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府已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文章在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45%目标的基础上,解析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效和优化能源结构与碳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未来碳排放约束下的节能目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策。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清洁能源和减排的具体目标,将全国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8.4%提高到2015年的11.4%,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大国对全球的承诺。实现这一愿景,发展交通运输业(仅汽车产业就占到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0%)的新能源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计划中不曾有过的。如今五年已经过去了,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存以往10个五年计划中不曾有过的。如今五年已经过去了,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臧排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能源强度究竟有多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单位GDP能耗已经列入我国的发展目标,正确理解中国当前的能源强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起点。目前,对能源强度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要么机械引用按汇率计算的GDP数据,严重高估了中国能源强度;要么机械引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基于购买力平价的GDP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能源强度。此外,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能源强度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能源强度偏高的原因。本文给出了一个更有可信度的能源强度数据,能够更准确地认识中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同时,从经济角度阐述了造成中国能源强度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决定了我国必须创新发展路径,构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四位一体的能源消费倒逼机制,实现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机制。一、现有能源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然而,日前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十一五"期间首个能耗公报却再次敲了警钟: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0.8%.虽然上升幅度不高,但"总的来看,当前各地区、各主要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仍不容乐观,完成今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8.
“能耗双控”——指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即对“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两个指标的调控。在我国,能耗双控发展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然而,我国各地区“双控”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方案提出要推进能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推动能源高效利用,同时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为积极响应能耗双控政策,各省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通过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总量、提高电价、限制用电时段等方式促进能耗减排。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国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20%,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等,能源统计工作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今后能源统计工作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7):44-48
CO2排放快速增长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河南省作为人口和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得到河南省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工业能耗占社会能耗比重较大和2000年以来社会总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但单位GDP碳排放量保持持续下降的结论,并根据分析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节能低碳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建凤 《英才》2011,(3):54-56
如果要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水电不上基本是不可能的,风电、光伏等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很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低碳生态城区能源规划的目标设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定目标、确定主要性能指标KPI,是低碳生态城区能源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作者将所有创造产值的能耗和碳排放归结到生产性能耗和碳排放,提出设定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目标的方法;将所有不创造产值的能耗和碳排放归结到消费性能耗和碳排放,用统计数据和情景分析方法确定建筑和交通能耗及碳排放目标.作者还针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目标设定,...  相似文献   

13.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本文首先对能源效率、节能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能源物理效率、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效率的现状特征,以及与先进能源效率水平国家的差距,基于产值能耗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晓真 《上海质量》2010,(11):25-25
“标准化是促进可再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推行节能减排的有效抓手。”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李忠海在沪出席11月22日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低碳技术与标准化国际研讨会”时指出。据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央决定把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分解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比重”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予以实施。同时,我国将在节能减排主要政策措施上,强化目标责任,加大对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问责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一、浙江省能源、环境现状 浙江电源结构中以非清洁能源一煤炭为主。同全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浙江省的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仍然是比较高的。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诸多的问题,环境污染是以煤为主能耗结构的直接结果,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COD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排放量的90%是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GDP的2%以上。根据环境监测,浙江省的大气污染处于煤烟型,主要污染物是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硫,在大中城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硫已超过燃煤排放的氮氧化硫。我国70%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其中浙江是仅次于华中地区的严重污染区,  相似文献   

16.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06年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这份2006年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的“成绩单”并不让人乐观: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33%,但未能达到年初确定的下降4%的目标。而令人可喜的是,单位GDP能耗3年来首次由升转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为数众多的城市实施了多中心空间政策和新城新区建设,但是多中心结构的绩效尤其是能耗绩效亟待检验。首先分析了多中心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生产能源、建筑能源和交通能源节约,并利用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多中心结构对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的多中心程度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城市多中心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的人均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具有更好的生态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了生态维度的依据。此外,城市规模扩大、密度提高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都有利于提高能耗绩效,而人均收入水平、第二产业比重和私人交通工具出行比重的提高都会使城市能耗绩效变差。  相似文献   

18.
时政     
《数据》2007,(7):4-4
初步核实数据出炉2006年我国GDP为210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33%仅北京完成能耗降低率目标;  相似文献   

19.
曾琪 《数据》2012,(6):46-47
正"‘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6.59%,万元GDP水耗累计降低40.46%,全市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11.4%的经济增长。"——当人们读到这样一组数据时,一定会对"绿色  相似文献   

20.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出台的GB 17l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出了要求.DB45/T611-2009<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是对GB 17167-2006应用在水泥企业的细化和具体化,对加强水泥企业能源科学管理,提高能源合理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家<节能法>等能源法律法规提供有力措施,为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提供保障,社会效益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