶区依矿而建,是典型的资源型老矿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阶层十分复杂,困难群众较多,扶贫济困的任务异常艰巨。自1998年开始,古冶区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保障标准偏低、保障标准不统一、应保未保和保障金不能及时足额发放等问题,城乡低保制度对城乡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上述问题,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在摸清和掌握全区应享受城乡低保人员的动态底数的基础上,2004年,制定出台了《古冶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古冶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使我区城乡低保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严把“关口”,做到应保尽保。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变化情况,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机制。坚持居委会(村委会)随时检查、办事处(乡政府)季度检查、民政局随时抽查的动态管理程序,同时坚持“三公示”制度,即社区(村)评议后公示一次,街道(乡)入户审核后公示一次,民政局审批后公示一次。经过三级层层审核把关,有效地避免了错保和漏保现象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低保对象195户、384人,变更148户,停发192户、358人。  相似文献   

6.
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自2005年开始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吉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暂行)〉的通知》,实行对农村困难家庭居民的制度化保障。科学合理确定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认真核算家庭收入.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在发展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陈国强 《浙江经济》2006,(21):20-22
要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为目的,以发挥各项救助制度整体效应为重点,以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保障法治化为主要特征,政府引导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救助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宁波市领导十分牵挂困难群众生活冷热寒暖。最近,巴音朝鲁、毛光烈等市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街窜巷、深入乡村,与困难群众促膝谈心,听民意、访民情,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至此,2007年宁波市“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新一年扶贫帮困工作拉开了帷幕。近年来,宁波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以保障社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为主,帮困助医、帮助就业、住房解困、帮困助学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营造了一个关注困难群众、互助互济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宁波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投入,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社会救助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救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本文以本市北辰区为例,就建立科学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政府主导,城乡联动,全面推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没。东营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规范、制度保障、城乡联动、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全市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住房、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了社会救助资源,提高了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市东丽区不断强化民本思想,高度关注民情民生,在全区初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社会救助总投入已达到2000多万元,有效保障了社会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2.
梁鹏  刘肇华  杨达  王立朝 《发展》2009,(3):47-48
一、金昌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基本救助制度发挥了主体作用。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甘肃省金昌市按照173元的标准,2008年9月,保障对象7202户,1593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50.2万元,人均月补差117元;累计发放生活补贴691.2万元,人均月补贴58元。  相似文献   

13.
汉沽管理区下辖1个镇,1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24380人,其中村干部总数87人。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财务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造成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正常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不断发生,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制约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沽管理区从2003年1月起在汉丰镇推行了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体制(简称“村财镇管”),探索走出了一条民主管理、约束有力、监督有效的路子,促进了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出发,回顾总结了2010年以来宁波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分析了宁波市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取得的成效与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理论建设、法律法规建设、队伍建设和体制与机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强化统筹理念,科学设置进退机制;强化法制理念,科学完善法规制度;创新设计理念,科学设置低保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救助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必须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快完善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以及运行机制,重点实现"他助型"救助向"自立型"救助、"模糊型"救助向"精准型"救助、"多头型"救助向"统一型"救助、"政府型"救助向"社会型"救助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刘昕明  李帆 《魅力中国》2011,(10):256-256
所谓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是最古老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方式,在矫正“市场失灵”,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救助工作就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建设是根本。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困难群众的利益,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大救助制度。一、与时俱进,构建社会大救助格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建立社会大救助格局,实现全方位…  相似文献   

18.
潘敏  王磊 《辽宁经济》2010,(9):21-21
目前辽宁省已形成了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援助、教育救助、应急救助、就业帮助等多项制度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个造福辽宁省贫困群体的城乡社会救助网络正释放出“超级能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然而,总体上看,目前辽宁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必须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马静  朱德云 《山东经济》2012,(4):99-10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实践中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国内学术界也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完善对策进行分析;第二,从微观层面具体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种专项救助(医疗、教育、灾害、失业、法律救助等)等进行探讨;第三,从比较分析层面对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差异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缩小城乡救助水平差距,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关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关系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已全面建立,但由于还处在初级阶段,尚不能有效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从健全社会救助的制度设计、体系结构、法律框架等方面,推进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包括广大困难群众的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