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09,(8):35-35
2002年初,日本对中国实施”农产品检查强化月”,西兰花检测方式由原来2.8%的抽查变为批批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指标由以前的6种增加到43种。当时,我国曾发生一批运到日本的西兰花,被对方判定农药残留超标,全部退货的情况。浙江台州西兰花受到连带影响,许多菜农辛苦一年种出的西兰花,全部毁掉.上盘镇西兰花外销市场几遭”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
十五年前,当日本大举收购美国公司的时候,我曾经劝说人们不要惊慌。今天,当中国也开始做同样事情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期望我也说同样的话。但是中国所进行的近期以收购美国家电生产商美泰(Maytag)和美国第八大石油公司尤尼克(Unocal)为代表的收购远比日本厉害得多。  相似文献   

3.
恢复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中日经济关系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又到了重要转型期。促使中日经济关系转型的重要原因是中日比较经济优势的变化。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始终处于萧条或衰退之中,由此也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造成了多重阻碍;而中国经济则长期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由此也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形成了多方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还对日本经济本身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夸大中国经济崛起对日本威胁的“中国威胁论”具有明显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最大的商旅服务商e龙公司宣布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推出e龙商旅保险卡,将服务内容拓展到保险,金融领域,为商旅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是e龙在e龙商旅消费卡服务中的又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5.
剑虹  王华 《东北之窗》2011,(12):30-30
一座无形的"桥",一头连着久别故乡的游子,一头连着日夜召唤其归来的母亲,这座桥的名字叫"海创周"。2011年6月29日,怀揣着创业梦想和赤诚报国心的海外学子,将从北美,从欧洲,从日本……从地球的不同角落赶赴辽宁,聚首大连。类似的场景在此前的1 1年间重复上演。  相似文献   

6.
华灯初上,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园区逐渐成为一片灯的海洋。斗拱造型的中国馆在灯光映照下分外巍峨,世博轴不断幻化的色彩烘托出夜的氛围,造型各异的场馆展现出优美的线条,与不远处新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夜色中的日本馆紫蚕岛,透出神秘的浅紫色光芒,其顶端的呼吸装置则呈现银白色。白天就有众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六件与吃有关。由温饱及小康,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2011年1月,《小康》杂志发布的年度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食品安全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如美国曾有鸡蛋沙门氏菌事件、日本曾有毒牛奶事件、欧洲曾有疯牛病事件、近期德国又发生二恶英事件,等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暴露的问题集中在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而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06,(2):50-50
机器人是一个奇妙的发明,正像日本人说的那样。它们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照顾病人,清扫垃圾,看守住宅和办公室,以及在街道上做向导。从2005年开始,日本的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劳动力密集型工作需求加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11,(23):29-29
中国经济信息:高交会海外分会从2006年开始已经有6年的历史了,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可以说,高交会的发展跟海外分会的成功也是密切相关的,未来海外分会的推广和未来发展,有没有可能走到日本、欧洲或者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0.
数字“6”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利好的兆头,所谓六六大顺正是此意。今年是东北振兴的第3个年头,能否借“6”的吉数成就三省会招商引资的伟业其实还要靠各级部门的努力,因为不仅仅是东北三省会,全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想方设法争取外商投资。蛋糕的体积是固定的,但争夺蛋糕的人却在不断增长,谁能成为招商引资的高人全看其功夫的修炼和招数的独特。在这样一个“得外资者得发展”的时代,三省会的决策者将靠什么样的武林秘笈独步群雄呢?  相似文献   

11.
胡静 《中国西部》2016,(5):12-13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快速。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40亿元,增速全球第一,同比增长48.7%。火爆的电影市场吸引了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各路金融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涌入。随着《小时代》《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等IP改编的电影闪亮登场,票房接连飙高,IP电影已成为电影圈最火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5月~6月月月月6 66月月,几j且1月~4月2月1月~2月6月2月习月6月一7月月月77名月~4月4月~5月4月7月4月~5月 日本政府石油访华代表团访问中国。 中国商品检验界代表团访问日本。 中国渔业代表团访问日本。 中日渔业谈判在东京复会。 日本九州地区经济贸易访华团访问中国。 中国贸促会代表团访问日本。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访华团访问中国。 日本横洪市港湾运输友好代表团访间中国。 中国银行代表团访问日本。 日本关西经济界人士访华团访问中国。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友好访日代表团访间日本。 日本日中贸易混合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中国。 日本日中工人…  相似文献   

13.
还得下功夫     
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书中提及的一些事件.几乎不用查注释,就能说出个一二.很多事就是发生在我们以往的岁月里。我们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好像从知道什么叫政治那天起,恐怕就一直颠簸在那个沧海横流的时代里。七十年代末,全国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后,小平同志再度出山便一蹴而发,实实在在设计出一个“中国特色”.而这个中国特色的核心就是兴邦创业,进行二次革命。以往的学习.有的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什么“市场经济”、“一国两制”、“解放生产力”等等,并不陌生.有时还常挂在嘴边.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那么清楚。通读邓选…  相似文献   

14.
1979年1月月月︸99月月月2 22月月999月~10月10月~11月10月8月10月3月~12月月月8810月23日10月28日10月~11月 日本广岛县经济界代表团访问中国‘ 日本日中友好企业界之船访华团访问中国。 日本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国‘ 日本静冈县经济界友好访华团访问中国。 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日本。 中国渔业代表团访间日本。 日本大藏省出身者访华团访问中国。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在东京举行。 中国机械工业综合考察团赴日本考察。 中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代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吉林大学商学院薛有志一、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历史本文所考察的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历史是从1895年日本取得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合法权利开始,到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投降为止的50年时间。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的直...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11,(5):10-10
中国经济增长对日本至关重要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日前表示,如何使迅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的动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日本的人均GDP仍是中国的10倍,利用国内财富并使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的动力对日本的未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周冬 《魅力中国》2014,(5):46-47
中日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周恩来总理曾经有一句话概括了中日之间的关系“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两千年的友好交往中,中国给予日本甚多,日本向中国学习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等,至今在日本的各个领域都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中国对日本是无私的,中国对日本是大度的,但是日本报之于中国却是残暴。现在,日本在对华关系中处处使绊子,这既有历史和现实原因,也有日本自己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投资中国已经成为日本中小企业抢救业绩的一条生路。日本经济产业部近期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投资中国的日本中小型企业中,有大半都表示业绩上升。目前还未到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中,有17%表示将落户中国。根据调查结果,日本当局相信日本企业到中国投资的热潮还会继续沸腾。日本中小型企业看好的是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许多目前已经在中国投资的日本厂商都表示:"将业务扩展到中国,不仅仅只是节省了生产费用,也扩大了海外销售网。"其中,有41%的企业指出:"中国顾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4日,《2013胡润艺术榜》在北京发布.榜单内容为前100位中国在世"国宝"艺术家按照2012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排名.数据显示,艺术家王沂东以8060万元的总成交额居于胡润艺术榜第26名. 王沂东有着山东人爽朗、率直的特质,是当今中国最具实力的油画艺术家之一.他游刃有余地将西方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成功地再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日经济关系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过去的十年中,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仅为1.2%,与中国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 经济发展动态的明显差异使许多日本企业将投资的目光转向中国。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最近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具有3家以上国外子公司的日本制造业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最有希望和魅力的投资国。[2] 在贸易方面,日本的官方统计表明中国对日贸易顺差有所增加。基于上述现象,日本国内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的观点,认为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导致了日本国内失业的加剧,日本对华贸易赤字降低了日本国内的有效需求,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